楠木軒

新華全媒+丨“耳朵經濟”讓殘疾人的生活“聲”動起來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娛樂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錄製有聲小説。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錄製有聲小説。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汪海月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錄製有聲小説。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進行普通話訓練。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朗讀詩歌。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看書。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家中展示殘疾人朋友送她的手工藝品。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汪海月 攝

  3月12日,馬瓊在小區活動後準備回家。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3月12日,馬瓊在小區裏賞花。  打開聲卡,點開電腦裏的錄音軟件,馬瓊對着麥克風開始錄製有聲小説。網絡另一端的聽眾可能很難想到,這位能夠演繹不同角色的音頻主播其實是一位坐着輪椅的截癱患者。  今年38歲的馬瓊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導致截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有聲行業,成了音頻分享平台上的一名主播。  “作為重度殘疾人,我一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但現在我只需要一台電腦和錄音設備,就能在家裏通過自己的聲音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馬瓊説。  隨着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障人士追逐夢想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新華社記者 汪海月 攝  作者:張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