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劇”批量誕生:保守的編劇與不羈的觀眾
文 │ 星星
“編劇不覺得這劇情很狗血嗎?國產劇永遠都是這種套路!”
打開豆瓣,這兩句幾乎是今年幾部熱播劇出現最多的評論,從《下一站是幸福》《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三十而已》到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琉璃》,網友們怒刷着差評。如今的劇集真的越來越容易高開低走,爛尾了。
琉璃編劇回應網友質疑登上熱搜
原因也不復雜,這些劇在前後給觀眾的反差太大。直奔當下女性社會熱點話題,前幾集故事節奏奇好,這些劇一度被認為衝擊今年爆款的種子選手,熱度屢屢突破新高,但在中後段、結尾幾集,崩不住了,強行閤家歡結局、人設崩塌,Bug太多,讓大家止不住打上一星差評,口碑斷崖式下滑。
在觀眾看來,邏輯不清、模板化製作,強行修改劇情、人設,身為文字工作者犯這樣的“錯誤”是難以原諒的,編劇能力遭到質疑,“現在的編劇都怎麼了,以後只要是這個編劇的劇就不看了。”內容製作者們有些無奈,同時也覺得有點冤。
一部劇的露面,就像登山一樣,先跨過編劇本身這道坎,然後再邁過平台、製片、導演、演員的坎,後期宣發也會參與進來。每一部分都砍一刀,作品不斷被減分。而且“換個結尾觀眾就能滿意嗎?也不見得。”他們都很疑惑,這些熱播劇的邏輯沒問題,是符合常理的,怎麼大家就不接受呢。
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矛盾愈發明顯。女性意識覺醒,觀眾對聖母人設、爽劇強行大團圓憤憤不平,但創作者們覺得,故事最後一定要温暖,在觀眾審美與主流價值觀的反覆撕扯下,投射現實話題的現實題材、女性題材劇一次次成為爛尾的高發地。
如今“爛尾”成為常態,究竟這個鍋應該誰來背呢?
爛尾不只是編劇的鍋,
如何一步步被砍
大家都在拼命搶開頭,這種現象越來越突出。
提到爛尾,編劇月關直指當下的創作誤區。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開頭,忽視了創作本身的內在規律。越來越多的劇像當初考評網絡電影似的,前六分鐘要耳目一新抓人眼球,劇集現在也從前三集一步步縮減,兩集、一集、半集、十分鐘……”
近兩年視頻平台掌握了劇集的生殺大權,短視頻的到來,受眾注意力又一次被縮減,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做到先聲奪人,便成功了一半。而平台對短劇的推崇,又讓創作者在創作時,能短一點再短一點。
開頭決定了該劇能否拉住觀眾,帶動會員增長,平台自然十分看重。他們會花很大工夫琢磨前幾集的細節,到後面就不那麼用力了。
於是,創作者們使勁磨着開頭,將重口味、精彩的故事點、矛盾衝突都碼在前幾集。編劇湯祈岑坦言,在前十場戲中,有的創作者都會對每場戲中的人物性格深挖,但在後十場戲中,可能只要三四場戲,保持人物性格就好。
為了追求爆頭,滿足“七分鐘定生死”的收視法則,編劇將極致高潮前置,而後面應該推向高潮的情節無潮可推,造成情節坍塌和爛尾。這樣的亂象讓編劇高璇感觸頗深。
劇本前後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明顯。為了讓前半部分好看,編劇埋下了很多伏筆,而後面受限於創作能力、篇幅,就發現自己收不住了,最終不得不匆忙結局。
憑藉前半部分的出色表現,《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曾被認為是劇集市場中的一匹黑馬,但在收尾時,編劇團隊卻選擇將結尾落到現實上,把發生的一切解釋為女主的黃粱一夢,觀眾發現自己原來只是看了個寂寞。更重要的是,當大家用“穿越”這一邏輯進行倒推時,根本無法自圓其説,越來越多的觀眾怒打差評。
與此同時,源源不斷的外部意見也讓創作者一再妥協。“內容創作者被當成了槍手,凡是能説得上話的人,都對編劇指點一番。”月關表示。與平台、資方審美不一致,是湯祈岑最害怕遇到的問題。
置身其間的編劇,在前邊編筐編簍時還能掙扎一陣,但到了收口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這根本不是自己要寫的內容,而且在幾方的斡旋中,編劇的鬥志也一點點被消磨,最終向投資方屈服。“你們想要怎麼樣結局,我就給你們安上去。”
導演、演員也推卸不掉責任。
近兩年流量失靈,觀眾對演員演技變得更為嚴格,演員的一舉一動、微表情都可能登上微博熱搜,成為評判劇集優劣的重要指標,而模板化、紙片化或者太過用力地表演,一不小心都會讓這部劇被再砍一刀。
家庭劇《以家人之名》的CP大亂燉被大家怒懟,但感情線的到來並非空穴來風,凌霄給尖尖送內衣、告訴尖尖勾肩搭背可能會被老師誤認為早戀,這些劇情都暗含着凌霄對尖尖不同於兄妹的愛,但因為導演指導和演員演繹,讓凌霄這一角色還是差了一口氣,兩人之間那層朦朧的感情線未被觀眾明顯察覺。
就這樣,一部劇,編劇、平台、製片、導演、演員等,每一部分都砍一點,作品被一點點減分。
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錯位,
現實題材、女性題材成高發地
除導致爛尾的常規原因外,催生爛尾的新元素也出現了,複雜程度更高。
“我們也不知道觀眾想要什麼樣的結局,難道換一個結尾觀眾就會滿意了嗎?”孫雯姬覺得《下一站是幸福》《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都是符合劇作邏輯的。
在拿到劇本時,他們往往會通過三個問句衡量一部劇的結尾是否恰當。“結尾與故事走向在邏輯上有沒有偏差?是否完成了人物的弧光?有沒有解決故事中提出的問題?”文學策劃李明也認為,如今這些劇,都是按照規範的思路去做的,它們是符合標準的。
這便與當下觀眾審美產生了分歧。
如在《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試圖將現實生活中人“貪婪”的本性在女主身上展現出來,但觀眾不接受。女主賀繁星糾結在大男孩元宋與霸道總裁葉鹿鳴之間,當她與男二在一起時,依舊對男一默默不忘,這一舉動被大眾直接打上“渣女”標籤。
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便是,《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書桓,報社記者身份,背後又有一個外交官父親,加上自身的才華加持,何書桓成為瓊瑤劇中經典的大眾情人。如今當大家再重新審視這一角色時,一直徘徊在依萍、如萍之間的做法,讓他直接被大眾判定為教科書級別渣男。
“邏輯合理、人物弧光、解決問題”是編劇們評判結尾合格與否的標準,觀眾則更為嚴苛,標準已經提升到人性的搖擺上,劇中身披光環的男女主,從始至終要保持更高的道德底線。
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已經出現錯位,而這種錯位正更多的發生在現實題材中,特別是女性題材劇中。
大眾審美已經發生了一輪又一輪的變化,從《甄嬛傳》開始,大女主大範圍取代白蓮花,如今具有強烈獨立意識的都市女性又成為主流。但即便人設發生改變,對大多數編劇來説,也不會對故事走向產生太大影響,“題材決定了這部劇的結局。”湯祈岑認為。
現實題材大多數都會以一個平穩的調子收尾。
《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前期表現出來的自私、懦弱、勢力,將一個反面的父親形象發揮到極致,但在結尾,蘇大強患上阿茲海默症,用私房錢給女兒明玉買習題集,父女拉着手回家,就這樣作精父親重新得到了大眾的同情,《都挺好》最終還是回到了人性温暖的底色。
《三十而已》的結尾也是温和的,第三者林有有全身而退,顧佳賣掉公司、房子,為出軌的丈夫收拾爛攤子。
但這樣的結局讓不少觀眾意難平,在這樣一部詮釋女性獨立的劇中,顧佳為什麼要承擔丈夫的錯誤,觸碰道德底線的第三者憑什麼安全退場,《三十而已》的結局既不夠爽,也未能脱離傳統社會對女性的評判標準,與新女性背道而馳。即便編劇解釋,這樣的處理折射的是顧佳作為女強人的擔當,是更貼合現實的。但觀眾仍未買單。
不僅僅是編劇,製片人也一直在思考“一個特別勁爆、反常規的結局,與一個平庸些的結局,究竟該選擇哪一個?”製片人孫雯姬在這些年的實踐中得出了答案,在結尾時有一些驚喜是好的,但不太希望冒險做一些反常規的設計和套路。“風險太高,沒準這個創新就不被觀眾認可。”
對於創作者來説,現實題材在收尾時不能太過鋒利,觀眾卻急切看到爽感結局,這便造成了,創作者在劇集前面越使勁,節奏越爽,女性人物塑造的越完美,社會話題打磨的越尖鋭,與後期大團圓結局的對比就越可笑,觀眾的牴觸情緒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如今,在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的撕扯下,大家明顯感覺到,現實題材越來越容易爛尾了,特別是女性題材,直接被觀眾爛尾預定。
被數據思維操控的情緒化,
終被反噬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市場對數據化與短內容的推崇已經被拉到了極致。大家沉溺於微博熱搜、短視頻等強情感、強情緒化的內容,於是宣發和創作者都試圖在裏面尋找更多紅利,風險也隨之而來,一旦太過用力,就可能對劇集造成反噬。
“前期宣傳沒有把握好度,過火或者帶歪了帽子,也會讓大眾產生不滿。”湯祈岑覺得。有些劇主題拔得太高,拉高了觀眾的期望值,而觀眾在追劇時,一旦發現並非如此,不滿情緒就爆發了。
《以家人之名》一直打着温暖家庭劇的標籤進行宣傳,對“偽骨科”“CP線”等避而不談,《三十而已》女性獨立、30+等尖鋭話題不斷衝上熱搜,觀眾的期望值被這些信息反反覆覆拉高,當最終結局沒能按照預期的温暖、爽感發生時,質疑自然就上來了。
社交媒體又將觀眾的質疑進行實時反饋,這種不滿情緒繼續被進一步放大。李明將這一現象比作去餐廳吃飯,好吃的菜不一定會給5星,但對其中的某一道菜特別不滿意時,大家就會在氣憤之下,立馬給一星差評。
情緒化追劇已經十分明顯,而數據化思維盛行,情緒操控創作的風向已經愈發嚴重。大家習慣通過數據找觀眾嗨點進行創作,這些熱搜數字背後無疑都指到了同一個方向——大眾情緒。
從數據中尋找創作邏輯,在捕捉到大眾的某個情緒點後,立刻拿來進行簡單粗暴的創作,誕生了金句劇。創作一再下沉、輕淺,人物越來越紙片化、模板化,缺少血肉,推動故事發展、傳遞情緒與主題的不是人物一舉一動,而是演員在台詞中硬説出來的。
這樣雖然很容易觸動觀眾共情,但十分危險。最極致的例子便是咪蒙,情緒是激烈的,但在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下,只是簡簡單單的擺了出來,沒有進行剖析,最終落得一地雞毛。
如今對影視劇中第三者,觀眾變得更加歇斯底里了。
早前《牽手》中俞飛鴻飾演的王純,雖然是第三者,但有血有肉,剖開道德層面,觀眾能夠從她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人性的純美,讓人又愛又恨。如今大多數劇集都更多地利用大眾對第三者仇恨的共情,進行刻畫。人物紙片化,削平人性複雜性,挑動觀眾愛或者恨的二元對立情緒,迅速站隊,投入共情。這樣於短期觀看效果有利,於創作是有弊的。高璇認為。
一個引起廣泛討論的結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這部劇在創作上的成功,但爛尾極為可惜。這背後編劇要負主要責任,平台、製片、演員等也不斷給作品減分,而此刻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錯位、數據化、情緒化愈發突出,創作者如果不能準確捕捉當下大眾情緒,讓人物始終保持豐滿,僅在最後強行拽回大團圓,最終可能就會落得爛尾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