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葉正紅》圓滿收官,總編劇盛和煜:這是一次“守正創新”的創作之旅
12月16日晚,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在央視一套圓滿收官。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該劇連續三週收視率穩居全國榜首,尤其吸引了年輕觀眾追劇,引發業內外強烈反響。收官之際,《香山葉正紅》總編劇盛和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次“守正創新”的創作之旅,“蓬勃的開國氣象”是這部戲想要呈現的主題。同時,盛和煜也欣慰地表示當下年輕觀眾的視角正在轉向真正有歷史格局、有審美價值、有文化品味的歷史劇。
“説到這部戲的創作初衷或主旨,如果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呈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的開國氣象。”在盛和煜看來,劇中呈現的歷史節點正是洗刷了百年民族恥辱,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開始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香山葉正紅》這個劇名有詩意,又有象徵意義。盛和煜表示,這個劇名是自己衝口而出的,“好像它早就存在那裏,這真是我藝術創作生涯中一次偶然的現象。這個題目賦予了這個題材詩意,而‘正紅’是過程,更能呈現那種意氣風發、蓬勃生長的開國氣象!”
作為總編劇,盛和煜用“守正創新”對這部劇的藝術特色作了概括。“所謂守正,就是必須保持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政治性、嚴肅性和權威性;而在創新上,我們作了很多嘗試。”他舉例説,“首先,是變回顧總結式為正在進行式,這樣能讓觀眾更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我們寫渡江戰役,江水的漲落、敵情的變化,都是正在發生的,編劇應該跟着劇情的發展走,而不應該‘胸有成竹’。創作者角度的轉換,會使我們的敍事更真實、更生動。”
其次,在重大事件鋪排的同時,盛和煜注重突出人物情感,讓每一個人物都有生動的一面。“我們的人物,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該通過情感來表現。”劇中有很多場面,令人動情。比如游擊隊隊長張淑花一家的分離和團聚;政委王開山的母親留字條,每天在村口大樹下等兒子回來;毛澤東拜訪柳亞子,一直在門外等候,直到柳亞子午睡醒來。盛和煜説,這些情節“有的本來就存在於真實歷史之中,只是將其發掘出來,稍加藝術處理而已”。盛和煜強調了感情的重要性,“我一直認為,感情是春雨,它會使重大歷史題材變得温潤。”
情感表現不一定非得有一個動情的情節或場景,台詞也很重要。比如,第一集中談到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毛澤東説,“半壁江山裝不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報國情懷,我們要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盛和煜表示,這些台詞就不是簡單的敍事了,而是藴含了強烈的感情色彩。“還有,這部劇中有關毛主席幫警衞戰士柳二勇寫信的細節,就讓人感動、温暖、甚至感受到一絲優雅。”盛和煜説,這是一部宏觀敍事的作品,但越是一部宏觀敍事的作品,越要採擷儘可能多的精彩細節。
作為一部展現大歷史的正劇,《香山葉正紅》塑造了姜萊陽、蕭靜嫺、柳二勇、張淑花、趙玉甜、黃阿毛等一些虛構人物。盛和煜直言,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那麼在《香山葉正紅》這樣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中,怎麼可能沒有人民羣眾的出現?“這些虛構人物,就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無數人民羣眾的代表。他們的作用決不僅僅是輔助性,他們也是主角。”
作為國家一級編劇,盛和煜創作了電視劇《走向共和》、電影《夜宴》等作品。如何讓年輕人走進歷史,愛看歷史劇?這是業界關注的問題。在盛和煜看來,我們國家寫歷史劇的高手很多,“像龍平平先生和他的《覺醒年代》我就很喜歡。”盛和煜坦言,那些怪力亂神或以皇權為敍事軸心的所謂歷史劇,已經讓我們的年輕觀眾感到膩味,“他們的視角正在轉向真正有歷史格局、有審美價值、有文化品味的歷史劇,這是令人欣慰的現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