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想知道史蒂芬·霍金還在讀博士時,他是如何看待宇宙的,以及他的黑洞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嗎?現在,你可以直接獲得答案——不過前提是,你能順利打開劍橋大學的網頁。
10月23日,劍橋大學首次公開了霍金在1966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閲讀。這對於物理迷來説無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論文公開不到24小時,就得到了超過6萬次下載。而副作用是,劍橋大學資源庫網頁因此一度癱瘓而無法訪問。
霍金寫作這篇名為《宇宙膨脹的屬性》的論文時只有24歲。他在論文中證明和分析了宇宙膨脹的結果與可能的影響。劍橋大學透露,這篇論文是劍橋大學圖書館中最多人要求閲覽的論文,從去年5月迄今有199次,且要求者多來自一般大眾,而非學術界。要求閲覽數第2名的論文僅有13次。
在劍橋大學免費公開論文之前,想要讀到霍金51年前的這篇論文,人們需要親自前往劍橋大學圖書館,或者支付65英鎊閲讀數字版。
劍橋大學學術傳播部門副主管勞倫·卡瓦拉德表示,當初詢問霍金是否願意公開他的博士論文時,他幾乎立刻就答應了。
對此,現年75歲的霍金表示:“我希望能鼓舞全世界的人們仰望星空,而不是隻低頭看着腳下;去思考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並試着理解宇宙。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人,都應該擁有自由而無障礙的渠道去讀到不僅僅我的研究,而是人類智慧光譜上的每一個偉大而具有探索精神的大腦。
“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如我當年在劍橋讀博士時,就是在牛頓、麥克斯韋爾和愛因斯坦的啓發下,才鑽研出我的研究成果。有那麼多人對我的博士論文抱有濃厚的興趣,這件事令我很振奮。希望當他們讀到時不會感到失望。”
作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於21歲時被確診患有機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斷言只剩兩年可活。但兩年後他仍然活着,並且病情的惡化漸漸減緩。發表博士論文時他確診已有三年,而論文上他略顯扭曲的字跡“這篇論文是我的原創性工作”也反映了他當時的病情。
根據《宇宙膨脹的屬性》一文的摘要,霍金在這篇論文中首先挑戰了霍伊爾—納裏卡宇宙學關於萬有引力的論述;接着分析在一個膨脹的、同質而各向同性的宇宙中的擾動,並得出結論:由於這些擾動起初過於微小,它們的增加無法導致星系的形成,同時還證明了引力輻射的傳播與吸收;在第三章中,霍金證明了引力輻射會在一個膨脹的宇宙中漸近展開,它源於一種“剝離”行為和漸近羣組;霍金還用一組宇宙模型解釋了奇點的出現,並表示在大致條件可以滿足的前提下,奇點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
劍橋大學學術傳播部門的亞瑟·史密斯表示:“開放獲取能夠促進更多新研究的產生。通過減少人們與知識之間的藩籬,我們可以在科學和技術的各個領域實現更多的新突破。而博士論文中藴含着大量未被開發利用的信息,但它們通常是對大眾關閉的。”
大學都有整理歸檔、妥善保存學術研究的責任,但在推動學術研究公開化的道路上依然有很多困難。劍橋希望藉由霍金的這次行動,鼓勵更多的學者將他們的研究向公眾開放;同時,他們也會邀請更多的劍橋校友參與其中。
劍橋的這一行動也應和了國際開放獲取周(Open Access Week)的主題。學術界的“開放獲取”運動起源於2007年的美國,後來推廣到全球,也從一日擴展到一週,旨在推廣學術傳播,滿足更多人獲取學術資源的需求。今年的國際開放獲取周是10月23-29日。
目前,劍橋大學資源庫網站的運行已恢復,讀者可免費下載霍金的博士論文。
宇宙之大,在地球之外很有可能存在着其他高級文明,我們人類科學家早在上世紀就開始這一龐大的科學探索,不斷在宇宙中去探索未知區域。從之前的登月計劃,再到火星土星金星上的探測器發射,足以看出地外文明尋找的步伐在加劇。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説,我們已經找了外星文明有接近100年的時間,但是絲毫沒有外星文明的實質性發現,如果他們的存在還沒揹我們所發現,那麼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外星人的文明等級高出我們人類好幾個級別,讓我們在宇宙中如同大海撈針。
之前,科學家為了加快發現外星文明的蹤跡,一直在宇宙中故意暴露我們人類的位置,希望用這樣的方法來被捕捉到外星人的所在地,然而這種方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斷暴露信號,大量的人類地球座標的位置已經在宇宙中四面八方散發,卻沒有得到有力的回應。所以,科學家霍金卻提醒這些暴露位置的研究者,不能再這樣暴露下去,因為我們人類很有可能被外星人監控着,雖然我們搜索不到他們的位置,但是不代表外星人可以找到我們。
的確,霍金的説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暴露地球座標的事情已經實施了長達百年,完全沒有獲得絲毫進展,那麼這就跟了無音訊一樣,這樣的研究方法根本不能再用下去,只會徒勞無功,甚至給地球帶來災難。所以,在目前尋找地外文明必須要警惕進行,不能有一絲馬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真↘しの♉€”:監控個屁!動不動幾千光年!即是發現幾千光年以外的生命星球,也只是發現幾千年以前的狀況
網友“叮叮咚”:外星人看我們如同對待原始部落
網友“煙台用户66xxxx658”:看來99年的事情保不住了
網友“李輝”:這逼科幻片看多了吧?天天外星人,誰見過外星人,美國51區可能都是陰謀
網友“呵呵”:我去年買了個登山包,超耐磨!
網友“蒼梧之野”:三體
(2017-10-20)
日暈,又叫圓虹 ,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有卷層雲時,天空中會飄浮着無數冰晶,在太陽周圍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將同一種顏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裏形成內紅外紫的暈環,(實際並沒有)天空中有冰晶組成的卷層雲時,往往在太陽周圍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內紅外紫的彩色光環,有時還會出現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點和光弧,這些光環、光點和光弧統稱為冰暈。
科學家們依據廣義相對論推算出“蟲洞”。蟲洞是由時間和空間構建而成的假象通道,它們能夠將宇宙中兩個完全分離的空間連接起來。
宇宙飛船能出現這樣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持其開放性。這是由於某種反引力物質的嵌入形成的。比如:負面能量,科學家們已經通過量子效應驗證了這一現象。
就目前來看,人類的研究探索可能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關於太空旅行的隨機性還存在着較高的風險。然而,這不是正是我們想要體驗的星際冒險旅行嗎?
(2017-10-20)
日本海上自衞隊最新鋭的通用護衞艦─“朝日級”二號艦“不知火號”,12日於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下水,並預劃在2019年3月服役。“不知火號”艦名來自日本沿海的海市蜃樓現象,該艦為5000級通用護衞艦,其反潛能力優異兼顧本艦防空,服役後將成為未來海自主力艦艇。
朝日級2號驅逐艦“不知火”號(しらぬい)由三菱重工打造、耗資約729億日元。圖為日本新任防衞大臣小野寺五典主持下水儀式。
據日本防衞省的預算報告顯示,朝日級目前只建造兩艘,包括去年下水的朝日號、和11日下水的不知火號,未來自衞隊仍將以8200噸級的導彈驅逐艦為主。圖為日本新任防衞大臣小野寺五典主持下水儀式並砍下象徵纜繩的裝置。
作為軍艦過渡方案,朝日級驅逐艦保留了秋月級艦體、升級最新版本的反潛偵察搜索裝備,但嚴格控制了製造成本,因此在偵察和武裝裝備上多處被“犧牲”。朝日級驅逐艦排水量為5100噸,採用柴油渦輪噴射和電動引擎,最高速度可達30節、最大乘載員額約為230名。
雖防空系統無法和秋月級相比,但裝備有OQQ-24艦艏與OQR-4拖曳數組聲納,讓其反潛架構更加強化。武器的部份,配備一門127毫米主艦炮、8枚反艦導彈、2座密集陣近防系統以及一架SH-60K日本授權生產的海鷹系列艦載直升機。
下水儀式上,不知火號戰艦的艦名打開。
新艦舷號為DDG-120。按計劃該艦將在2019年3月服役,到時將部署在佐世保。
不知火號下水現場,電視給了艦橋上部的防空雷達特寫鏡頭。
日本電視台公開的DDG120不知火號戰艦下水儀式。
艦艏漂着綵帶,並放飛大量氣球的不知火號滑入水中。
下水之後,不知火號還將進行剩餘的艦載設備安裝,然後還要經過海試。這需要至少1年半的時間。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衞東”:不如叫蒼井空艦
(2017-10-14)
北極光 毋庸置疑的講,北極光是地球上最美麗的景色之一,自從人們發現北極光現象之後就被該現象的神秘和美麗所深深吸引。通常北極光發生於太陽釋放高能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以每秒300-1200公里的速度從太空釋放出來,這些帶電粒子形成的雲狀結構叫做等離子區。從太陽釋放出來的等離子流叫做太陽風。當太陽風與地球磁場邊緣發生接觸,一些帶電粒子被地球磁場所捕獲,它們沿着磁力線進入地球電離層,電離層地球表面向空中延伸60-600公里的大氣層部分。當帶電粒子與電離層中的氣體碰撞就開始發亮,產生壯麗絢麗的景色,這種美妙的極光現象還出現在南極地區。
##雲也被稱為積雲,它是由無數個袋狀下垂雲狀結構組合在雲層底部,它主要是由冰物質構成,可以沿着任何一個方向沿伸數百英里,然而一些**雲結構可保持靜止不變10-15分鐘。每當**雲出現就預示着惡劣天氣的到來,它經常是暴風雨或其他惡劣天氣來襲的前兆。
赤潮是河口、海洋或淡水水藻在水域中快速堆積,從而覆蓋整個海域或海灘,使海水變成血紅色。這種現象是由於密度較高的浮游植物在水錶面堆積形成密集、可見的團狀結構,雖然部分浮游植物並無害,但少部分浮游植物有劇毒,可導致魚類、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死亡。在一些情況下,甚至人類也會在赤潮下受到傷害,儘管尚沒有記錄有人在赤潮中死亡。
融凝冰柱看上去非常像冰矛,主要存在於高山冰川,它在尺寸上具有多樣性——從幾釐米高至5米高。最初,太陽光線在積雪或高山冰川表面上照射融化形成不規律的微凹,一旦像這樣的微凹形成,太陽光將在這個微凹處發生光線反射,增加了局部物質昇華。隨着微凹的逐步加深,深深的一個凹槽便形成,最終形成像聳立的冰矛結構。
近十年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泥漿戈壁上會移動的石頭成為頗具科學爭議的一個焦點,對於這一怪異的自然現象,許多科學家均無法給予合理的解釋。甚至重達數百磅的石頭也會自然移動數百米之外,一些科學家猜測該現象可能是由於強勁的風和表面冰層的結合作用才形成這一運動。然而,這種解釋理論不能解釋不同質量的岩石能夠以不同的速度並排移動,或以不同的方向移動。此外,從物理學計算也不支持以上理論,當地至少需要數百英里每小時的風速才能移動某些石頭,但最終這樣的風速也無法移動數百磅的石頭至數百米之遙。
超級氣流柱是在強烈暴風雨(比如中氣旋:直徑16公里以下的旋風)中持續出現縱深旋轉上升氣流,這一自然現象看上去非常可怕。該現象可持續數個小時,有時可能會分割成兩半,位於暴風的兩側。超級氣流柱席捲某一地區通常會帶來冰雹、或暴風雨,有時還會產生龍捲風。有時超級氣流柱會降落一些巨大的冰雹,該現象可能出現於地球的任何地區,但在美國大平原出現的概率較高。
(2017-10-07)
蟲洞:穿越第四維的通道。
霍金認為,時間旅行意味着我們要經過第四維,即時間。科學家們所設想的蟲洞是穿越第四維的一個通道。霍金説,蟲洞就在我們周圍,只是小到人類的肉眼無法看見。
宇宙中的萬物都會出現小孔或者裂縫,這種基本規律同樣適用於時間。時間也有着細微的裂縫和空隙。
比分子、原子還要小的空隙被稱為量子泡沫,蟲洞就存在於量子泡沫中。有朝一日,人類也許能夠捕獲某一個蟲洞,將它放大到足以使人類甚至宇宙飛船從中穿過。
但霍金認為,蟲洞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原因就是反饋。一旦蟲洞變大,大自然的輻射物便會進入,最終形成一個環路;反饋變得如此強勁,以致最終摧毀蟲洞。
黑洞:天然的時間機器。
霍金説,時間就如一條河流,在不同的地段會有不同的流速,而這正是實現通往未來之旅的關鍵。銀河系中最重的天體--一個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可以明顯地降低時間流逝的速度。
霍金認為,它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時間機器。如果一艘宇宙飛船繞這個黑洞運行5年時光,返回地球時會發現已過去了10年。但這種時光旅行的方式也存在問題:接近超大質量黑洞的危險太大。
光速:時空旅行的關鍵。
霍金指出,如果我們想踏上未來之旅,那麼速度必須加快。如果人類能夠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宇宙飛船必然會因為不能違反光速最快的法則,而致使艙內的時間放慢。
霍金設想出一艘大型極速宇宙船,其速度是人類歷史上速度最快的載人飛船“阿波羅”10號(Apollo 10)的2000倍。在太空飛行數年後,飛船將到達其最高速度--相當於光速的99%。在這一速度下,在船上待1天,就相當於在地球上度過1年。
船上的乘客變相地飛向了未來,實現了時間旅行的夢想。
霍金表示,他相信人類最終將利用掌握的物理學知識,成為穿越第四維的真正旅行者。
在解析來,霍金先生詳細論述了關於他對時間以及思維空間等的思想,他認為時間旅行是絕對可行的:“時間旅行一直在科學界被認為是歪理學説,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是永恆的這一規律被打破,而讓我們感到恐慌,我非常痴迷於關於時間的探討,想見到瑪麗蓮夢露,想見到伽利略如何利用望遠鏡觀察太空,也許我還能見到宇宙的開始以及結束。”霍金隨後描述了第四維空間的概念,這一概念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已經做過描述,長度、寬度、高度和時間構成了四維空間的概念。不過雖然這一理論目前被多數科學家接受,但如何到達第四維空間卻是一個難題,因為目前人類的極限速度距離光的速度相差太多太多,多到可以忽略不計。對於如何解決這一難題,霍金認為蟲洞是最有可能實現的。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侽Ren灬雙瞳之間霸氣十足”:很有可能,黑洞就是時間機器
網友“界主/bs”:我也經常做夢去了個仙俠世界,那個世界與現實世界又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修仙修神,與高科技並存
網友“阿道夫、希特勒”:霍金:我可沒説這句話
網友“紅河州用户66xxxx658”:沒有看文章直接評論了,來聊親身體驗。有一次做夢我視乎進入過蟲洞去到個未知世界,我成為一代大俠。想怎麼飛都可以。很厲害。霍金果然是一代神人,科學家。
(2017-10-14)
末日危機説似乎一直伴隨着人類的發展。從中國的《推背圖》到瑪雅的神秘預言,乃至物理學家霍金都曾經預言過人類將面臨末日危機。那麼霍金還有哪些驚人的預言呢?
1、宇宙不是上帝創造的
霍金曾多次公開表示,宇宙的創造不需要有上帝參與,“宇宙的爆炸和誕生不需要任何神力的幫助”。在他看來,宇宙神創的説法完全不存在。“因為存在像引力定律這樣的物理法則,所以宇宙能夠並且也將會從虛無中創造自己。”霍金這句話可能會成為名言吧。
2、希格斯玻色子會毀滅宇宙
在一本專為此次斯塔穆斯科學節出版的科學家作品集中,霍金在序言部分發表了這一觀點。乍看之下,這句話帶有很強的威脅意味,但是聽任何話語都不能斷章取義,這句話更是如此。
霍金的觀點是,假如希格斯玻色子達到非常高的能量級,超過1000億千兆電子伏特,那麼這種粒子就可能變得不穩定,進而引起時間和空間的崩潰。
但在霍金本人看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科學家們還沒有製造出足夠大的粒子加速器。想讓使希格斯玻色子達到如此高的能量級,相應的加速器甚至要比地球還大。
3、人類不殖民太空就會消亡
霍金認為人類要麼想出辦法離開地球,要麼就將永遠地消亡。霍金認為人類在幾千年內就會將地球變為一片不宜居住之地。此外,在更遠的未來,人類很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擊或其他來自太空的危險。
4、黑洞不存在
霍金2014年1月提出這一論斷時,一度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與他自己的理論相悖。霍金認為,至少以目前為止人類概念中的黑洞來衡量,黑洞是不存在的。
他進而認為所謂的“事件穹界”同樣也不存在。按照相關理論,“事件穹界”是一條無法觀測到的邊界,邊界內可以留存包括光在內的一切物質。
5、女人們完全是個謎
霍金或許為解開宇宙的謎團奉獻了一生,但據英國雜誌披露,這位科學巨匠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在思考的卻是……女人。
用霍金自己的話説,女人們對他而言“完全是個謎”。霍金曾有兩次婚姻,但都以離婚告終。
6、人類與外星人接觸是危險的事情
霍金十分確信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存在着智慧生命,但他警告人類應當想盡一切辦法避免與這些外星生命接觸。
霍金表示:“我們只需要看看自己,就能知道這些外星生命會如何變得讓我們寧願沒碰見過他們。如果外星人來拜訪人類,我想其結果會變得與哥倫布到達新大陸時非常相似,那對美洲土着可並不有利。”
7、天堂不存在
霍金不止一次地否定過生命在死後依然延續的觀點。他認為,大腦就像一台電腦,“零件壞掉的時候就會停止運行。對於停止運行的電腦而言,死後既沒有天堂也沒有生命的延續”,因此,神鬼之説也不存在。
霍金作為天文界的元老級人物,他説的每一個言論都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可能有一些言論超出人們的認知,但是我們也不能單純的否定這些言論的價值。這畢竟是宇宙發展的一個方向,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説的清楚呢?
(2017-10-19)
先不説別的咱先看看霍金的預言表
2032年 世界末日
2050年 人類移民火星。
2100年 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
2215年 地球將面臨毀滅。
2600年 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
先説第一個世界末日吧
霍金預言説世界末日有很多種原因,最主要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用的核武器導致人類無法生存、温室效應海平面上升導致人類的棲息地進一步縮小,從而人類文明崩盤,世界末日由此開啓。
但許多學者認為霍金的提出的世界末日並不是學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所以讓大家不必恐慌,而地球資源的不斷消耗乃至枯竭,環境的惡化,國家地區利益爭端才真正是毀滅地球的原因。
第二個人類移民火星
因為世界末日是無法避免的,而只有火星移民才能解決,但是要在火星定居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如何送過去和如何活下去的問題,不過還有34年的時間,時間會給我們答案,而我們也能等到那一天。
第三個 人類進去太空發現新人種
外太空又稱為宇宙空間。應該意思是人類的活動範圍已經全面進入太空中,包括銀河系和其他星系,從而發現新的生命、新人類(當然對於新人種來説地球人也是新人種)。這是遲早的事情,人類太空事業發展迅速,對外探索的步伐只會越走越快,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第四個 地球自我毀滅
也就是説199年後的今天,地球已經在自我毀滅了,但是會不會涅槃重生就不得而知了。據權威機構計算地球上石油目前還有1370億噸,年開採量30億噸,還能開採40-50年,煤炭資源10萬億噸,但可供利用的只有7000億噸,年開採量34億噸,可以用205年,還是可以撐到自我毀滅的,而且還可以趁着沒毀滅帶去火星。(當然這個數據也不絕對,或許新技術的發現能解決能源問題),地球上很多資源在還沒到自我毀滅的時候基本上都用完了。
第五個 地球變成了火球
這個我真是認為他是胡説八道的!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蝙蝠魔”:霍金也是看了UC才知道自己有説過這些話
網友““正人君子””:一個殘廢秀秀存在感而已!2032年都世界末日啦,何來的2050年移民火星!
網友“無可置疑◆”:胡説八道
網友“西安用户66xxxx658”:小編哥,你不先普及一下自己的科學知識在發表自己的言論,地球毀滅時一定是個火球,原因是太陽先毀滅,太晚變成白矮星時會出現膨脹,地球會被其吞沒的你知道嗎?
網友“重慶用户66XXXX658”:這貨一直都在胡説八道
網友“冰凍美年達”:對一個病人不能太嚴格,病已上腦,休息吧
網友“摯愛”:我預言霍金這個貨一輩子站不起來
網友“火柴”:我預言小編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以我霍金的名義胡編賺稿費
網友“wo”:霍金已經患有老年痴呆症了
網友“我送你花”:搞笑?能説話?有自己的意識?彷彿逗我?就個工具而已,真把他當個人物,就是自己傻了。
(2017-10-10)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之前稱,人類應該對與外星人進行接觸這件事保持警惕,稱這就如同當年美洲土著居民遭到歐洲殖民開拓者屠殺一樣。由於能造訪地球的任何天外來客所擁有的技術水平都會大大超出人類的科技水平,因而與他們接觸應當是一個壞消息。
霍金一直都在推斷SETI(對外星智能的探索計劃)會帶來什麼後果。雖然迄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外星人蹤跡,但是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有理由認為,如果確實有外星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中發射信號,那麼我們將很快能發現他們。這將是一場革命性的重大發現,但包括霍金在內的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設想如果我們成功了會發生什麼。我們應該答覆這些信號嗎?任何這樣的答覆信號都可能會帶來被更先進外星智能生物攻擊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這聽起來有點兒像低劣科幻電影的情節,但即使災難的可能性非常低,我們也不能輕易嘗試。
在過去幾年年裏,國際太空航空學學會的SETI科學家們一直爭論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是否有必要禁止向外星人傳遞發送任何廣播信號,無論我們是否首先接收到他們的信號。
事實上,禁止廣播信號是不切實際的,而且顯然已為時過晚。在過去60年裏,我們通過電視信號、無線電和雷達傳輸裝置已在不經意間透露了地球生命的存在。最早的膠片電視劇《I Love Lucy 》已經波及到了超過6000個星系,而且還在以每天一個太陽系的速度達到新觀眾的接收範圍。如果地球之外存在着智慧生命,他們應當能接收到地球的信號。
探測漏輻射並不困難。它們在太空垂直距離上會顯著減少,但即時最近的外星生命與地球保持1000光年的距離,如果他們的天線接收技術比地球先進1-2世紀,仍能探測到地球釋放出的信號。
這使得我們應當禁止地面上有意識的信號釋放的建議不那麼具有説服力。因為這類信號的強度遠強於人類無意間釋放的電視、無線電信號。科技水平與地球人類相近的外星人能接收到人類有意釋放的廣播信號,雖然它們發現不了電視信號和雷達信號。但是像這樣的與人類智能水平相當的外星人並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另一種看法是,任何外星文明對於地球都是危險的,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恆星作為“重力透鏡”,甚至觀測到地球街道上發亮的燈光。
以上這些考慮促使對國際太空航空學學會SETI團隊考慮對向外星人傳遞信號進行禁止,這應當是一項正確的決定。外星人可能是存在的,也許我們通過發現它們能從中瞭解很多東西。但是想要讓外星人不發現人類,從而高枕無憂,這種想法是不實際的。
(2017-10-19)
如果你看過《生活大爆炸》,那你一定聽過“薛定諤的貓”和宇宙大爆炸理論,如果你讀過《三體》,那麼你大致會了解量子糾纏或者三體理論,嚴肅並且枯燥的基礎科學,通過普及以及娛樂化的呈現,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科技迷。正如天文學家、英國皇家學會主席馬丁·里斯所説:“好的科幻小説勝過差的科學研究。”
來自法國的物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就精於此道。這位畢業於劍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博士,史蒂芬·霍金的親傳弟子,於2000到2006年師從霍金,從事有關黑洞信息悖論的研究。在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這些科普性書籍中,科學不再是理論化枯燥乏味的嚼蠟,變得充滿魅力。而加爾法德也繼承了恩師的長處,將大量理論化研究轉變為簡單而感性文字,與史蒂芬·霍金及其女兒合著了兒童文學作品《喬治開啓宇宙的秘密鑰匙》並在全球45個國家出版發行。
目前,加爾法德主要致力於向公眾傳播現代科學知識,並長期做客法國電視台和廣播節目。他在2016年出版的《極簡宇宙史》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2分。
10月20日,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將來到中國,在華為新品發佈會上登台演講,用他平實卻充滿想象力的語言,暢談搭載人工智能的智慧手機對宇宙探索產生的深遠影響。
48年前,美國宇航局發射“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進入月球軌道,這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在當時,登月的複雜程度,以及所需的計算支持難以想象。但如今,僅憑一部手機,現在每個人就能擁有登月計劃所需的計算能力。當人工智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後,或許有一天我們只需要揮揮手機,就能通過穿梭在太陽系各個星球上的探測器近距離觀察月球或者土星。
“大眾對宇宙的認識還停留在150到200年前。其實如今宇宙已經寬闊很多,它是我們夢、想象、幻覺的源泉,取之不盡,遠遠超乎想象。我希望帶着科學的奧秘革新,再現儒勒·凡爾納的精神” 這也是加爾法德從事科普事業的初衷。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MO張曉雲在微博上所説的,“常仰望星空之浩渺,常追索未知之曼妙。”華為與加爾法德共同追求的,是窮盡宇宙之真理 以示未來美好之無窮。10月20日,讓我們共同期待在華為Mate 10的發佈會上,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帶來的精彩演講。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成都用户66xxxx658”:現在只要是站長之家的華為文章絕對是不要臉的使勁跪舔。是個什麼貨色消費者心裏都有數
網友“正在輸入....”:我綠藍大廠不服 一點不服
網友“他鄉月明”:華為的營銷比華為手機做得好
網友“充電兩小時通話五分鐘”:不錯,霍金弟子親自開光。
(2017-10-19)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