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斷·橋》製片人方勵,聊聊關於片名那些事兒!
1905電影網專稿 觀眾對於一部電影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通常來説,一部電影首先提供給觀眾的信息,是它的片名。一個好的片名會揭示關於影片的一些內容,並讓人對影片的內容產生各種聯想。本期《今日影評》邀請了出品人、製片人方勵與編劇宋方金,和大家聊聊關於電影片名那些事兒。
由馬思純、王俊凱、範偉主演,即將於今年6月上映的電影《斷·橋》,其片名讓很多人產生興趣,方勵直言這個片名是他在想名字時脱口而出的,加在中間的這一點,讓片名多出幾分餘韻。
對於這個片名,方勵解釋:“這個劇本是我跟李玉導演聯手寫的,當時在取這個名的時候我就是脱口而出,覺得《斷橋》這個片名特別符合電影的調性,還有人物的關係和情感,直接就取了。李玉(聽了)直接就樂了,她説不行,這不《白蛇傳》?有一陣大家都已經開始覺得‘橋’都不要了,只要一個‘斷’,後來是怕傳播起來沒有那麼上口,後來我們就建議中間加了一個點,但殊不知這個點一加,它變得更雙關了,它就不光是一個橋的斷裂,還有我們裏面劇情,裏面人物情感的錯位和翻轉。”
之前一部電影《老師·好》,同樣是片名加了隔離號,片名中這一點的加上,背後同樣有着有趣的故事。電影原來定名為《老師好》,結果美術部門在設計海報的時候,誤加了一個點,結果主創團隊看了覺得這個隔離號為影片賦予了另外的含義,並決定保留。影片最後獲得了票房與口碑上的成功。
電影片名,往往是勾起觀眾觀看欲的一個重要途徑,宋方金舉了一個例子作為現場小調查,有兩個片名,一個叫《大銀行家》,另一個叫《刺激1995》,哪個更吸引人?主持人瑤淼表示這兩個片名都不吸引人,但這其實分別是《肖申克的救贖》在不同地區的譯名,而《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名字本身,則會讓大家更有觀看欲,這就是片名的魅力。
近來的電影片名有一個趨勢:片名越來越長,通過字數去吸引眼球,最近上映的愛情片更是這方面的重災區。這種長片名不僅讓觀眾難以記住,還難以提取出簡練的信息。引起網友的各種吐槽,甚至有人總結:“長片名電影質量等於10顆星減去片名的字數”。
宋方金也對這種譁眾取寵的取名方式感到憤怒:“它表現了三個方面,一個就是沒文化,一個不自信,一個是佔便宜。你對這個(電影)故事不自信,那麼就導致了一個結果是佔便宜,佔什麼便宜?想佔電影片名的便宜,電影片名它是依附在電影內容上邊的,如果你就想靠一個電影片名來拿到一些票房或者説博得一些眼球,那是不可能的。”方勵補充:“我覺得有時候取片名就像你辛辛苦苦撫育了一個孩子,那是你最心愛的孩子,你對你自己的心血要不要尊重。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取這個名字可不容易。”
很多好的片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們背後有着有趣的“改名史”,如《北京遇見西雅圖》曾命名為《美麗有緣》,《我不是藥神》曾命名為《生命之路》,楊荔鈉導演的《春歌》在前不久改名為《媽媽!》……片名的修改往往有眾多要素影響,一方面是為了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可能是對電影的內容和主題有無法把握的成分。最終呈現的片名,往往是創作者對影片內容的一個概括,揭示了影片的主題。
片名往往是人們瞭解一部影片的起點,一個好的片名在吸引觀眾的同時,也會對影片的內容進行概括。片方在確定片名時,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其中創作者的訴求是最為重要的,很多時候創作者提的片名並非市場的第一選擇,但卻是他們內心流淌出來,最能概括影片的文字。一個好片名往往凝聚了創作者的心血,第一時間把價值傳遞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