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童年的另一種方式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娛樂

  

  欄杆內外的兒童。王子伊/攝

  “媽媽,你小時候做核酸會哭嗎?”

  這是微博網友的一則投稿。核酸檢測點排隊時,一個女孩這樣問母親。

  如果説,成年人的“破防”只在一瞬間,那麼,這一時刻絕對榜上有名。誰沒有過調皮搗蛋、撒丫子狂跑、風往豁牙縫裏鑽的年紀。但這一代小朋友的生命體驗,他們的感知方式、交往方式和娛樂方式,註定有所不同。

  打個比方,我媽是70後,她的童年由收莊稼、割豬草和挖野菜構成。我是00後,我的童年由跳皮筋、吃辣條和到處亂竄構成。上小學三年級的小侄女是10後,她的童年由上網課、做核酸和不定時隔離構成。她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不是“下回一起和泥巴呀”,而是“我們下次核酸見”——相約一同對着熟悉的陌生人齜牙咧嘴,展示牙齒、舌頭和喉嚨。

  有天我提議,咱們去玩吧,去海邊玩水、堆沙子。小侄女第一反應是,不行,危險,有疫情。我不死心,搬出“無確診病例”的證據。小侄女又補充,她父親的工作單位有明確要求,不允許出京。“你想去嗎?”我問。對方愣了愣,最後點點頭:“想啊。”

  一位大學老師,曾在課堂分享過自家娃的一幅畫,作品的主題是“未來世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得都晃人眼,畫面裏洋溢着兒童旺盛的想象力。只不過,一個細節讓人不能忽視——娃在“未來公園”門口畫了一個牌子,是個二維碼。

  小朋友們似乎在疫情中提前“長大”。有些孩子,也許不知道:原先,人與人的距離可以比一米更近;口罩不是出行的必備用品;人們能在商場與自己的家之間自由地出出進進;具體的大自然、小夥伴可以比電子屏幕更有吸引力。

  他們的日常生活被改變,心理健康問題也受到廣泛關注。有研究發現,疫情作為負性生活事件的應激源,會對大腦產生作用。人們可能會出現抑鬱、焦慮、恐懼、失眠等各種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而孩子作為特殊羣體,處於身心發育階段,受外界干擾的可能性更大。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85.7%的家長報告停課期間孩子的情緒狀態發生了變化,常見症狀是注意力不集中、無聊、易怒、煩躁和緊張。國內學者趙祿雷對396名8-18歲在校學生進行分析,發現疫情期間有22.0%的青少年患有焦慮性情緒障礙,比非疫情期間青少年患病率高出4.1%。

  一個更顯而易見的影響是,擁有扇風耳的小朋友也許越來越多了。一項2020年的醫學期刊研究發現:部分帶彈性耳掛的外科口罩或成人口罩,會導致耳廓軟骨受壓。持續佩戴這樣的口罩數小時,還會導致耳廓後皮膚出現紅斑和疼痛性損傷。青春期前兒童耳軟骨還沒發育完全,上學時若長時間佩戴不合適的口罩,容易影響外耳的角度和正常生長。不僅如此,成人口罩的通氣阻力遠大於兒童,可能會導致兒童呼吸不暢。所以,專家建議家長應根據孩子年齡選擇對應的兒童口罩。

  宏觀如公共政策方面,應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微觀如家長在感知層面,幫助孩子正確理解世界和國家正在發生的疫情,解釋其對社會產生的各種變化,鼓舞他們以積極心態面對生活;在行動層面,不讓電子屏幕代替陪伴,在防疫的前提下,多進行親子活動,與大自然接觸,最大限度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由自在、完整充實的童年。

  王子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