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從砸場到捧場,卻被娛樂界當成軟柿子
許知遠做《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主編的時候,我在那裏寫過專欄,主要是和負責編輯聯繫。
和許知遠接觸多的是2013年的一次共同訪台,那是台灣記協邀請的一個研討會。他在台灣文化媒體界,知名度很高,又曾和女立委高金素梅爆過姐弟戀。
我們在幾個場合一起聊天、喝酒的時候,總有女記者、女文青圍着他,熟悉或崇拜的樣子,各個年齡段都有,被稱為少奶殺手。
許知遠個子高高、捲髮飄飄,這是從後面看。
前面看,臉黑,好像還有點智慧痘。黑框眼鏡後面,一雙眼睛,根據他睡眠的好壞,別人對他的看法,會有不同的色澤。
對文人來説,主要看他的才華,許知遠無疑是極有才華的一位。
北大理工男,畢業後步入文壇,出任多家媒體的主編、主筆,筆耕不輟,文章書籍不斷。辦單向街書店、辦東方歷史公號、在蜻蜓FM上做音頻、拿到投資辦視頻“十三邀”,在涉足的領域都風生水起。
不僅有才華,還有政治情懷。他的《我們這一代》,獨特的角度和敍述,寫了一些不好寫的人和事。
不僅有情懷,還有個性和勇氣。2015年5月,他作為獲獎人,在娛樂至死、歲月靜好的發獎典禮上,該他領獎時,卻説砸場子的話:
“活動太冗長了,我好幾次都想走。看到大家對娛樂、對明星那種發自內心的追求,對世界完全沒有個體精神和審美,沉迷在膚淺的大眾狂歡裏……
痛苦就是人生的一部分,無需改變,它就是伴隨你一生,不能假裝微笑。
要對這個世界保持憤怒啊。我們已經陷入了一種假裝點讚的習慣,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可是要保持憤怒,在文化訪談“十三邀”上嚴肅到尷尬的許知遠,最近卻陪着笑臉,上了吐槽大會,對娛樂界從砸場到捧場,並稱十三邀是反潮流,現在是順潮流。
應該説文化人的諷刺揶揄,比起段子手撓癢癢,有意思。這種場合,有沒有內涵不重要,但至少帶來一些新的人名、書名和概念。
可是在娛樂界看來,你提到的蘇格拉底、梁啓超、魯迅能有流量變現嗎?你用智商調侃別人的顏值,能直播帶貨嗎?
在我沒聽説過,但有網絡和娛樂人氣的馬思純眼裏,許知遠不過是隻軟柿子。你以為你牛,也有小圈子捧你,可大眾知道你是誰啊?
所以該馬思純吐槽的時候,人家毫不客氣地帶着笑説,就挑許知遠這隻軟柿子捏捏。
儘管許知遠拉票,最後仍是倒數第二。不是他沒才華,而是這種場合不適合他。從娛樂的角度,捧場砸場都是戲碼,捧場的人夠多了,還是保持憤怒,不輕易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