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題、組織創作的一部重大現實題材作品,以及總局“理想照耀中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展播活動劇目,劇集《功勳》正在浙江衞視、江蘇衞視、北京衞視、東方衞視黃金檔熱播。日前,首個播出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故事正式結束。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七連指導員李延年(王雷飾演)利用地形優勢,機智地戰略部署,帶領我軍強勢進攻,最終成功拿下了346.6高地,讓敵人不得不接受現有控制線停火的條件,回到了談判桌前。

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能文能武李延年》劇照,王雷飾演李延年。劇方供圖

《能文能武李延年》以抗美援朝中的經典戰役為故事線,講述了以李延年為核心,部隊中數個英勇無畏的戰士形象。該單元導演毛衞寧,編劇劉戈建,主演王雷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這部劇的拍攝,他們終於瞭解到,為何在眾多戰鬥英雄中,只有李延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或許並不像其他功勳人物有突出的個人成就,但他正是代表了千千萬萬的普通戰士。我們希望以這個單元,表達對功勳人物,對軍人的敬佩。”毛衞寧表示。

功勳人物簡介

李延年,1928年11月出生,共和國勳章獲得者。1945年參加革命,原54251部隊副政治委員。先後參加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衞反擊戰等戰役戰鬥20多次。

1951年10月,李延年擔任志願軍某營7連指導員。他所在營奉命對失守的346.6高地實施反擊。長時間的戰鬥,敵人一輪又一輪地壓向我軍陣地。看到戰友一個接着一個犧牲,李延年帶領官兵堅守陣地,直到得到上級命令才撤出陣地。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英雄”稱號、記特等功1次。但凱旋迴國後,李延年很少與身邊的戰友提及那場戰鬥的細節。他從來沒把“英雄”二字掛在嘴上,而是體現在行動上。

【羣像】

每位戰士都有代表性,都不懼犧牲

導演毛衞寧的父親是一名軍人,與戰鬥英雄黃繼光是同鄉,曾同在一個新兵連訓練。父親生前,多次和毛衞寧講述自己與黃繼光抗美援朝時的故事。多年的耳濡目染,讓毛衞寧對軍人有十分深刻的情感與理解。

據悉,抗美援朝戰爭後,被志願軍授予“一級英雄”稱號的軍人共五十位,一大部分在授勳前便犧牲了,但在仍活着的軍人中,只有職位並不高的李延年獲得了“共和國勳章”。他有什麼特殊性?帶着這個疑問,2019年,毛衞寧前往廣西軍區南寧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見到了91歲高齡的李延年。

老英雄的腰板挺得很直,和毛衞寧聊了三、四個小時也不感覺累。雖然其對過往的回憶已有些模糊,但他對犧牲的戰友們的懷念,仍讓毛衞寧記憶深刻。“後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李延年同志是戰鬥英雄裏職位最小的,他其實是眾多為戰爭貢獻的普通戰士的代表。他其實是做了每一個英雄都做到的事情。”

這也讓毛衞寧和編劇劉戈建堅定了,《能文能武李延年》不能僅僅寫李延年在戰場上的功績,而是要寫李延年和他的戰友們,例如劇中懦弱卻有情有義的“逃兵”小安東,看似貪生怕死卻在關鍵時刻隻身進入敵軍坦克的羅厚財,誤踩松發雷而英勇犧牲的李源……

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能文能武李延年》戰士羣像。劇方供圖

劉戈建透露,這些人物,有些是史料中的原型。以羅厚財為例,他突出的特點是一名解放戰士,這類羣體在過去的文藝作品中,大多是被曇花一現的表現,但實際上卻是我國軍人中普遍的存在。劉戈建在當兵的時候,他的副營長、副團長,都是解放戰士。在劉戈建看來,“他們很有代表性。”

而為了演好羣像戲,李延年的飾演者王雷,也完全把自己變成了一名指導員。拍攝時,他和每一位“戰士”一起吃一起喝,在戰壕裏避風躲雨或者休息,和大家打成一片。在他的理解中,真打起仗的時候,每位戰士都是一樣的為國家不懼犧牲,只不過李延年在關鍵的時候做出了一些非常正確的決定,“他的這種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能夠把大家的熱血,把大家的精氣神擰在一起。這是他不一樣的地方。”

【塑造】

李延年指導員能文能武,真實還原戰鬥過程

“我寫本子的時候,想抓住李延年的兩個點,一個是‘能文’,一個是‘能武’。”對於劇名,劉戈建解釋道。所謂“能文”就是政治工作;所謂“能武”,指的也不是突出軍事技術高超,或者戰場上槍打得準,而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這一點,在過往的軍事題材中表現甚少。

在劉戈建看來,李延年是一名基層的政工幹部,他更希望通過李延年,展現當年的指導員們是如何做政治工作的,如何調動戰士的積極性,如何讓戰士們感到我們打的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應該不怕犧牲,不怕流血地去爭取勝利。

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戰士們在討論戰術。劇方供圖

體現到劇中,每一場戰鬥後,很多班長、連長相繼犧牲,李延年總是及時任命新的幹部組織戰鬥,並更換更加靈活的戰術佈局。“這是真實的情況,因為當時李延年所在的部隊打346.6高地的時候非常慘烈,好幾次都需要重新組織部隊。”

毛衞寧表示,劇本中有十幾次戰鬥過程的真實還原,每一場都細緻到戰術方法、進攻方式、回合交替、反擊策略等。因此在拍攝時,他也真實按照346.6高地反擊戰的戰鬥過程拍攝,排練每一個進攻方位,敵人的進攻方向,我軍的反擊方向,並深刻了解每一個回合是如何交替、發展的。“拍攝30天,28天我們都在打仗。”殺青停機的時候,毛衞寧要求所有演員穿着軍裝參加殺青宴,“就像是我們也復原打完了346.6高地這一場戰爭。”

花絮

導演用“小計謀”促成16分鐘經典片段,“現場很多人都哭了”

在劇情開篇,李延年有一段長達16分鐘激情昂揚的獨白,成為本單元的高光時刻。在戰鬥即將打響的時候,小戰士張安東竟然帶着便裝和乾糧,當了逃兵,卻被抓回。連長大怒要立即舉槍處決他,卻被李延年及時制止。原來當年小安東的家被戰火摧毀,親人在戰火中喪生。戰亂年代,僅僅五、六歲的放羊娃張二妞撿到了小安東,他才活了下來。如今經歷着戰爭的殘酷,小安東害怕自己不能活着去照顧二妞,於是決定逃跑。

李延年沒有直接宣判小安東的對錯,而是問了在場的人幾個問題:“你們想不想親人?”、“你們為什麼不回家?”、“如果美國的飛機炸的是你的家鄉,二妞還能保得住嗎?”

“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們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國家,無比強大,不容欺辱!”這段16分鐘字字鏗鏘的獨白,讓觀眾瞬間建立了對李延年,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敬佩與感恩。

“這場戲我其實耍了一個花招。”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毛衞寧首次透露。他提前很久便告知王雷,第一天就要拍這場獨白戲,而且必須要以這場戲直接把李延年立住。於是王雷在開機前,一直都在準備這一場戲。但直到開機第一天,毛衞寧沒有拍;而後的第二天、第三天,還是沒有拍。王雷忍不住多次詢問何時拍,毛衞寧只是説“你先練吧” 。

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能文能武李延年》劇照,王雷飾演李延年。劇方供圖

在毛衞寧看來,這是全劇中對塑造李延年而言,最重要的一場戲。小安東事件,實際上是編劇想通過李延年這位普通的指導員,告訴大家抗美援朝的意義。“我相信第一天拍,王雷的台詞表演也沒有問題。但是除了進組前的軍事訓練,他沒有感受過(戰爭),沒有打過仗。我就想讓他每天都在心裏過這場戲,我只要不拍,他就不能丟,天天都得練一遍。”

真正拍完這16分鐘,已經是開機後的一週。現場有拍過這場戲的主要演員,還有一些第一次參與這場戲的羣眾演員,他們來自武術學校、體育學校等,都沒有感受過抗美援朝戰爭。這16分鐘,王雷的表演幾乎一氣呵成,所有人都被他拉到那個兵荒馬亂、槍林彈雨的時代。“現場很多人都哭了,我就知道,這場戲成了,他們被王雷的戲帶進去了,就像當年戰士們聽到這些話的感受一樣。”毛衞寧表示。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張彥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43 字。

轉載請註明: 導演用計促成《李延年》開篇16分鐘高光戲丨《功勳》系列採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