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你有沒有刷到這樣的視頻?一名滿臉愁容的老大爺,步履蹣跚地在石榴地裏踱步,地上散佈着裂開的石榴,悲情的音樂,配上煽情的字幕“老爺爺説他家的石榴又大又甜,但今年還沒有人來收購……”這個場景讓很多人想馬上下單支持。事實上,老人從沒這麼説過,畫面、聲音是拼湊的,所謂“滯銷”更是無中生有。

  “賣慘帶貨”的戲碼在不少網絡平台反覆上演。有媒體發現,“賣慘帶貨”背後有一條營銷產業鏈,從演員到劇本,從營銷到推廣,都充滿了“套路”。這種“賣慘帶貨”,打着助農的幌子,乾的卻是靠消費大眾的同情心謀利的事。

  

“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四川會理彰冠鎮打吉塘村果農李先榮説,之前村裏來了一個年輕小夥子,説幫着宣傳會理石榴,讓他拿着石榴站在地裏拍了一段視頻。結果視頻説石榴滯銷,其實自家石榴早就賣完了,“那個話也不是我説的”。來源:紅星新聞

  “賣慘帶貨”亂象是如何出現的?前些年,因供過於求、信息閉塞等原因,確實有一些農產品陷入滯銷困境,經媒體報道後,不少人慷慨解囊幫農民解了困。一些無良商家從中發現“捷徑”,開始作假“賣慘”,進而形成“套路”。

  從我們耳熟能詳的“老闆帶着小姨子跑了,我們拿着錢包抵工資”,到社交平台上常見的“困苦老果農故事”“賣茶女騙局”,各種騙局讓人防不勝防。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一些騙子作假都不走心,有些人謊稱水果“滯銷”,用的甚至是同一位果農的照片。

  

“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細心的網友發現,很多“滯銷產品”的宣傳頁面,竟然用了同一位大爺的照片。有人戲稱:產品全滯銷,大爺不夠用。

  “賣慘帶貨”看似一本萬利,卻在客觀上破壞了社會互信。網友為“老果農滯銷”買單,為“賣茶女”付費,一般是出於內心深處的善良以及對主播的信任。如果真相大白,扯下“賣慘帶貨”的遮羞布,消費者還會為這些“悲慘”買單嗎?一旦消費者對類似行為有了戒備心,就算碰到真人真事,可能也不會再信。這些主播長年累月積累的信用,也將被擊碎。

  近幾年,短視頻給扶農助農帶來了新的可能。特別是疫情期間,短視頻直播帶貨拓寬了農產品銷路。相比之下,演出來的“賣慘帶貨”,有如害羣之馬,給發佈平台甚至整個營商環境、相關產業的傷害都不可逆。

  

“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8月17日,會理縣石榴聯合執法組人員在彰冠鎮找到了正在進行直播的邱某某。據瞭解,邱某某來自江西,經常在廣西、四川一帶進行農產品直播帶貨。“套路就是我感覺還是善良好心的人多,發佈這樣的視頻也是博取同情,吸引網友下單。”來源:紅星新聞

  以石榴銷售為例,當某地石榴“滯銷”的信息頻頻在網絡熱傳,可能引發一些果農恐慌、集中拋售。依靠“賣慘帶貨”,主播掙了錢,犧牲的卻是果農。

  刻意演出來的“賣慘帶貨”,本質上就是一種欺詐。對於這類行為,相關平台不應坐視不管,任其逍遙,要給意欲效仿的人傳遞清晰的信號;有關職能部門有必要加強監管,對演出來的“賣慘帶貨”亂象及時給予懲處。

  實踐證明,帶貨營銷遠不止“賣慘”這一條路。“賣慘帶貨”是飲鴆止渴,是“一錘子買賣”,無法長久。只有對消費者負責,誠信經營,才會讓消費者在“買他”過後不會“踩他”。

  

“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0 字。

轉載請註明: “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