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所向披靡、大開“金手指”的主角不免讓人厭倦,如今的刑偵劇裏,我們喜歡看的聰明人,要有現實、務實的可信依據。
——————————
刑偵劇的敍事焦點和最大看點,是聰明人之間的高手過招。最近熱播的刑偵劇,如《刑偵日記》《謊言真探》,主角們的特質依然是聰慧過人,但他們不只是高智商,更沒有輕而易舉一眼看出真相的逆天神力。而是,他們這些聰明人終於不“懸浮”了,走下神壇後反而更能引起觀眾的共情,並且作為正面主角,他們不單薄,個性鮮活有魅力。
作為絕對的正義、智慧擔當的主角,他們既要成為劇中最具魅力的核心人物,又要引發觀眾強烈的現實“代入感”,還不能顯得過於刻板無趣。
夏洛克、柯南式的“天選神探”,顯然不適用於現實題材刑偵劇。尤其在破案這件事上,永遠所向披靡、大開“金手指”的主角不免讓人厭倦;“一個神探+一羣笨蛋警察”的人設,亦或是主角一登場“秒破數年懸案”的情節,都顯得太過“懸浮”。
如今的刑偵劇裏,我們喜歡看的聰明人,要有現實、務實的可信依據。
《刑偵日記》和《謊言真探》裏的“聰明人”設定很獨特。他們並非“憑空有絕技”,每個人的“出廠配置”都依託於刑偵領域真實具體的職業身份,比如測謊師、筆跡專家。
《刑偵日記》中,楊碧芯飽受精神分裂症困擾,差點毒害了兒子葉勁峯。葉勁峯驚嚇過度,解離出體弱但暖心的人格“朱璣”。雙重人格的葉勁峯被招攬加入特案組,與眾人一起惡鬥種種心理偏差的高智慧罪犯,偵破多宗驚悚懸案。
“朱璣”擅長通過一個人的筆跡來分析其人格特質。如果一個人喜歡以簡寫作為正式簽名,代表他很重視隱私,善於保護自己;如果一個人的簽名,姓氏明顯比名字更大,且名字都不太能看出來是什麼字,這種類型的人做事會先從團體的角度思考,不管對錯,習慣跟着大部隊走。
然而,單純靠“朱璣”分析筆跡還遠遠不夠,劇中每一個謎題的解答,還需要法醫、人類學家、拆彈專家、犯罪心理學專家等人共同發力。
在《謊言真探》中,女主角凌然在刑警支隊技術科的測謊中心工作,她利用測謊技術與搭檔們聯手成功破了幾個大案。測謊時凌然總是表情高冷,目光犀利直射對方:“你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然後根據測謊機器呈現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和推理。“嫌疑人知道得越多,越想反抗,反而測得越準。”
無論是筆跡分析還是測謊,這些聰明人的“工具”和技能,也只是高效推動破案的一個環節,一份助力,而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説,和以往許多刑偵懸疑劇相比,現在他們連擁有“主角光環”都談不上,觀眾跟隨第一視角更多感知到的是一個優秀職場人成長過程中需付出的心血,以及一個有擔當的普通人那份堅韌的心志:走到山窮水盡一籌莫展時,還會選擇咬牙堅持下去。
另外,聰明人的塑造,不是為了宣揚獨自創造奇蹟的個人英雄主義。一己之力不可能獲得真相,你需要依靠同樣堅持的隊友們相助,此外頂多奢望老天有眼,賜你一份不差的運氣。
此外,往昔一些刑偵作品有心無意之間,習慣構建“情感與理性二元對立”的刻板印象,彷彿天賦異稟之人都是冷冰冰的解題機器,感情的存在如同致命軟肋。然而,當下的觀眾對於人文關懷的渴求是愈加強烈的,含有同情、憐憫等因素的情感,亦是我們期待刑偵劇主角們能顯露的人性暖色調。
在《刑偵日記》《謊言真探》等劇集裏,很多案子都觸及社會“痛點”,如校園霸凌、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護……《謊言真探》第一起案件裏,遭遇家庭暴力而報復丈夫的可憐妻子,看似是因長期遭受家暴而選擇行兇,當凌然與陳虎等人深入偵查後,卻發現案件背後另有隱情。
故事中罪犯周若君為保護女兒而觸犯法律,認為“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可以拯救一個人的一生”。為了保護好未成年人隱私,最終法院採取不公開的審理形式,不少觀眾被這個情節戳中淚點。
刑偵劇裏聰明人不“懸浮”的另一個關鍵點是,他們維護公平正義,是為了懲治犯罪之人,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好那些無辜的弱勢羣體。
刑偵劇的聰明人“落地”,或許也體現瞭如今現實題材影視劇作品的創作趨勢:茫茫人海中那些走在前面,或勇敢站出來擔負責任的人,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他們只是一個普通人,非常自然地作出了一種抉擇。
沈傑羣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