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危險!日本偶像生漂洋過海來當“導師”,內娛愛豆靠流量和臉
內地娛樂圈的偶像練習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一波又一波的選秀節目過去後,“新鮮”有實力,不靠裝瘋賣傻,賣人設顏值寵粉的明星似乎越來越少。
2005年被認為是內地“選秀元年。這代從歌唱類選秀節目中脱穎而出,並在主流市場上生存下來的選手們,大多以歌手的定位,聲樂的特長,建立起了與粉絲間的長期情感。
往後的選秀也大多如此,“好男兒”們出現在了影視劇裏,“超女快男”們在音樂行業找工作。
且不論他們的業務能力,以及靠不住的經紀公司,我們至少能看出一種職業發展路徑的輪廓。
但多年之後,特定職業方向的選秀已經成了一潭死水。隨着在韓國男團發展的中國成員陸續回國,團體出道的形式慢慢成為大眾娛樂行業新的突破口。
2018年被譽為“偶像元年”。一台現象級的《偶像練習生》,讓一大批半成品愛豆們,以練習生的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
遺憾的是,如果嚴格按照日韓男女團成員的要求來定義他們,那麼能讓他們繼續成長的舞台、劇場、打歌節目都無處可尋;如果將他們視作傳統歌手或者演員,則完全不符合他們本身、資本以及粉絲對他們的定位。
這一現象在今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上顯得特別明顯。以日本選手為代表的海外梯隊輸出了不少令人叫絕的好表演,這些偶像實力派唱跳俱佳,而且顏值驚人,對於參差不齊的內地偶像生來説實屬"降維打擊"。
內地選手,無論是唱跳、舞台表演、形體或外貌氣質,都與日本選手有着不小的差距。內地網友甚至調侃,外海偶像生是“漂洋過海”來當導師的。
節目中,如米卡、贊多、力丸等選手的唱跳實力完全可以用“成熟”來形容,根本不需要培訓。網友戲稱,日本選手是來免費給內地選手培訓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日本偶像生在國內都有一定的名氣,對於這批內娛選手來説,的確如“導師”一般的存在。比如,贊多17歲就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級街舞大賽冠軍,還是小栗旬的親戚,完全有實力直接出道。
而力丸10歲開始學舞,19歲成為藝人們的編舞師,是韓團御用的編舞師。另外的“混血男團”,米卡、和馬、慶憐直接用顏值就可勝出,但偏偏實力還不俗。
這些實力強勁的偶像讓我們看到了內娛選秀與國外的差距。
國外發達的練習生培養體系,讓偶像生參與各種唱跳課程、綜藝主持學習,就像社團活動一樣,還會定期會進行相關的考核。
同時,新人會為前輩伴舞積累舞台經驗。最終能夠出道並且爆紅的偶像生,基本上都是身懷十八般武藝且非常努力的拼命三郎。
另外,海外的偶像公司對偶像生的個人生活要求非常嚴格,要遵守偶像“十不”原則,力求成為一名沒有污點、閃閃發光的偶像。不像一些內娛選手剛剛有點名氣,就因為一些負面新聞,讓粉絲的“房子”塌了。
而且近年來內娛狂炒“美麗廢物”的扭曲價值觀,加之內娛沒有形成系統的練習生訓練體系,市場的浮躁,練習生成長空間有限,唱跳能力欠佳,短期回報率少與低。
熱度下降、不能“出圈”,是可預見、不可避免的。我國偶像經濟的發展並不如日韓那麼成熟。偶像團體的營業,並沒有極其標準完備的流程及平台化經營。單純依靠節目曝光的造星模式帶有極大的偶然性。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一些節目不看重偶像生的實力,提倡努力奮鬥,長期用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來維持熱度。選拔雖然是快餐模式,但實力、能力並不該糊弄。在節目裏,資本的大量介入更像是在造“流量”,而不是造“偶像”。
所以,“出道即巔峯”是許多內娛偶像以及團體的宿命。出道即消失,成團即解散,成為眾多偶像團體的魔咒。幾屆選秀下來,唯一能稍微讓人記住和認可的居然是當年遭受眾多非議的蔡徐坤。
為此不少網友感嘆,本以為蔡徐坤只是內娛選秀的開端,結果發現他竟是“天花板”!
特別是他當導師時,既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又能給出乾貨滿滿的專業建議。還為節目貢獻了一大波的梗與熱搜。走紅後獲得巨大流量,按照貴圈以往的套路來講,他應該迅速地接綜藝、接影視劇來持續增加曝光。
可他沒有,他選擇了主動“消失”,專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正是他與其他“偶像”的不同之處。蔡徐坤能夠紅,當然也離不開流量加持,以及資本的栽培,但他個人的能力讓他能走到今天,他的才華得到認可才是關鍵。
可惜的是,內娛的現實發展並不完全依照“蔡徐坤”的成功模式,而是變得更加浮躁和急功近利。從這時起,內娛偶像就變了。
一套新的話語體系開始建立,頂流、打榜、對家、黑粉等,語言變化的背後是整套泛娛樂行業邏輯的變化。在完全缺乏培養體系和工作出路的環境下,偶像們成了真正螺絲釘一般的商品。
有專家表示,在偶像工業中,藝術專業技能已經讓位,“親密關係”才是偶像向粉絲輸出的硬通商品。在互聯網資本的把持下,甚至連唱歌和表演能力都早就不是內娛人才的選撥標準。指責愛豆們假唱、尬演並沒有觸及對他們主營業務的評價,只要面容姣好、無限寵粉,成功建立起與粉絲間的親密關係,他們的工作就基本算是出色完成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但偶像並不能憑空生存,他們必須依託文娛行業而實現曝光。於是,傳統的影視、音樂行業便開始受到跨產業的流量碾壓。於是一場惡性循環開始了,內娛生態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一些老牌影人為了流量不得不像這些才出道的新人“低頭”。
綜藝節目上,也可以看到娛樂圈“老人”對於“新人”的忌憚與吹捧。近來,不少專家發文,要求整頓“無底線追星”,主張“理性的崇拜”,讓影視娛樂圈迴歸審美初心,而非成為賺取眼球和流量的工具。
專家指出藝人應該“靠自己的作品和實力,來走演藝可持續道路,而不是靠粉絲的狂熱、流量、數據。”內娛無法自我淨化,也許從上至下的整頓,能夠讓烏煙瘴氣的內源現狀得到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