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演員的觀眾緣?
這句話簡單來説,就是不管是不是這個演員的粉絲,只要看到TA的作品,就會想要停下來看兩眼。
在中生代實力派演員裏,有不少演員就有這樣的觀眾緣。
像是孫儷,靳東,張嘉益,沈騰,馬麗......
而從近幾年的影視劇作品數據來看,新生代演員裏能夠拿下這個“觀眾緣”的,有一個人必在其中,他就是張若昀。
從早期《無心法師》裏的張顯宗,到諜戰劇裏的唐山海,再到《法醫秦明》裏的秦明,就算是古早大BKING羽皇。
他的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都能讓人記住。
近幾年,張若昀的作品更是到了一個井噴期。
男頻劇《慶餘年》裏的範閒,成了他最出圈的角色之一。
小范大人,英俊瀟灑,少年英才。這個人物既有大智慧也有小聰明,表面上吊兒郎當,但他骨子裏卻一直有一個勁兒。
庭前斗酒詩百篇的畫面,絕對是國劇裏的經典場面,現在想起來都依舊讓人覺得心潮澎湃。
轉頭他又挑大樑主演了《雪中悍刀行》,該説不説,這部劇的導演雖然槽點不少,但是故事和演員卻值得一看。
到了《警察榮譽》裏,他又可以褪去光環,把基層民警張大民演得活靈活現。
這幾部代表作,把熱度,口碑都佔了,當然,第二部也就提上了議程。
可惜,提是提了,真要實現起來,也並非易事。不然“張若昀 張無季”的話題也不會那麼火了。
如今這些個第二季都還在等着他填坑,他倒好,又給自己挖坑了。
近日,由他主演的歷史傳奇劇《顯微鏡下的大明》發佈首款正式預告,這部藏了將近一年的劇,終於揭開他的神秘面紗。
過一眼這部劇的基本信息,好哇,這帶着《慶餘年》兩個人氣角色的氣勢,是又要打出一張王炸了?
這話可不是隨口説説,咱也是有理有據的,別急,看下去。
1、都有誰?張若昀還不算,《慶餘年》“王炸”組合重出江湖
《顯微鏡下的大明》預告片出來後,網絡上有一種聲音很快佔主導:
這部劇,我是來看人的!
因為,想看《顯微鏡下的大明》,純被演技吸引!
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劇都有誰呢?
第一位,當然是絕對主角,張若昀。
張若昀的演技好,幾乎不需要佐證。
無論是張顯宗的深情,唐山海的城府,秦明的高冷,羽皇的BKING,就更不用説他在《慶餘年》《雪中悍刀行》和《警察榮譽》裏的表現了。
也就是説,無論是什麼性格,什麼情緒,什麼人設,他都可以自由把握。
從預告來看,他這回在《顯微鏡下的大明》裏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根據預告來看,他飾演的帥嘉謨是個執着的“算呆子”。
不得不承認,張若昀太適合各種懟臉拍特寫了。
他把一個算呆子的細節都傳達到位,特別是眼神。
鏡頭只要切到他,就算是靜止的畫面,他的神情都能讓人看出他在思考,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精緻畫面。
在思考;
在思考;
還是在思考;
就連要被砍頭的時候,他的表情都依舊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死命思考。
這也就詮釋了預告裏的那句“呆子不呆,他有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估計這個角色的魅力,在劇裏會更加明顯。
而且這回,不止有他,還有另外兩位《慶餘年》裏的“王炸”。
一個是吳剛飾演的是當地的富紳貴族範淵。
從預告來看,他目前的戲份不多,但是每一個眼神都是戲。
吳剛演戲,其實已經到了一種演什麼是什麼的地步了,各種類型,各種題材都能駕馭。
往近了説,他是《人民的名義》裏的李達康;
是《破冰行動》裏的李維民;
《戰狼2》裏的何建國;
往遠了説,他是《白鹿原》裏的鹿子霖;
是《潛伏》裏的陸橋山。
這回在《顯微鏡下的大明》,他又有不一樣的形象。
預告裏,他時而是個下狠手的操縱者;
時而是個義正言辭的發言者。
看起來城府很深,不好琢磨,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劇了。
一個是王陽飾演的是對律法非常熟悉的程任卿。
在原著裏,是和帥嘉謨辯論的關鍵人物。
王陽也是一個很妙的演員,單看他不覺得帥,但是一旦入戲,就魅力大增。
之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憑藉魅力和演技圈粉,最典型的就是《慶餘年》裏的滕子京。
還在熱播的《罰罪》裏,王陽飾演的趙家老二也是如此,戲份不多,但戲卻讓人記住的。
預告中,王陽飾演的程任卿出鏡也不算多,但已經可以看出這個人物的潛在魅力了。
在公堂上的自信滿滿;
在勸導時的苦口婆心;
也有看破一切的淡然。
多説一句,這部劇的故事,在真實歷史裏,就是根據王陽飾演的這個角色程任卿所著的一本書《絲絹全書》改編的。
嗬,人物魅力又加了一層。
除了三個主演之外,目前公開其他主演也都是實力派,《家有兒女》裏的“爸爸”高亞麟,演戲不多但是演技不差的戚薇等等。
2、馬伯庸IP?真實歷史改編,這個故事不一般
關注這部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顯微鏡下的大明》是個不大不小的IP。
説大呢,是這是馬親王馬伯庸的又一力作。
近幾年,馬伯庸原著非常受影視劇改編青睞。
從《長安十二時辰》開始,再到《風起洛陽》,再是《風起隴西》,他的IP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主創團隊皆是重量級。
説小呢,則是因為這本原著本就不是長篇,而是短篇合集,而劇集呈現出來的,只是其中一個篇章。
不過馬伯庸的IP改編,也有困境,常常是叫好不叫座,所以這次要怎麼盤活IP,是個難點。
而這部劇也給出了答案。
很簡單,演員+故事。
演員咱們前文聊過了,這一次主演陣容裏,就沒有一點不放心的元素存在,人氣+實力都有。
故事方面,《顯微鏡下的大明》也和過去幾部馬伯庸IP改編的影視劇不同。
以往的作品是馬親王根據歷史上存在的模糊細節,發揮自己的超強腦洞,虛構了一個故事,最後來填補這個細節上的空缺。
我們熟悉的《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這次,不再是“歷史虛構主義”,而是實打實的“根據真實歷史改編”。
當然也肯定有一定程度的虛構,但是卻是真實為主,虛構為輔。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這部劇其實是以單元劇的形式,類似於《清末四大奇案》《狄仁傑斷案》。
只不過這個故事在真實的史料裏,只有一句話。
故事起源於馬親王和友人的一次聊天,這位朋友是明史愛好者,聊天中説到了明萬曆年間徽州的一樁民間税案騷亂。
徽州歙縣的一個小老百姓帥嘉謨是個數學天才,對於算術很是痴迷。
為了鍛鍊自己的算術能力,他通過辦法找來了歷年的税糧賬冊,進行算術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税目對不上,因為“算呆子”的屬性,他決定一查到底。
這起騷亂因一起細小的發現引起,過程跌宕起伏,細節妙趣橫生,結局發人深省,非常有趣。
更有趣的是,關於這起騷亂,竟然有非常豐富完整的史實資料,包括了涉案的官府文書,佈告,奏章,筆記,還有一些當時的評論等等,很是詳實。
而整理這些史料的人,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劇中關鍵人物之一,程任卿。
既然有這樣天然的優勢,不寫出來,着實浪費。
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
從預告來看,似乎劇裏的故事比起小説本身,又更為複雜了一點。
不過是馬親王親自擔任編劇,估計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3、只有12集!要的就是“短小精悍”
《顯微鏡下的大明》在主演和劇情之外,引起關注的還在於一點,集數。
這是一部只有12集的短劇,還是歷史短劇。
可短雖短,但從預告來看,質感不僅不差,可以説各方面都處在高水準的線上。
比如構圖。
預告裏的構圖就能吸引很大一部分對畫面有要求的人,導演在鏡頭語言這塊,算是玩得透透的了。
有的畫面,還有點芒果台高分歷史紀錄片《中國》的味道。
要知道,《中國》最出彩的可就是畫面了。
比如服化道。
明朝為背景的歷史劇其實不多,完全能夠把服化道復刻出來的,就更少了。
這部劇裏,還原不還原咱們暫且不聊,但就古韻這一點上,就實實在在做到了。
加上一些道具的加持,能看出是用了心的。
所以短不怕,精才是能留住觀眾的。
4、歷史短劇真的有未來嗎?
在我們觀眾的印象裏,歷史劇只能大,不可小。
一來,古裝劇的成本就比現代劇高。
服裝配飾,置景道具,甚至禮儀都得是全新的。
這要是有一定歷史厚重感的劇,在這方面上就更為講究。
所以為了平攤成本,當然是物盡其用最好,拍的長,拍的多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二來,歷史揭秘故事本身就需要很多細節來填充,短劇也確實在體量上有點難支撐。
這次《顯微鏡下的大明》因為是單元故事改成的短劇,這樣的操作尚且沒什麼問題,但歷史短劇這個形式,並不適用於所有歷史題材。
歷史劇可大可小,但是嚴謹的,製作精良的歷史劇,卻只能大不能小。
所以,歷史短劇就沒有未來了?
也不見得。
只要劇本給你,這完全是可以拍成系列劇的形式,就算是不同的人來演,一樣會被劇本吸引。
畢竟,國產劇裏最缺的,其實還是好劇本。
青石電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