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樓》:從雲端跌入塵泥,生而不凡是李相夷的遺憾
從古裝仙俠劇《沉香如屑》裏的司鳳、玄夜,再到古裝武俠劇《蓮花樓》裏的李蓮花,成毅的演技一直給人驚喜。前兩者是不同角色的反差,一個純情正直,一個邪魅狂狷。後者是同一角色的前後反差,後者的塑造其實更難以把握。演過了,會有裝模作樣的嫌疑;演得太平,人物就不夠立體,無法讓觀眾共情。而成毅恰好演出了一個江湖俠客從意氣風發到歷盡千帆後歸於沉寂的閲歷感,對此我想説:成毅的演技有點東西。
剖析李蓮花這個角色,其實能發現他本身的複雜性。也許原著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給他設置了兩面,他一面讓人敬佩,一面又讓人惋惜。就像金庸小説裏的楊過,雖然聲名遠揚,卻是個獨臂大俠,人生終歸有憾事。
在劇裏的設定裏,李相夷無疑是一個江湖傳奇。十年來江湖人中口口相傳的劍神李相夷在武學上登峯造極,為了平江湖不平之事,而創立了四顧門,大義當先。在眾多俠客眼中,李相夷是意氣風發的獨世大俠,可究竟是怎麼樣意氣風發,僅看開頭很難有一個具體的形象。
直到第九集回憶追溯,意氣風發的李相夷才有了具象化。當年的李相夷紅綢舞劍引得萬人空巷,也只為搏美人一笑。劍法凌厲,一招一式遊刃有餘,你又能從他的身法中看出他整個人散發的自信與傲氣。
回憶追溯片段其實不多,都是零散拼湊。但越往後越能大致從旁人的角度拼湊出一個人物剪影。從笛飛聲的角度看,李相夷是一個值得讓他記掛十年的對手。高手過招,無需多言,實打實的能力。十年後的再遇,他們之間有種惺惺相惜的味道。
從喬婉娩的描述裏也能發現,李相夷是一個有着龜毛脾氣的天才。他耀眼,因為人們看到的往往只是他的背影。他自負,因為他説:“四顧門沒了誰都可以,沒了李相夷卻不行!”但他又兼具實力,江湖上自由來去,沒有對手。即便身中劇毒,卻也能以一成的內力大敗敵手。
劇裏最打動人的不是故事多麼熱血,而是李相夷從傲氣的四顧門門主逐漸變成江湖遊醫李蓮花的過程。最後一集的獨白給人很深的感觸。他大戰後隱姓埋名,過上了沒有李相夷光芒籠罩的日子。起初他把門主令牌拿到當鋪換得五十兩,為三五碎銀奔波勞作。為了生計,他開始嘗試種蘿蔔,他也會為了蘿蔔的收成而痛哭流涕。
在平淡的生活裏,他忘記了江湖裏的愛恨糾葛。從前他以劍救人,後來他用醫術治人。這時他才明白,並非拿起劍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才叫英雄。
李相夷與李蓮花的不同是,前者出於紅塵,貪戀紅塵;而後者看透紅塵,淡出紅塵。李相夷不會寬恕任何人,但李蓮花會寬恕所有人,李蓮花的身上有種歷劫歸來終成大道的佛性。
有人説從前的他站在高處俯視眾生,後來他懂得眾生,成為眾生,渡化眾生。無論是給他下了碧茶之毒的雲彼丘,還是一直對他心懷妒忌的肖紫衿。前者他以最後的內力解毒,後者他碎少師,斷了所有的羈絆。在告別眾人後,他踏上獨行的旅程,沿途解救了一隻困住的小鳥。原本是平常的舉動,卻感覺到整個人物的昇華。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這或許是他成為李蓮花的原因。最後碎劍,縱身一躍,也是為從前的李相夷作正式的告別。
劇集結尾,從前風光無限的江湖第一,最後拖着孱弱的病體孤單赴死。大多數觀眾對於這樣的結局並不滿意,因為意氣風發的李相夷不該是這樣的結局。殊不知這些都是別人對他的期待,而他久歷風塵後還是願意歸於平凡。
他去過高處,也落入過塵埃。受到過萬人景仰,也經歷過人間疾苦。於是“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成了餘生所求。
作者:浮白,入骨影評團隊出品
《蓮花樓》:從雲端跌入塵泥,生而不凡是李相夷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