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一部爽片嗎?

僅僅是一部爽片嗎?

中美兩國日前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開啓了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的第一場“2+2”高層戰略對話。這場對話因兩國高官的激烈言辭交鋒而引發世界矚目。對話會後,世界各國輿論的反應似乎並不與西方媒體的報道完全一致,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國際數據與輿論研究中心學者周文璐、梁海明撰寫的研究報告《用情緒模型分析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議:世界如何看待美國表現?》顯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會議中對美國人權問題的尖鋭批評,引發美國本國民眾對美國人權和民主制度的負面評價。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這份報告使用Meltwater數據庫採集、分析了會議後一週之內的國際輿論,着重關注輿論對美國政府代表——國務卿布林肯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評價。截至3月26日,報告共分析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約1.4萬條相關報道及網絡言論,通過數據庫內置的文本情緒分析模型,對上述內容進行關鍵詞和情緒分析。

僅僅是一部爽片嗎?

布林肯 資料圖

報告以“Bidenadministration”+“Anchorage”為關鍵詞,對推特上的內容進行檢索,並對其進行情感走向分析,發現美國國內輿論中持中立態度的內容佔72%,持積極態度的佔5%,持消極態度的佔22%。有趣的是,對22%的持消極態度的內容進行文本分析,發現美國民眾對拜登政府的失望態度很大程度上源自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出現的一個關鍵詞:“美國人權。”周文璐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楊潔篪對美國人權問題的尖鋭批評,引發美國本國民眾對美國人權和民主制度的負面評價,“換句話説,當中國官員抨擊美國人權時,美國民眾會覺得説得很對,對美國政府的厭惡感有所增加。

僅僅是一部爽片嗎?

研究報告顯示,圍繞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產生的討論多集中在越南、印度、英國、加拿大、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其中“五眼聯盟”國家民眾在討論此次會議時的關鍵詞、情緒傾向上具有高度一致的特點,話題多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美國國內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和暴力、涉疆涉港議題以及中美雙邊關係等展開。德國、越南民眾則都持觀望和中立的態度,而印度輿論界的兩種觀點值得關注:第一種觀點認為這次會議標誌着北京告訴美國新政府,中國在軍事、意識形態和經濟方面的實力讓它有信心直面來自美國的挑戰;另一種觀點認為,在美中關係漸趨緊張的情況下,印度必須給自己留出多種選擇來應對最緊迫的挑戰,“美日印澳的四國安全對話”關係只能作為印度的一種選擇,不能將印度的戰略未來高度捆綁在“四國集團”戰車上。周文璐認為,這些都表明,大多數國家的大部分民眾與自己的政府看待中國崛起的觀點並不一致,他們並沒有覺得中國崛起是“嚴峻的挑戰”。

“‘平視外交’‘亮劍外交’,可以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支持。”梁海明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亮劍外交”是有指向性的,當其他國家知道中國面對美國的盛氣凌人敢於硬碰硬時,它們也會因為中國的勇氣而表現出欽佩。

同時,對於“講中國故事”,梁海明建議,中國駐外使領館應該更加“在地化”,接觸更廣泛的人羣。通過分析發現,即使是在印度、日本、歐盟等目前與中國存在各種程度矛盾與政治對抗的國家和地區,普通民眾對中國的觀點與主流媒體和政客的導向也有差距,“利用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理念,發展同歐盟、印度、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智庫、社團、商會等各民間組織的關係,尤其是改善民間輿論對華態度,對打破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對華構成的合圍有極大益處”。(作者:範凌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8 字。

轉載請註明: 僅僅是一部爽片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