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2個10年從舞王到影帝|天王的成功也離不開勤奮和努力
上個世紀90年代,4大天王,3個已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只有郭富城還活躍在舞台和銀幕中。郭富城的演藝生涯可以用兩個10年來形容,前十年以歌唱舞蹈為主,後十年則以影視表演為主。
1965年,郭富城出生於中國香港,從小酷愛舞蹈的他1984年進入香港TVB舞蹈訓練營學習舞蹈,曾3次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2次獲得香港金馬獎影帝。對於一個藝人來説,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可以用卓越來形容。
在一次上海電影節上,有記者採訪郭富城,説如何看待自己天王和偶像的稱呼。
郭富城卻回答説,自己其實是藝術家。
郭富城的回答引來台下一番鬨笑,那時的上海並不能理解香港人眼中的藝術家是什麼。
在香港人眼中,每一個在為追求藝術、追求舞蹈而努力前行的人,香港人都會稱之為藝術家,這是藝人們對藝術的貢獻、勇往直前的生活態度和敬業精神的一種尊重。
郭富城的勤奮是出了名的,有人問他,你這麼忙,都把時間花在了工作上,個人生活都被犧牲了,值得嗎?
郭富城回答説:當然值得,最重要的是你享受了過程。
1984年出道的郭富城,在歌曲和舞蹈領域已經是一個老人了,但在電影領域卻是一個剛剛開始的新人。
2000年郭富城第3次獲得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35歲的他,10年歌唱事業已經沒有遺憾,而今後的道路在哪裏,成為了他重新思考的方向。
郭富城回憶説,當時演的很疲倦,感覺自己沒有進步的空間,是時候開始改變了。而改變就得付出。
從天王到影帝,郭富城到底經歷了什麼?
2000年正式轉型影視行業的郭富城,就算是帶着天王的光環,也不得不和初入職場的小白一樣,在掙扎和彷徨中前行。
“郭富城過氣了”“最受歡迎男歌手不見了”“唱片都不出了”等等一系列標籤貼在了郭富城的身上。
選擇改變就必須要承受打擊。因為改變,是在尋找自己的另外一條路。有時候,反過來你還要感謝那些在背後攻擊你,打擊你的人,這也是對自己前進的一種動力。
從1989年首次出演電影到2003年的3年中,郭富城先後接拍了6部電影,但依然沒有成功轉型,前方的路到底在哪裏?
做歌手10幾年,好像缺了一點什麼,怎麼把自己的偶像包袱放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2003年,郭富城遇到了張叔平。《三岔口》這部電影對於他來説,是影視生涯最重要的轉型。電影中,張叔平讓郭富城不準化妝、留着鬍子、褶皺的衣服,從這個狀態進去,郭富城才真正把這個角色演到了心裏。
劇本里寫的人物,情感需要自己去摸索,當放下一個偶像的包袱,把所謂的攝像機的位置完全忘記後,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隨後,郭富城又憑藉《父子》這部電影,再次拿下金馬獎影帝。
每個人成長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童真歸童真,男人還是要長大的,因為,蝨子多了不怕癢。
如果你開始是一張白紙,被潑了一瓶髒水,你再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心裏還會不痛快;但是如果本來就是一張褶皺又沾滿泥點的紙,已經這樣了,再髒一點,也無所謂了,適應了這個環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影響不到自己了。
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勤奮、努力、拼搏,才能去追趕、去競爭,去向別人證明自己真的能行。
有人問郭富城,你在工作之餘,最享受的一件事是什麼。
郭富城毫不猶豫的説:賽車。那種可以同時間賽跑、同速度競賽的感覺非常棒。
賽車場除了速度之外,更需要的是沉着和冷靜,那種人車合一,平靜的心態,控制的能力,要做到極致卻很難。
在同一個賽道上,要想每圈快一秒,可能要尋找兩年的時間。尋找這一秒便是賽車手們的努力和堅持。
每個人都有不開心,不快樂的時候,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釋放自己,去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尋找快樂。
努力去追求完滿的狀態,雖然不可能完美,但在追求的路上,已經在改變了。這種進步比你剛開始的時候,已是一種相對的完美,追求卓越才是人生前進的動力。
專注於在自己的賽道上奔馳,才能感受和領略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