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餐企涉足預製菜有一定偶然性,但由於疫情不確定因素的長期存在,餐企發力預製菜似乎正在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
作者丨陳曉
編輯丨房煜
圖源丨攝圖網
疫情的反反覆覆,使得餐飲業在2022年遭遇了全行業的至暗時刻。
為了自救,餐飲企業也竭盡全力,積極開展各種方式維持運轉。外賣、社區團購、餐飲零售,能嘗試的辦法都在嘗試。最近,他們又不約而同地盯上了近幾年大熱的“預製菜”賽道,有條件的企業,正馬不停蹄地跑步入場。
預製菜其實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也並非近年才有的新事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預製菜更傾向於TO B端銷售。而在2020年開始的疫情之後,紅透半邊天的“宅家消費”直接刺激了C端消費預製菜的加速。
在上海、北京堂食暫停期間,居民在家用餐頻次和客單都有明顯增加。僅“五一”期間,北京市預製食品的供應就增長了近10倍,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門店業績的空白,算是餐企“自救”的思路,有些餐飲店甚至以此為契機,推出更多預製菜新品,為增長尋找新曲線。
創業邦瞭解到,北京、上海的諸多餐飲企業例如全聚德、海底撈、西貝、新白鹿等,都主動增加了預製菜食品的供應,包括速凍蔬菜、火鍋丸子及家常菜料理包,試圖讓消費者在家通過簡單烹飪享受到堂食的味道。
從投資角度看,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很多企業都熱衷給自己貼上預製菜的標籤。
疫情期間餐企涉足預製菜有一定偶然性,但是,由於疫情不確定因素的長期存在,餐企發力預製菜似乎正在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而從整個預製菜市場來看,餐飲企業的加入,勢必會攪動預製菜的發展格局,加速整個市場規模的擴大。
為何餐飲大佬扎堆預製菜?做預製菜的隊伍中,有不少老品牌。早在2020年初,海底撈就以“開飯了”為品牌推出過預製菜。而今繼續在產品研發上發力,推出小龍蝦預製菜。據統計,上市第一週日銷量就達到1萬盒。
供應鏈企業蜀海從海底撈獨立後,供應鏈企業聚焦原材料及中餐半成品供應,如今SKU已過萬,還給7-11、豐茂烤串等大型連鎖店供貨。
北京餐飲老字號全聚德,專門推出了新品牌“川老大”,專做川味預製菜,並將在6月底上新3-4款預製菜新品,而全聚德旗下的四川飯店、豐澤園搶先在4月底、5月初推出預製菜新品,數量均不少於4種。
西貝緊跟預製菜風口,斥資10億在天津自建中央廚房,為旗下預製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保駕護航,菜品涉及八大菜系、30多個SKU,被當做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而疫情期間接受採訪,創始人賈國龍首度鬆口,坦言西貝會考慮上市,原因也是“預製菜需要做大規模,而規模效益必須有資本進入”。
當然,還有很多餐企在跨界組局進入,跟傳統預製菜企業聯手推新品,比如毛肚火鍋巴奴,聯合眉州東坡旗下川味預製菜品牌王家渡,推出了短保質期的低温午餐肉。
杭州中餐連鎖餐廳新白鹿在疫情期間,聯合預製菜供應鏈企業推出了30多種預製菜菜品,從今年開始,正式增加了預製菜品類。
4月開始,新白鹿在餓了麼等外賣平台上線銷售預製菜品,5月以來,白灼熟蝦、手包春捲等預製菜更是成為了南京東路等門店的熱門外賣菜品。
雖然預製菜從投資角度看,正在成為一個小風口。但是餐飲人選擇預製菜,也不是跟風,最主要的原因是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的需求。“第一是預製菜可以減少人力成本,其次也可以縮小廚房面積,另外製作標準統一,保證口味的穩定和食品的安全,新白鹿餐廳上海負責人許芳對創業邦説。
也就是説,預製菜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壓力,盈利的想象空間被放大,此外預製菜的高度標準化,也給了連鎖餐飲管理品控的底氣,在堂食上做到如西式快餐般的穩定輸出,提升翻枱率。
“我們在兩三年前就在觀察預製菜賽道,預製菜的頭部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一邊做市場調研,一邊跟供應鏈開展合作。”許芳介紹,在今年疫情的催化下,新白鹿加速了預製菜的佈局,與味知香、蜀海等供應鏈合作,研發推出了30多種SKU,包括其原創的拳頭產品和合作菜品,並通過社區團購、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台來售賣。
據其介紹,新白鹿在5月份預製菜銷量在100萬左右,和正常堂食的的毛利率相比,預計高出10%左右。
從數據上來看,預製菜給受疫情所困的餐飲企業帶來了一些曙光。預製菜作為一個新品類,特殊時期也給新白鹿帶來了新的客羣。餓了麼數據顯示,4月以來,新白鹿上海購買預製菜的用户中四分之三是新客,預製菜帶來的新客佔比約達兩成。
預製菜興起的背後,其實是餐飲供應鏈需要更加快捷、高效的訴求。
“原來我們在餐飲店或者酒店經常看到九轉大腸之類比較複雜的菜,需要擺盤、雕花的菜品。現在基本在快時尚餐廳很難看到了,因為商超翻枱率、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制約,這種工序複雜的菜已經沒有辦法讓我們生存下去了。”許芳對創業邦説。
餐飲企業做預製菜勝算如何?無論有沒有疫情的影響,預製菜市場的整體規模正在逐漸擴大,是不爭的事實。
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的規模就達到3459億,據艾媒諮詢預測,未來預製菜將以20%的增長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國預製菜規模可能將增至5165億。
但此時,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扎堆入局預製菜的餐企,面對的不僅有味知香、安井、龍大、思念等這些正統預製菜食品企業,還有近年來吸金無數的麥子媽、叮叮懶人菜、珍味小梅園、輕烹烹等新鋭預製菜品牌。另外,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線上平台都在開發上線自有預製菜品牌。
一時間,餐飲企業、零售平台、傳統供應鏈、新鋭消費品牌在預製菜賽道中陷入了混戰。
據餓了麼預製菜業務負責人黃震介紹,目前平台上做預製菜的商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綜合性商家,例如叮咚、每日優鮮,提供切配好的生鮮品;第二種是做加熱即食食品的大型品牌餐飲商家,大家熟悉的例如西貝、海底撈;第三種是具有城市化特色的城市商家,例如成都做冒菜、東北做血腸的預製菜商家。
從外賣平台看當下整體供銷的情況,綜合性商家的體量還是最大的,中長期來看,預計大型餐飲商家、城市特色商家的增長空間也非常大。
也就是説,在預製菜整體蛋糕尚未分完的過程中,每位參與者都有可能分得一杯羹。
而據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5月23日-6月1日,京東生鮮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銷量同比增長接近200%,正大、西貝、安井、眉州東坡、王家渡、周黑鴨等部分合作品牌的預製菜類目在銷量上同比增長超一倍。
而對大部分餐飲企業來説,預製菜是“做大蛋糕還是搶蛋糕”,全聚德集團總經理周延龍認為,預製菜是餐飲消費在家庭消費層面的延伸,未來“預製菜+堂食”的模式將共同構成餐飲市場。
許芳也表示,預製菜更多是新白鹿餐廳銷售菜品的補充形式,豐富品種的同時降低一定的損耗,面對的競爭還是餐飲企業間的競爭,與預製菜供應鏈企業更多是合作關係。
預製菜賽道的蛋糕雖大,但整體來看,目前預製菜行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集中度低、區域發展不均衡、規則規範不統一、進入門檻低等。
從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線上平台的評價來看,“味道不足”、“缺乏煙火氣”成了預製菜餐品體驗被詬病之處。
入局者要想端穩預製菜這盤大菜,仍需要組織、標準等行業約束。
今年預製菜的行規標準相繼而來,4月16日,首個全國公益性預製菜行業自律組織,“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在京成立,聯盟將以產銷對接為核心,幫助預製菜生產企業對接十萬B端採購商渠道和千萬消費者平台。
針對預製菜中較為成熟的子品類“佛跳牆”,京東超市、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聯合發佈了電商渠道首個“佛跳牆預製菜標準”——《佛跳牆預製菜產品標準規範》。後續還將計劃發佈“低温午餐肉”、“烤腸”、“牛肉丸”等其他相關預製菜品類的標準規範。
當預製菜有了標準,行業有了規範,這條賽道才會真正有序健康的發展。預製菜是未來餐飲不可避開的趨勢,口味控制也是把握無數C端消費者的關鍵,即食、即熱、即烹、即配預製菜如果能無限接近“廚師味道”,或許那時,預製菜才能真正成為居民餐桌市場的主流角色。
找靠譜商機,關注創業邦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