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汪乃馨/攝
關店“風波”給海底撈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
8月14日晚間,海底撈披露上半年財務數據,淨虧損預計為2.25億-2.97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還是9650萬元。這也與海底撈叫停快速擴張計劃,併為“及時止損”而制定的“啄木鳥計劃”大有關聯。
8月15日,#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登上微博熱搜第二。
熱搜話題下,不少網友表示“主要是貴”,更有人直言“沒有不愛吃,是最近變窮了”,也有網友提出“同質化嚴重”等看法。
據中國基金報,海底撈股價今年以來也繼續低迷,自去年2月高點算起,最高跌幅達到83%,一度高達4800億港幣的市值如今已不足千億。
上半年虧損預計超2億元
關停門店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正威脅着海底撈的盈利狀況。8月14日晚間,海底撈發佈盈利預警。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海底撈預計收入不低於16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不超過 17.0%。海底撈表示,除了疫情影響外,還因“啄木鳥計劃”導致門店數量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
同時,海底撈2022年上半年淨虧損預計2.25億-2.97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9650萬元。關於預期虧損的原因,海底撈表示,其中部分原因是,因“啄木鳥計劃”所關停門店發生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約合人民幣2.55億-3.27億元。
所謂的“啄木鳥計劃”,是海底撈麪對突然困境於2021年11月推出的收縮擴張戰略、加強內部管理的經營計劃,該計劃由公司執行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領導。
“啄木鳥計劃”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的門店,包括海外門店,並相應採取改善措施;重建並強化集團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在科學考核各部門的前提下,持續向員工傳達企業文化及“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大力倡導愛和信任為核心的奉獻精神;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
在該計劃下,海底撈在去年四季度短短一兩個月時間關店近300家,2021年年報顯示,海底撈門店總數下降到1443家,超過90%在中國大陸地區。
海底撈還表示,其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並調整商業策略及運作以減少負面影響。“亦實施積極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運營成本,嚴謹管理運營資金並運用信貸融資和股本融資手段,確保現金流穩健及現金狀況良好。”
分拆海外業務主體尋求單獨上市
前不久,海底撈還因一則資本運作公告引發市場關注。回溯來看,7月11日晚,海底撈曾公告稱,公司正考慮將海外業務運營主體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特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進行實物分派方式的分拆及以介紹上市方式於港交所主板單獨上市之可能性。
招股書顯示,特海國際於分拆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海底撈持股90%,僱員激勵平台持股10%。本次分拆,海底撈擬將其所持有的全部特海國際股份,按照各股東於記錄日期在海底撈的持股比例分派。分拆完成後,海底撈將不再保留特海國際的任何權益,特海國際將不再為海底撈的附屬公司,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將成為特海國際的直接控股股東。
這也意味着特海國際如果上市成功,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將繼海底撈、頤海國際後,收穫火鍋板塊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於2012年開設位於新加坡的首家海外餐廳。自此,其逐步擴大海外的餐廳網絡,截至2019年1月1日在5個國家開設24家餐廳,截至2022年3月31日,海底撈在亞洲、北美洲、歐洲及大洋洲的11個國家擁有97家餐廳。
不過,據中國基金報,特海國際實際上至今仍未盈利,且過去三年虧損持續擴大。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淨虧損分別約為3300萬美元、5380萬美元、1.51億美元及2850萬美元。在招股書中,特海國際將業績虧損歸結為新餐廳比例高及疫情影響。持續虧損下海底撈放慢了海外開店節奏,2021年特海國際新開設了22家餐廳,較2020年的36家有所減少,2022年第一季度則新開了3家餐廳。
尋求新增長曲線
自2019年開始,海底撈採用快速擴張策略,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新開308家、544家、299家門店,截至2021年6月31日,海底撈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
彼時,“海底撈過生日”“一個人在海底撈用餐”“海底撈的服務業務範圍有多廣”等等話題,也一度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網絡熱梗。但不到三年,海底撈便選擇“及時止損”。
資料圖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海底撈火鍋
如同網友所言,火鍋賽道並不缺乏專業選手。隨着市場逐漸細分,撈王和七欣天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火鍋品牌也準備上市,投入資本懷抱。對於海底撈而言,不僅面臨市場的競爭,更是受到資本市場與消費者的監督。
自“啄木鳥計劃”以來,海底撈也在尋找新的增長曲線。門店經營方面,海底撈在去年8月推出了小酒館新店型,並在去年底宣佈加快上新,保持全國至少一年兩次的上新節奏。在堂食之外,海底撈今年3月開啓了燒烤食材外送業務,同月宣佈推出盲盒和數字藏品等周邊產品,今年6月,海底撈更是宣佈成立社區營運事業部,賣奶茶缽缽雞,發力預製菜,探索更多餐飲消費需求。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指出,雖然海底撈之前的擴張節奏導致近期的業績不佳,但依舊是賽道的頭部品牌,只要保持合理的門店擴張節奏和佈局,依舊存在發展空間。同時,海底撈具備一定的品牌影響力、消費者基礎和產業生態鏈,未來還需在產品結構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再做創新,以此來提高盈利能力。未來,海底撈還可利用自身在資本市場的優勢,合理開展相關併購業務,從而促進品牌持續成長。
編輯丨張雅婧 綜合北京商報(記者 郭繽璐 張天元)、中國基金報、AI財經社等
圖片丨新浪微博@海底撈火鍋 、北京商報、公告截圖、wind截圖、微博截圖、壹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