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改良後的客家水席

那些年,在我們農村,遇上哪家有紅白喜事,那一定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兒。主人家都會大張旗鼓,備上好酒好菜,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那時候,感覺吃的不是酒席,而是那個幸福的氛圍和那股熱鬧勁兒。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品碗裏的蛋卷

儀隴客家水席,是兒時最期盼的美味。小時候只有村裏辦紅白喜事才能吃得到的美味佳餚,那時候村裏誰家若是辦喜酒,比過年更熱鬧,更讓人期待。而記憶裏,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酒席上的主菜—品碗,品碗裏最好吃的是蛋卷,用剁碎的廋肉和雞蛋製作而成,想想那軟糯鹹香的味道,都忍不住咽口水......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客家水席中的主菜,大品碗

在儀隴農村,每到辦酒席的時候,都會提前幾天準備,叫上鄰里幫忙,來客的頭一天會殺上一頭大肥豬,再搭建一個“露天廚房”才能伸展手腳,為後面的三天酒席做足準備。那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多現成熟食可用,酒席上所有菜品都是靠”官籠師“和鄰里幫忙的叔叔嬸嬸們手工製作。小孩們會幫廚房添柴火,順便烤一些紅薯和偷偷拿兩塊剛炸好的酥肉吃。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坨子肉

儀隴的客家水席以湯菜和蒸菜為主,一共12道菜,第一道菜是品碗,也是客家水席中的重頭菜,做工繁複。品碗分為五層,碗底是自家曬的豇豆乾,黃花和豆芽,然後鋪上油酥過的豆腐,豆腐也是自家的黃豆用石磨研磨而成,再鋪上蛋卷,雞蛋和肉丸,放入蒸籠中蒸熟,最後上桌時淋上湯汁,一道美味的品碗才算做好。在當時,這道菜只有農村的老”官籠師“才會做,一般都是家人世代相傳。現在的農村酒席中仍保留着這道菜,但味道卻完全變了,蛋卷不再是用鮮肉純手工製成,而是換成了凍貨速食。酒席還是那個酒席,味道卻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味道。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酥肉湯

第二道菜是酥肉湯,紅薯粉加水調成糊狀,加入切成小塊的的五花肉,放入燒沸的菜籽油中炸至金黃時出鍋,待冷卻後,放入燒沸的開水中煮到酥肉軟滑,煮過的酥肉細滑鮮嫩,不油膩,老少皆益。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龍眼肉

蒸菜也是客家水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糯米蒸糖肉和以紅苕墊底的粉蒸排骨,小時候最喜歡吃蒸排骨下面的紅苕,紅苕吸收了肉的香味,吃起來格外香甜。2000年後的酒席中用龍眼肉和夾沙肉替代了蒸糖肉和粉蒸排骨,酒席越辦越好,可味道和食材越來越不如從前。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兒時的農家酒席中有兩道不起眼的湯菜,至今讓我回味無窮,那就是豬雜湯和醋湯,可能只有90前的小夥伴們吃過。那時物資匱乏,為了湊夠12大碗,用豬小腸,豬肺,豬肚和豬血等一起做成的一道湯菜。隨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這道菜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再也不見當年的味道。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這些年,就連酒席上的米飯都不如從前好吃,那時村裏有專門的”飯大師“,只要有人家裏請客都會請他來煮飯,柴火灶上的大鐵鍋包漿飯,要做到米飯不軟不硬,不焦糊,不夾生,是需要多年的做大鍋包漿飯經驗才行。小孩們最喜歡的是鍋底那又黃又脆的鍋巴,剛出鍋時又香又脆,冷卻後用油炸後當零食吃,也非常美味,比現在超市裏那些鍋巴、薯片好吃太多。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只可惜這些年很難再吃到正宗的客家水席,傳統的”官籠師“已難再尋,鄉村酒席上好多菜都是用的冷凍食品和現成的熟食替代,沒有了用心去傳承客家原味的”官籠師“,曾經記憶中的味道已難再覓;兒時的味道,如同我們的童年,一去不復返。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又到年底,又到農村辦酒席的旺季,小夥伴們,儀隴老鄉喊你回家吃坨子肉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4 字。

轉載請註明: 客家流水席,最懷念兒時吃喜酒的日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