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不想錯過我的推送?

  請收藏甚至喪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時而嚴肅時而笑岔氣的乾貨Bing

  帶你雞娃並客觀認知這個世界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Dr Bing  |  吐槽

  胖友們,最近微信公眾號大改版,不按時間順序而是按照閲讀頻來推送了。

  為防迷失,愛我的胖友們可以給我號加“星標”,或者時常進來給我點點“在看”,留個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笨拙在上海(ID:BZ_Shanghai)

  作者 | 笨拙在上海

  我家有一名紅酒大師幻想症重度患者。作為重度患者的家屬,我經常不由自主的環顧四周,發現這個病傳染性相當高,身邊患病的男男女女只增不減。

  病人家屬們,經常抱團吐槽成了知心朋友。

  苦逼家屬們強烈要求我記錄一下此病的患病過程,也許可以警示一下後來者,也許可以給其他病人家屬帶來一些安慰。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典型症狀

  十年前,在國內患此病的人羣還非常小眾。那時候進口紅酒種類很少,幾乎沒有零售渠道。我周圍的人羣裏只見過兩位患者。

  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類似幻想症的病,對他們只有崇拜。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其中一位是一家國際獵頭公司的亞太區老大,新加坡人。

  我當時被這家公司飛到日本面試,面試結束後老大請客吃飯。餐廳是一家小門臉只做天婦羅的老店,老闆是也患此病的日本大叔。

  天婦羅出鍋之後,老闆拿出一瓶珍藏的紅酒,遞給老大。

  老大並沒有馬上喝,而是從西裝褲兜裏摸出幾張磨得有些破損的打印紙,用食指快速掃過,然後説了一句“這個酒的評分是… …  年份是… 非常稀有,絕對是飯店老闆的珍藏,一般食客喝不到的,只有我來了才拿出來。”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開瓶之後,老大不許大家馬上喝,我們必須先聞味道,然後旋轉酒杯,最後才能小口喝下。

  喝下之後,老大又逼着我們大家説味道,最後他又回到那幾張打印紙,一邊看一邊總結説“這個酒聞起來有陳年橡木桶的味道,入口的味道是…… 中段有…… 的香氣,後段味道……”。

  如果你家裏有疑似患者,上面這段文字可以用來參考典型症狀。

  你可以對照一下,三個都中,病就不輕了。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1、查分:不論場合,拿到酒瓶,就忍不住想查評分。十年前沒有大數據和智能手機,想馬上知道評分的話,只能靠腦子背,或是隨身攜帶評分表。

  患病門檻很高,需要那種過目不忘的博士們才能把幾百上千種紅酒的評分背誦下來。有了高科技,普通人也能患病了。比如我家的那位病人,每次都用手機APP查分數。

  2、儀式:強制大家喝酒前遵循某種神秘儀式。我家那位重度患者曾經不厭其煩地教我如何用鼻子聞。看到我手握杯身,馬上糾正我要用一個大拇指外加另外兩個指頭(食指和中指)夾住酒杯杆。

  旋轉杯中紅酒難度不小,我第一次旋轉就潑灑到身上,因此經常被提醒新手只配酒杯不離桌面慢速旋轉。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3、辭藻:喝完之後,患者不僅要搖頭晃腦若有所思地説一堆辭藻,比如“橡木桶,蘑菇,香草,河谷,巧克力,山楂,李子… …”,還會追着家屬問,“你喝到什麼了?”

  家屬要麼承認自己也品出同一個河谷的味道,要麼只能由衷讚歎“你的舌頭好厲害呀!”。

  為什麼説這是病?

  這個我不想展開説了。喝紅酒這個病在歐美歷史悠久,大家自己谷歌一下。

  關鍵詞可以用:

  “Is wine tasting a hoax?” (紅酒品鑑是瞎掰嗎?)

  “Are wine tasters idiots?” (品紅酒的人是傻瓜嗎?)

  “Robert Hodgson research paper on wine tasting.” (Robert Hodgson品酒大師盲測報告)。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研究結果顯示,公認的品酒大師們在盲測的時候,同一瓶酒,喝出的評分和味道,相差甚遠,把價格很低的普通配餐酒喝成高價收藏級別的酒,在各個盲測實驗裏都頻繁發生。

  同一款酒,同樣三十個評委,在某次比賽獲金獎,另一場比賽則名落孫山。

  品酒可能是一種幻想。

  當一個人開始幻想自己嚐到河谷的味道,嚐到海邊帶着鹹度的風的味道,並且孜孜不倦地説服別人真的有這個味道的時候,這個人不是忽悠賣酒的騙子,就是真的病了。

  所以我稱這個病叫做“紅酒大師幻想症”。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高危人羣

  哪些人容易患紅酒大師幻想症呢?懶饞但依舊渴求知識的學霸們最高危。

  有時候,作為患者家屬,為了排解壓力,忍不住發朋友圈吐槽。

  下面總有一部分朋友評論説,品酒不用學習,喝多了自然就知道哪個是好酒。

  “實踐更重要,一天兩瓶,一年後就是專家。”

  這些朋友,不好意思,你們不屬於高危人羣。

  你們的這種觀點,正説明你們離學霸距離很遠。照你們這種説法,天天吃肉,你就能變成品肉專家了嗎?

  説這種話的朋友,一般都是土豪範兒,不學知識,只看價格。在微信羣曬個幾千上萬塊的紅酒,就自認為是品酒專家了。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還有一部分朋友説,我覺得好喝就行。

  這類朋友不客氣的説,你們只能當沒有品味的普通紅酒消費者。英國葡萄酒學院做過一次盲測調研,結果參加調研的兩萬人,80%都説喝到的最便宜的那款澳洲酒最好喝。

  因此得出結論,沒有經過品酒學習的普通消費者,缺乏體會什麼是好酒的能力。

  渴求知識的學霸,特別是沒有什麼其他才藝又懶得下功夫學的那一類,最容易被傳染患病。

  學個攝影,要天涯海角地找構圖等光線,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還真玩兒不了。

  試問還有哪個愛好,可以四體不勤,只需要假裝背下來超量的五花八門的知識,包括產地土壤構造,每年的氣候,葡萄產量,幾大評分體系,不重樣的華麗辭藻, 等等。

  我曾經建議家裏的患者,在酒莊農忙的時候去打零工,估計病就能治好了。

  患病的幾個階段

  分享一下我家患者的患病過程。

  每個患者估計也不一樣。幾年前流行全民喝紅酒的時候,上海人骨子裏精打細算的優良傳統在我家患者身上曾佔優勢地位。

  不管從哪個渠道海淘來的便宜打折葡萄酒,喝的時候都會慨嘆一聲,“這酒很好喝呀,不比上次人家請我喝的上千塊的酒差。”

  正當我想為家裏這位雖然每天晚上喝的暈乎乎,但是頭腦好像還算清楚的傢伙叫好的時候,他遇到了酒友兼損友老萬,自此一步一步滑向重度患者。

  1)感染階段:找到損友

  我相信每一個患者都是由一個或幾個先入坑的損友傳染而成。老萬就是我家患者的那個損友。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剛認識老萬的時候,我們稱他為萬總,因為他是我家患者的諮詢客户,某外企中國區總經理。我相信一開始,我家患者作為乙方是迫於工作壓力,假意熱愛紅酒的。

  我還記得某天晚上,我家患者激動地説自己的客户特別喜歡紅酒,跑遍了全世界知名酒莊,特別博學,還提出要教他紅酒知識。

  過了不久,快遞送到家裏一本巨大的書,沉重到我一隻手都拿不住。我家患者在老萬的指導之下開始努力學習。

  學霸基因這時候起了作用,喝酒的時候,嘴裏開始冒一些聽上去很玄的詞彙了。

  他和老萬也開始從甲方乙方的關係發展成了真正的酒友。

  跟老萬熟了之後,我問他,為啥發展我家患者入坑?

  老萬哈哈笑着説,你家這位是在我認識的人中,唯一真去買了那本巨書,真一頁一頁讀下來,還跑來跟我討論的人。多數人聽我的推薦,要麼不買,買了也不讀。找到這樣的人,也不太容易呢。

  2)患病中期:學無止境

  在損友老萬的帶領之下,我家患者踏上漫漫學習之路。

  患者開始像神農遍嘗百草一樣,每天在家裏換着花樣的品酒。快遞員一箱一箱地往家裏送酒,我一袋一袋地往門外的垃圾桶扔空酒瓶。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有一段時間,為了不讓鄰居們誤會我家出了酒鬼,我居然步行到小區中心垃圾站扔空瓶子。

  接着患者開始跟老萬一起參加什麼風土大會呀,品酒課程呀,兩個人還時不時約着搞“垂直約會”。

  第一次聽説他倆兩個男人要垂直約會,嚇了我一跳。這啥意思呀?

  出於好奇我參加了一次。

  兩個人每人帶來一瓶酒,原來是同一種酒的不同年份,稱之為垂直品酒。

  約會過程中,兩個中年男人,很莊重地把兩瓶酒依次打開,一邊喝,一邊推理分析當年的葡萄,氣候和土壤。

  我只能用一句網絡用語總結我坐在二人中間的尷尬,“咱也不明白,咱也不敢問。”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老萬和我家患者經常參加的品酒課。之前都是老萬的家屬陪他去,家屬有一次跟我説,你也去聽聽他們上的品酒課,你就知道這病有多重了。

  在我強烈要求之下,終於去旁觀了一次,果然讓我大開眼界。

  一個大長桌,圍坐十個人,五男五女(真沒想到這個病,女患者也不少),每人面前六個空杯子。講課的老師據説是考出4級大師證的資深講師。

  一整個晚上,老師口吐蓮花。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每講一款酒,就有服務生在相應的空杯子裏倒上一小口。學員們聞,轉,品,一步不差。

  幾個勤學的學員品完一小口,還馬上在筆記本上刷刷地寫筆記。也有來打醬油的。

  我家患者對面的美女一看就是跟男朋友來的偽愛好者,不記筆記,也不喝。

  課程結束了,她面前六個酒杯裏的酒還滿滿的。

  我家患者表現最差,筆記也不寫,一口乾掉杯子裏的酒。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結束的時候,老師説,“哎,剛才那個三號酒現在喝應該口感更好的,你們試試看。”

  他看着眼前六個空杯子,厚着臉皮把對面美女剩的3號酒討來喝了。

  我因為實在聽不懂,只能拿出上學時記筆記的本事,聽不懂就一字不差記下來。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下面我抄錄幾段當晚我的筆記:

  1號:如果不給你們看年份,只聞,你猜是哪一年的酒?(沒人回答)

  感覺是2012年的對嗎?

  這款酒有河谷的香氣,帶一點點杏仁和香草的味道,在嘴裏不覺得太老,酸度很活潑,像海水一樣的鹹鮮味道,還有一種蘇打餅乾的味道。

  這是一款能返老還童的酒。

  2號:95年的紅酒,有着更多的熟悉的西班牙味道,這是時間的味道。

  我們可以品味出果乾和肉的味道。香草後面有果實的味道,山楂和李子幹了之後的味道。你們要感受酒在嘴裏的味道和結構。

  這個味道很精細,不是強壯,非常輕,很飄,每一層不是很厚,就像吃拿破崙蛋糕,一下子能吃道最下面一層。

  好喝嗎?不錯。

  3號:1976年的酒,味道依舊很堅挺,很強的桶味,果實的線條感很強。

  更濃,有奶油和巧克力的味道。中段不錯,後段消失。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沒有,反正我是沒聽懂。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最後再吐槽一下所謂的酒莊之旅。

  那些名為酒莊考察其實就是大吃大喝的行程,家屬們不光需要陪着家裏那位喝的紅光滿面肚兒圓圓的患者,裝腔作勢地品酒,有時還要充當代駕司機,無聊之極。

  3)病重階段:投資幻覺

  當患者認為自己買紅酒是投資的時候,這個病就嚴重了。

  我家患者一度病重。

  有一段時間,他每次喝酒前都不忘在我面前掃APP吹噓自己的投資眼光。

  “你看,這個酒市場價1000塊,你猜猜我花多少錢買的?呵呵,想不到吧,我500塊買的。”

  患者認為自己以五百的成本喝了一個市場價一千的紅酒,就相當於賺到了五百塊錢。

  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從病危階段救回來。“只要你沒以市場價賣出去,這就是成本。五百塊錢變成兩小時後的一泡尿。”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周圍這樣想的人也還真不少。每一個對自己投資能力有幻覺的紅酒愛好者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在何種情況下,如何幸運地買到比市場價低很多的一批無上好酒。

  當然,真到病危還需要一定的財務實力,還好我家患者沒幾個錢,不然真投資個酒莊,那就更慘了。

  作為不愛喝酒的家屬,大家的苦難都是類似的。

  —END—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笨拙在上海):北京人,滬漂斜槓全職母親,冷幽默段子手,家有青春期高考生,喜歡閲讀思考教育類話題。曾任戰略諮詢老兵,外企首席運營官,YY成為職場毒舌。

  推薦閲讀:

  《德意志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新婚姻法,根本就是和結婚率生育率過不去?》

  胖友們,最近微信公眾號大改版,不按時間順序而是按照閲讀頻來推送了。

  為防迷失,愛我的胖友們可以給我號加“星標”,或者時常進來給我點點“在看”,留個言。

  今日團品

  1一畝寶盒 分級閲讀

  教材級體系的中文分級閲讀繪本,乾貨滿滿,配套優質app課程。高效識字 自主閲讀,拓展多學科知識!詳情請看這裏。

  2喵喵機p2套裝

  接入作業幫海量題庫,一鍵打印錯題,高效全面整理學習資料!萬能生活小助手,便利貼、字帖、手賬、照片分分鐘搞定!詳情請看這裏。

  ﹀

  |這是DrBing公眾號|

  【知性逗比,歡迎關注】

  ﹀

  【合作微信】廣告:yhlberry ,開團bernibong

  本週團品

  1健康零食合輯

   健康又好吃的零食囤起來!天然無添加,美味有營養,嘴巴開心不長胖!大小朋友都適合哦!詳情請看這裏。

  2日本SK5第四代剪骨刀

  鋒利好用多功能,廚房必備高能好物!骨肉、蔬菜、魚蝦都能剪,乾脆利落穩準狠,兩把購買更優惠!詳情請看這裏。

  ↙↙↙點擊閲讀原文進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080 字。

轉載請註明: 別再拿紅酒裝逼了,那是一種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