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烹飪素來崇尚
“油多菜不怪”、“油多不壞菜”
不知不覺中油就吃多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30g。但數據顯示,我國居民的油脂實際攝入量高達41.6g,大大超出了推薦量。
許多人開始有意識地控油
但除了看得見的炒菜油
這些食物裏的“隱形油”更讓人防不勝防
用老乾媽炒飯,用沙拉醬拌沙拉,用芝麻醬拌熱乾麪……哪怕只是小小一勺,你可能就“喝”下一勺油。
辣椒素是辣椒呈現辛辣味的主要成分,它主要溶於油脂而較少溶於水,為了激發辣椒的辣椒素,不少辣椒醬會用重油炸出辣味。
今年2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熱銷的辣椒醬產品,檢測結果顯示,老乾媽油脂含量達到72.6%。吃一勺(約20g)老乾媽,可攝入的脂肪為14.5g,佔到每日限制攝入量的24%。
圖片來源:網絡
沙拉醬是由色拉油和乳化劑製成的,簡單來説就是可以吃的脂肪,熱量更高。一份蔬菜沙拉中拌入一勺(約20g)左右的沙拉醬,那就是15.2g脂肪。
芝麻醬和花生醬差不多,脂肪含量都超過50%,一小勺也得跑個2公里才能消耗,想想吃火鍋時的你吃進了多少……
Tips:
吃沙拉時,把沙拉醬、蛋黃醬換成酸奶或者油醋汁;
吃火鍋時,用蒜醋汁替代部分芝麻醬、花生醬,或用火鍋湯底稀釋醬料減少攝入;
儘量購買低糖、低脂或低鹽版醬料。
餅乾中的油脂,往往藏在酥脆的外表之下,越酥的餅乾就意味着越多的油脂,特別是高飽和脂肪。
這是因為使用含大量飽和脂肪的氫化植物油或黃油、豬油、牛油等動物油加工餅乾,能使它們口感發酥,同時吃起來不會有很油的感覺。
像蘇打餅乾,吃起來完全不會有油膩感,但每100g蘇打餅乾就有21.6g的油,酥脆的感覺都是飽和脂肪的功勞。
圖片來源:網絡
纖維越高的產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像我們印象中無比健康的粗糧餅乾,每100g就有23.4g油。
這是因為糧食、豆類中主要是不溶性纖維,口感比較粗糙,所以廠家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許多的油,軟化纖維起到潤滑作用。
同時,餅乾也含有一定量的鈉,會抵消掉一些甜味,不知不覺中油、糖攝入都可能超量。
Tips:
1、購買前查看配料表
普通植物油相對較好;
牛油、豬油、黃油等動物油脂飽和脂肪酸較高,營養價值略低;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則是最不利健康的。
2、實測油脂含量
用面巾紙包住餅乾,用重物壓上,過20分鐘看看紙上有多少油脂。紙上的油脂越多,脂肪含量就越高;
如果餅乾脆而且不油膩,但滲到紙巾上的油卻很多,説明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不利健康。
堅果所含的脂肪酸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適當攝入對調節血脂和心臟的健康有一定幫助。
但問題是,堅果容易吃多,一般堅果脂肪含量在40%-80%不等,如果你一吃就停不下來,整體油脂攝入也是很可觀的。
常見堅果油脂含量 圖片設計:藍珊
加上為了口感更好,市面上不少堅果經過加工,添加了糖漿、蜂蜜、鹽等,熱量更高。
Tips:
儘量吃原味,減少熱量攝入,同時避免“重口味”掩蓋堅果發黴;
儘量購買“閉口堅果”,防止堅果裏的不飽和脂肪酸,接觸空氣氧化;
每天堅果攝入量控制在15g左右大約是:一小把花生米、一把松子仁、2-3顆核桃、3顆碧根果、4顆夏威夷果、7-8顆腰果、15顆巴旦木。
除了以上三種食物
喝湯時表面的油花
速凍食品裏的油
冰淇淋裏的奶油
……
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吃進嘴裏
我們要看穿食物們的“小伎倆”
更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
瞭解自身膳食營養攝入情況
控制油脂的攝入總量
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