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意識到了音樂在戰爭中的積極作用。史載黃帝與蚩尤大戰時,蚩尤不敵黃帝而大敗。黃帝乘勝追擊到了漳河沿岸一帶,適逢寒冬季節,水冷刺骨,兵不願渡。黃帝便令他的樂師即興作了“渡洋之歌”,教唱三軍。於是士氣大振,將士們冒寒風涉冷水,渡過了漳河,把蚩尤殺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黃帝終獲大勝。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
從“四面楚歌”到“四面吳歌”
一提樂曲在古代戰場上瓦解敵軍的作用,我們就會想到“四面楚歌”的典故。楚漢相爭最後一役,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合兵,將項羽軍層層圍於垓下(今安徽靈壁縣南)。劉邦讓士兵大唱楚地歌謠:“九月深秋兮四野飛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傷。最苦戍邊兮日夜彷徨,披甲持戟兮孤立沙崗。離家十年兮父母生別,妻子何堪兮獨宿空牀?白髮倚門兮望穿秋水,稚子憶念兮淚斷肝腸……”項羽聞而大驚,説:“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楚軍鬥志於是瓦解殆盡,天下遂歸劉邦。
據東漢學者應劭考訂,劉邦軍隊當時所唱楚歌為《雞鳴歌》。此歌產於何地?查項羽叔父項梁最初在吳(蘇州)起義,楚兵應多吳人,所以有人説“四面楚歌”當為“四面吳歌”。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千餘年之後,歷史上再次發生“四面吳歌”之事。明朱睦桔所著《革除逸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於1398年在南京去世,孫朱允炆即位,削諸王權。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不服,欲奪皇位,於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當時朱棣圍攻易州西水寨,久攻不下。西水寨士兵多為南方人,天寒衣單困守孤寨,士兵無不動思鄉之情。一個月夜,朱棣令士兵從四面八方唱起吳歌。寨中士兵聽到淒涼的家鄉之歌,聞之皆愴然泣下,不少人棄甲出寨投降,西水寨很快就落入燕王朱棣之手。
“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
一曲能當十萬兵。音樂起到不戰而勝作用的歷史戰例還有不少。晉人劉琨任幷州(今太原)刺史時,曾被胡騎圍困數重。夜晚,劉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樓清嘯,嘯聲悽惻憂鬱,胡人聞之悽然長嘆,心無鬥志。夜半時,劉琨又吹起胡笳,胡人聽到自己熟悉的樂曲,無不痛哭失聲,人人都起故土之思。劉琨連連吹奏胡笳,其音越發清越悲涼,胡人終於無法忍受,撤圍而去。
北魏時,河間王元琛又把劉琨的方法重複了一次。元琛為秦州剌史時,羌人叛亂,屢次征討均無功而返。元琛帳下當時有個善吹篪的婢女叫朝雲,元琛就讓朝雲裝扮成貧嫗,前往羌營乞討。進入羌營後,朝雲便伺機吹起篪來。綿綿的憂思盡從朝雲的篪中飄出,羌人聽了涕淚漣漣,相互説:“何為棄墳井,在山谷為寇也。”於是全部歸降。小小的一管篪竟制服了一支如狼似虎的軍隊,人們讚揚朝雲説:“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
“人勞其形疲其神志,悦其心則忘其身”
音樂還是力量的源泉。列國紛爭的春秋時期,管仲隨齊桓公出徵。長途行軍使士卒疲勞不堪,速度緩慢。管仲遂作《上山歌》、《下山歌》,讓他們歌唱。士卒們精神為之大振,先前的疲勞一掃而空,行軍速度因之加快。齊桓公問管仲這是什麼原因,管仲回答:“人勞其形疲其神志,悦其心則忘其身。”桓公聽後感嘆地説:“原來力可歌取也”。近代的音樂於戰爭的意義,更是不可小覷。《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浴血奮戰,殺敵報國;《游擊隊歌》又讓多少愛國青年投入到了民族解放的戰爭中去。世界史上的音樂鼓舞士氣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古希臘斯巴達人曾被敵人圍困日久,無奈之下,只好派人殺出重圍去雅典求援。不料雅典主帥只派了一名瞎眼跛足的音樂教員前去增援,斯巴達人大失所望。來自雅典的音樂教員下車伊始,就四處教唱軍歌。誰知在軍歌的激勵下,斯巴達人士氣大振,一舉擊潰來犯之敵,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