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為什麼不救王銘章,究竟是什麼原因?
湯恩伯是中華民國的二級上將,黃埔軍校出生的骨幹級將領。1977年,湯恩伯指揮軍隊在南口將侵華日軍予以重創,他也因此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1938年開始,湯恩伯率領軍隊參加了台兒莊大捷、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因戰功卓著,他也因此當上了第一戰區副總司令。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部隊被打敗,收到了撤職處分。在國共內戰失敗時,湯恩伯逃亡台灣,後擔任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但只有短短几個月就被免職,後在東京都定居。下面一起來看看湯恩伯簡介及為什麼不救王銘章的始末。
湯恩伯簡介
湯恩伯為什麼不救王銘章 究竟是什麼原因?
1900年9月9日,湯恩伯出生在浙江金華的一個小村莊中,12歲進入武義小學讀書。1917年,轉入浙江體育專科就讀,第二年與馬阿謙結婚。大學畢業後,他在大學教書,同年長子出生。
1920年,他到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到陳儀的部隊當職。1922年,湯恩伯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法科,主攻政治經濟學。讀了兩年,因無錢繳納學費,輟學回家。後通過陳儀保證,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讀。
1928年,湯恩伯擔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大隊大隊長,在軍校任職期間,書寫了《步兵中隊(連)教練之研究》,蔣介石看了後對其十分看重。
1933年,湯恩伯擔任剿共副總指揮,蔣介石還曾在湯恩伯祖墳的墓碑上題詞。抗日戰爭爆發後,已經是陸軍中將的湯恩伯,率領軍隊參與了子洪口戰役、台兒莊戰役、徐州會戰及武漢會戰。湯恩伯在戰爭中表現良好,獲得了很大的功勳,被賜予青天白日勳章。
1942年,湯恩伯奉命在河南地區徵集糧食,可恰逢鬧蝗災,湯恩伯不顧百姓死活,將糧食都收繳上去。導致農民不得不造反,向日軍開城門,將湯恩伯趕出河南。1944年,湯恩伯在豫湘桂戰役中被擊潰,被蔣介石調往黔桂邊區擔任駐防總司令。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湯恩伯被調往江浙滬,擔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為蔣介石逃亡爭取時間。年底,已經抵擋不住解放軍攻勢的湯恩伯,也經廈門逃到了台灣。1953年,在家賦閒三年的湯恩伯率領中國國民黨軍事代表團到日本,同時治療胃病。1954年,湯恩伯在日本逝世,死因不明,有説是被暗殺,也有説因病救治無效的。
湯恩伯為什麼不救王銘章
湯恩伯為什麼不救王銘章 究竟是什麼原因?
1938年3月15日,湯恩伯率領的20軍團被下令,前往藤縣,支援王銘章的部隊。當時日軍一個師團的部隊,在藤縣發動攻擊,而王銘章手上就只有3000人馬,如何跟日本正規軍抗爭。湯恩伯接到命令後,發現人員不齊整,沒辦法立刻前往戰地支援。王銘章率領的部隊僅僅堅持了兩天,就被擊潰,本人也在轉移後撤的時候死亡。
湯恩伯不願意救王銘章也是不想自己的部下白白犧牲,而且從台兒莊整個戰局來看。湯恩伯的不救王銘章,保存部隊戰鬥力的舉措是十分明智的。可以説陰差陽錯之下,王銘章固守的藤縣失敗,湯恩伯沒有第一時間趕到戰場,導致王銘章陣亡。但整個台兒莊戰役,國民革命軍卻打敗了日軍,獲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