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雍,北宋大臣,雖然名聲遠不如他的本家范仲淹,但還是很有作為的。此人敢於直諫,甚至不惜説狠話。
網絡配圖
公元1029年,玉清昭應宮因雷擊起火被燒,朝野震駭。玉清昭應宮是宋真宗時期修建的,規模宏大,共有3610間房,花費了北宋政府兩年的財政收入,給北宋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到宋仁宗的時候,玉清昭應宮被雷火所燒,殘破不堪地擺在那裏,很刺眼,該怎麼辦?章獻太后召集百官商議。章獻太后哭哭啼啼地説:“先帝建成這麼大一座宮殿,很不容易,如今卻毀於一場大火,只剩下一兩間小殿。”就在太后難過的時候,範雍卻説:不如一把火燒個精光,留着是個禍害。先朝時,竭盡天下力量來修建,老百姓怨聲載道。如果還想在殘破的基礎上重新建築,那百姓也忍受不了。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們不能違背。“非所以畏天戒也”。
範雍的案例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説假話不如説真話,説真話就要説狠話,否則,起不到提醒和警戒的作用。玉清昭應宮被燒了,還剩下一些建築殘骸,這種狀況也就留下了重建的藉口,但重建勞民傷財,因此絕對不能給重建留下任何餘地,否則口子一開,貽患無窮。
網絡配圖
在這個時候,堵死重建口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説真話、説狠話,而放一把火全部燒掉既是最真的狠話,又是最狠的真話。章獻太后和其他大臣當然也能聽清楚範雍話裏的意思,耗費民力物力再去重建,其造成的後果誰都清楚。狠話最大的作用在於將最嚴重的後果擺在大家面前。於是,重建玉清昭應宮的計劃被否決。
範雍為人很有主張,同時,他也善於聽取小人物的意見。公元1038年,範雍鎮守西北邊關的延安府。党項兵忽然大舉進攻延安,四面圍城,形勢十分危機。範雍心裏也沒把握,他於是問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兵,延安府守不守得住。老兵很肯定地説:“當然守得住,過去像這種情況我碰到好多回了,党項兵沒有一次得逞的,範大人儘管放心。”
網絡配圖
範雍一聽老兵之言,也就安心了,後來党項攻城不下,撤軍。其他人問老兵:“你怎麼料到党項兵攻不下延安城?”老兵説:“我這是安慰範大人的,我心裏也沒譜。”眾人大驚,説:“你不怕戰敗了,範大人砍你的頭?”老兵笑了:“如果能給主將一點積極樂觀的暗示,何樂而不為呢?萬一城池不守,他想殺我也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