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一直愛戀林徽因,林徽因卻嫁給了梁思成,為此,徐志摩從飛機上趕回來,結果卻因為飛機事故而去世。那麼,為什麼林徽因沒有嫁給相貌俊朗、風神瀟散、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呢?我們再次來回顧一下林徽因與徐志摩的往事吧!
康橋邂逅,你是人間四月天
倫敦的霧從康河的漣漪與氤氲盪漾開來,風中帶着康乃馨的芬芳,河邊的柳枝在風中搖曳……
1920年秋天一個霧氣濛濛的下午,在這浪漫的康河邊上,一個清瘦飄逸戴着眼鏡高挑的年輕男子,走進了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駐歐代表林長民的家,他就是到英國不久的年方24歲的徐志摩。
剛剛擺脱了政壇困擾林長民,很喜歡和青年人結交,相貌俊朗、風神瀟散、才情四溢的徐志摩成了林長民相見恨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下午茶的談論也成了他們最大的樂趣。
這時,總會一個嬌美玲瓏梳着長長小辮的女孩,象一隻歡快的小鹿來回的為客人們端送茶點。她春山般的雙眉,秋水般的眼睛,幽蘭般的靜謐,桃花般的梨渦……悄悄地走進了徐志摩心間。
從此,徐志摩便成了林家的常客。
林徽因聰明伶俐,從小便熟讀各類詩書。她性格活潑、有着博學男子般敏鋭的洞察力,來到英國後更是學到一口純正的牛津音。徐志摩最喜歡的拜倫、雲雪萊詩句,林徽因都能用英語流暢地背誦出來,聲音就象山澗流淌的泉水般動聽。
林徽因就象一盞清茶、一縷花香,一汪清泉、一輪明月......讓徐志摩墜入了愛河。
年僅16歲的林徽因也深深地被徐志摩俊朗的外貌、迷離的目光、憂鬱的淺笑、長長柔柔的下巴,詩情與才情吸引着。她那年輕的心微微顫動起來,在志摩的眼神中,她第一次讀懂了什麼叫柔情,什麼是憂鬱。
在落日的霞光下、輕柔的晚風中、花香四溢的康河邊上,兩顆驛動的心慢慢靠近着,即使徐志摩不到林家,他們也會有書信往來。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經常到歐洲各地講學,她一個人身在異鄉,既孤獨又寂寞。熱情而浪漫徐志摩的到來,讓林徽因的生活充實起來,也充滿了色彩與陽光。
有一次,徐志摩與林徽因在河畔散步興奮地對徽因説:父親讓我出國留學,是想讓我將來進入金融界。可是徽因,和你在一起時,我的腦子全都是詩句,我以後要做一個詩人,一生一世都要為你寫詩!
在這話裏,徽因彷彿聽到了志摩今生的約定!
“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能讓我匆匆行進的腳步停下,讓我在你身邊停留一小會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着我的靈魂。”
徐志摩熾熱而憂傷的詩句深深地感動着林徽因。
這份火般的愛戀,讓徽因激動着、幸福着、也困惑着。
徐志摩只有靜靜地等待着,等待這個繞了半個地球遇到的心知給他一個愛的回應!
在盼望與等待中,讓徐志摩沒有料到的事情發生了。
1921年10月14日,林長民悄悄把剛讀完中學的林徽音帶回國了。
林徽因一走,也把徐志摩的心給帶走了。徐志摩知道,這是一個深愛女兒父親的精心安排,自己已經為人夫為人父,他沒有資格與徽因在一起(徐志摩18歲與15歲的張幼儀由父母包辦成親)。
他在思念、失望與希望中渡過了一天又一天。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黃, 如同望着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麼還不來?希望 在每一分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髮絲,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分鐘上 枯死。--你在哪裏?”
這時,徐志摩的詩情開始在醖釀中爆發。月的光輝可以讓他感動得落淚,冷冷的溪水讓他深感寂寞,薄霜滿地的樹林讓他備感憂傷,內心強烈的思念在燃燒着他熾熱的心,詩行也鋪滿了康橋。
因為林徽因就是徐志摩的人間四月天(四月在西方代表“豔日”寓意着豐盛與富饒)!
無緣相依,你是夢裏的思念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了國,帶着中國第一份離婚證書。
他歸心似箭,他滿懷希望,他知道自己的人間四月天就在不遠的地方。
可剛一下船,他被就當頭一棒:林徽因許配給了梁思成。
在船上寫下了一首首裝滿思念、愛戀和喜悦的詩,他還能念給徽因聽麼?他的心碎了,眼前一片黑暗。
多少個夜晚不能入眠,他只能一遍遍的讀着自己的詩句,讓淚水不停的流,把自己的心揉得更碎。
“太多不能 ,不如願 ,想離開 ,離開這個讓我疼痛的你 。轉而 ,移情別戀 ,卻太難 ,只顧心疼 ,我忘記了離開 ,一次一次 ,已經習慣 ,習慣有你 ,習慣心疼你的一切。”
他的心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要輕言放棄!
一個多月後,他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他要全力去爭取自己的愛。只要徽因沒有正式走進林家,一切都還有希望。
可他一踏進北京,就收到了恩師梁啓超的一封長信:義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弟之此舉,其於弟將來之快樂能得與否?殆茫然如捕風,然先已予多人以無量之痛苦。
林徽因許配給的正是恩師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
梁啓超擲地有聲的醒世良言,徐志摩並不買賬: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正不顧一切的努力着,此時,林徽因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從英國回來的一年裏,她的心無時無刻不被萬里之外的康橋所牽動着,志摩是第一撥動他心絃的男子,她不能也無法忘懷!
可她別無選擇。
林徽因出生在一個顯赫家庭。爺爺是光緒十五年已醜科進士,任過知州,參加過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堂叔林覺民、林尹民是知名的廣州黃花崗烈士。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任國務院參議、法制局局長、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這樣的家庭無法接受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作自己的夫君。為了讓自己斷了對徐志摩的念想,家裏已經為自己選了一個最般配的夫君,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梁啓超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民國的司法總長,中國響噹噹的人物)。
還有,林徽因並非嫡出,是林長民的小妾所生。母親不懂琴棋書畫,又不善操持家務,既然得不到父親的疼愛,也得不到奶奶的歡心。唯一慶幸的是,她生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全家上下都非常的疼愛林徽因。後來,父親又迎娶了年輕美貌的三夫人,對母親更是冷淡與遺忘。如果自己嫁了徐志摩,就等於做填房,不僅辱沒了顯赫的門庭,日後母親在家中的地位更是可有可無。
最讓林徽因糾結的是徐志摩已經結婚,並有了一個兒子。為了和自己在一起,志摩還殘忍地逼迫已懷孕的張幼儀離婚。她知道如果接受了這份愛,自己就會這千斤般的重擔壓一輩子。
她只能把志摩的信揣在懷裏,用心告訴志摩:不是我沒有來,只是我無緣留下。
雖然徐志摩回京後還不時能見林徽因,可是有了徽因的理智與堅定,有了梁思成的陪伴,他一點的機會也沒有。
都説姻緣是前世註定的,緊接着發生的事情,註定了林徽因與徐志摩有緣無份。
1923年5月,梁思成車禍腿骨折。林徽因在醫院裏象妻子一般照顧了梁思成兩個月。在這個朝夕相處的日子裏,她看到了梁家與林家滿意的笑,更看到了梁思成臉上的幸福,她知道自己必須要讓這種幸福持續下去。
在1924年4月,泰戈爾到訪中國,林徽因與徐志摩全程陪同。林徽因豔如桃花、徐志摩郊寒島瘦與長裙白麪的泰戈爾老人相映生輝,仿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印着這幅三友圖的報紙傳遍了京城每一個角落,成為人們的美談。
期間,泰戈爾還向林徽因轉述徐志摩的心意。
面對自己最敬愛的人,徽因無言以對。她怎麼會不知道志摩的心意,從認識那一刻他就知道。昨天與志摩在台上演出時,志摩看着自己的眼神,自己的心都快要融化掉了。
在為泰戈爾與徐志摩送別的站台,徐志摩看着人羣中的林徽因,想着昨日同台演出,美目盼兮,今日勞燕分飛,海天無漄。於是奮筆疾書着,讓泰戈爾的秘書轉交給林徽因,他要告訴徽因自己心中的苦、痛和愛,可是泰戈爾把它截下了。
在列車啓動的剎那,林徽因看到了志摩滿眼的淚。
等徐志摩回國,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去了美國。
很快,徐志摩相思成病,還夢見了林徽因成了別人的新娘。
“我夢見你......呵 你那憔悴的神情!手捧着鮮花靦腆的做新人;我惱恨,我恨你的負心......你為什麼背盟?我又大聲的呵問,那碧綠的燈光照出你兩腮的淚痕!
到美國之後,林徽因大病兩場,梁思成日夜守護着她,甚至都沒能回國看望病重的母親。
她的心被梁思成所感動着,她不能讓這個深愛自己的男人失望。
在1928年的春天,林徽因、梁思成在美國舉行了婚禮,並於不久回國任教。
無上人間,你是心中的愛戀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到北京出席林徽因的建築史講座,乘坐“濟南號”飛機濟南西南郊遇難。
正如他在詩中寫道,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走了,帶着對林徽因深深的愛。他這一生追求真愛,卻無緣真愛,最後卻為真愛而去,他心中無憾!
徐志摩死後,林徽因把失事的飛機殘片掛在卧室的牆上,直到離世。多少個夜裏,她把這殘片揣在懷裏貼到臉上,嘴裏輕讀着昔日誌摩的信,任淚水流下,任心放飛,她想讓天國的志摩能感受到,能聽到:我愛你,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我也為這份思念感動着,特地為林徽因作了一首詞:訴衷情(思志摩)
夜深簾幕卷輕寒,對鏡照華芳。思思念念無眠,遙望山高水長。
憶往事,戀無窮,最斷腸。倚欄魂消,滿腹心酸,夢裏鴛鴦。
1934年11月19日,徐志摩去世三週年。去南方考察路過硤石(志摩故鄉),她停下了車,獨自走進昏沉的夜色裏,仰望着這片志摩曾凝望的天空,大聲地呼喊着:志摩,我來了,你聽到了?你看到了麼?徽因想念你!
高傲而倔強的林徽音從沒有承認過自己愛過徐志摩,其實,她對徐志摩的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她後來發表的詩作《別丟掉》,也都能看得出來,她深深愛着徐志摩: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1931年,徐志摩與林徽因又有了接觸。對這段時間的兩人的感情,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曾這樣説: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飛機墜毀中失事身亡,對他來説是件好事,若多活幾年對他來説更是個悲劇,和陸小曼肯定過不下去。若同陸離婚,徐從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這裏,將來就攪不清。這一言一語中,無不看到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情誼。
徐志摩在與林徽因匆匆相聚後離開,也許就是上蒼的安排!
徐志摩,梁啓超的門生、胡適先生的膩友、泰戈爾的忘年交、梁實秋最折服的人、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珍愛一生的人,中國最著名的現代詩人,他一生追求“愛、自由、美”,為了這四個字,最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