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元走到珙縣時身無分文,觀鬥苗族鄉政府資助他500元去貴陽
“你是哪個?把手舉起來!”食堂工作人員大聲喊道。3月9日9時許,宜賓市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駐地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名衣着不整的男青年站在機關食堂門外行蹤可疑,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我2014年在四川廣元打工,要到貴州貴陽市尋找生父。”面對詢問,男子順從地答道。
據瞭解,男子名叫鄧雄英(化名),2月7日帶着71元從廣元出發,徒步前往貴陽尋找生父,被工作人員發現時已經走了600多公里。得知此情況,工作人員通過民政系統關於流浪人口救助資金,給了鄧雄英500元作為宜賓到貴陽的路費,並將他送上了珙縣到雲南威信的班車。
食堂外徘徊
鄉政府來了個“不速之客”
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工作人員給予鄧雄英路費
3月9日9時許,宜賓市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駐地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名衣着不整的高瘦男青年站在機關食堂門外來回踱步,行蹤可疑,頓時引起了當地工作人員的警惕。
食堂工作人員介紹,當時我們以為他是不法分子,形跡可疑,便叫其“舉起手來”。隨後,工作人查看有無隨身可疑物品時,男子順從地靠牆站立,並主動地將衣服掀開配合檢查,“讓我們感覺很奇怪。”
“經過交談,我們發現他並不像壞人,便主動讓他在機關食堂吃飯。就着涼菜,他把一海碗米飯吃得乾乾淨淨,吃完後還盛了一大碗湯,一飲而盡。”該工作人員説。隨後該男子道出實情,原來22歲的他名叫鄧雄英,籍貫河北張家口蔚縣,2014 年在四川廣元打工,要到貴州貴陽市尋找其生父。
男子尋生父
一個多月徒步600餘公里
鄧雄英吃完飯後,工作人員開始詳細詢問他的具體情況,均能應答如流。交談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他有些靦腆。其間,工作人員遞給他一支煙,他只抽了一口,便馬上滅掉揣進了兜裏。
“我們現場判斷和檢驗,感覺他沒有智力障礙,並沒有明顯的精神疾病,不過和正常人有些不一樣的感覺,也有可能是走路太久疲勞過度。”該工作人員説。
據鄧雄英介紹,自己幼年時父母離異,隨生母遠嫁河北,和繼父的關係一直不太好。2010年到北京打工,後來生母病故,繼父將他打工所得全部扣留,並斷絕一切聯繫。無奈之下,他從北京來四川廣元打工,在廣元“金隅物業”當保安,不料老闆“跑路”了,工資沒得到,身邊又沒有親戚,只好尋找生父尋求幫助。
“我記得生父在貴陽搞汽修,到了貴陽就能找到。我是2月7日,帶着71元路費從廣元出發,一路跟着汽車指示牌,徒步經過廣安、內江、自貢等地。”鄧雄英説。據瞭解,經過一個多月的徒步“旅行”,到3月9日來到四川的南大門宜賓珙縣觀鬥苗族鄉時,他已經走了600多公里。
資助500元
民政部門幫他湊齊路費
宜賓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工作人員田先生介紹,吃完飯後他們立即帶鄧雄英向公安民警求助,公安户籍系統核實其基本情況後,準備將其留宿一晚,不料他不肯。“我就吃點飯,吃完了就走,還能多走點路。”鄧雄英態度堅決地稱。
“我們給他解釋了很久,我們會根據相關政策會給予救助,幫他湊齊路費,他才安心留下來休息的。”田先生説,“10日上午,我們為他在電腦上規劃好了乘車路線,並通過民政系統關於流浪人口救助資金,給他500元資金,作為宜賓到貴陽的路費。”
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負責民政工作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通過加強救助力度、拓寬救助渠道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完善救助機制,使流浪人員能夠及時得到救助。10日11時許,珙縣觀鬥苗族鄉政府工作人員將鄧雄英送上了宜賓珙縣到雲南威信的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