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總是在不斷的質疑自己,並且不斷的進步,而現在又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卻再次被顛覆了。也許,再過段日子這些東西會出現新知識會出現新的顛覆吧。
1.地球並非宇宙中心
在哥白尼的時代,人們認為他的日心説“顯然是荒謬的”。
地心論破滅已超過400年,但我們仍然覺得不太適應。人人都可看到,太陽和羣星從東方升起,掠過蒼穹,落於西方;直觀感覺上,地球安然不動。當哥白尼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和其他行星一起圍繞太陽運轉時:
世人認為他這種巨大的邏輯跳躍“顯然荒唐透頂”,哈佛-史密斯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歐文·金格里奇(OwenGingerich)如是説。“消化這一觀念需要幾代人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學者將其視為對宇宙的真實描述。”
而伽利略造成的顛覆更是超過了哥白尼。他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為日心説蒐集證據,望遠鏡中的宇宙讓當時的一些人坐立不安——本應完美無暇的月球上那些火山口,還有拱衞木星的其他月亮——於是根本連碰也不去碰這件新發明。
而伽利略不僅挑戰了常識,更具威脅性的是,他也挑戰了基督教的權威。《聖經》上説,太陽圍繞地球轉動,於是宗教裁判所判定伽利略有罪,將日心説定為異端邪説。
2. 微生物正趕超藥物
抗生素和疫苗挽救了千萬人的生命,沒有這些現代醫學奇蹟,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恐怕已經夭折於小兒麻痹症、腮腺炎或天花。但某些微生物正在飛速進化,讓人類來不及研製降服它們的藥物。
流感病毒變異速度之快,上一流感季的疫苗往往到這一季就排不上用場了。醫院裏,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超級葡萄球菌氾濫成災,能把一道微小的傷口變成嚴重感染,輕者肢端壞死,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還有不斷向人類擴散的動物源性傳染病:來自大猩猩的埃博拉病毒、來自果子狸的SARS病毒(果子狸並不是SARS病毒的“源頭”,它也只是一箇中間傳播者)、來自齧齒目動物的漢坦病毒、來自鳥類的禽流感、來自豬的“豬流感”(準確的説法是“甲型流感”)。
就連奪去了肖邦和梭羅性命的肺結核也都捲土重來,部分原因在於,細菌的片段已經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受性。即便是在21世紀,死於結核病也毫不稀奇。
3.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物種滅絕,新一輪滅絕已經啓動
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自地球形成以來,出於各種原因(小行星撞擊、火山爆發及大氣變化是主要疑兇),先後共有5次大滅絕,毀滅了眾多物種,甚至令絕大部分物種消失。
接受“大滅絕”概念需要一個過程。比如托馬斯·傑斐遜在肯塔基見過乳齒象骨骼後,就斷言這種龐然大物肯定還存活於美洲大陸腹地。他還讓劉易斯和克拉克加以留意。
而目前,按照許多生物學家的觀點,我們就正處在第6次大滅絕進程中。乳齒象可能只是最初的受害者之一。隨着人類在大陸間遷徙,已經繁衍了上千萬年的巨型動物便開始消亡:北美乳齒象、澳洲大袋鼠、歐洲矮象。
造成這一波早期大滅絕的罪魁禍首尚不明確,而人類的狩獵活動、對棲息地的破壞、引進侵略性物種以及無意中對疾病的傳播,都在為現代的物種滅絕推波助瀾。
4 美味有害健康
1948年,馬薩諸塞州的弗明漢心臟病研究召集了5000多位本地居民,參與一次關於心臟病危險因素的長期調研(準確的説是超長期調研,最早一批志願者的孫輩都已開始參與這次調研了)。
此次調查的結果,以及後續一系列雄心勃勃、辛苦完成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某些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概率,都與美味食物的攝入量成正比。
牛排、薯條、英式班尼迪克蛋、三層奶油巧克力餅——這些都是健康殺手。當然,也有一些美味的東西對健康有益:藍莓、糖莢豌豆、堅果,甚至可能還包括紅酒(好吧我被打敗了)。
不過總的來説,人類的味覺偏好是在食物匱乏的年代中進化形成,對於以狩獵和採摘為生的人類遠祖而言,填到肚子裏的鹽、油脂和糖分越多越好。但事到如今,這個“霍斯蒂水果派”大行其道的速食年代,對於普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那樣的口味就不太合時宜了。
5.E=mc2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的這個著名公式是最光彩奪目的科學發現之一,但同時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之一。
公式中詮釋的力量主要在於c2,即光速(每秒299792公里)的平方,為89,875,243,264。以此為乘數,你無需多少物質(微量的鈈足矣)產生的能量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6.你的頭腦不歸你管
弗洛伊德在細節上或許有誤,但他的一項基本觀念已獲證實:許多人類行為、信念及情感都受尚不明確的因素驅使。如果你感到樂觀愉快、意氣風發的話,看看天氣如何。晴朗的日子讓人更快樂,也更樂於助人。
在口味測試中,你很可能對品嚐的第一份樣品情有獨鍾,儘管所有樣品其實一模一樣。你看到某人或某物的次數越多,你就會越喜歡。對性伴侶的挑選,部分是根據體味。
我們的認知存在大量缺陷:我們聽幾件軼聞趣事,就作出錯誤的總結;我們誤讀信息,以支撐自身的偏見;我們輕易就會因為無關的細節而分心或動搖。我們所謂的記憶不過是臆造的故事,每次回憶某事時就重新給自個兒再講一遍。即使是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同樣如此:
如同成千上萬人那樣,神經科學家卡利姆·納德爾對於2001年的911事件及造成的創傷,有着飽含深情的鮮明記憶。
但身為研究記憶的專家,他深知記憶之不可靠,他對自己記得的一切並不全信。儘管在主觀感受上這些回憶清晰而詳盡,心理學家卻發現,記憶的失實程度出乎意料。
7.我們都是猿猴
這麼説有點叫人泄氣,對吧?達爾文“物競天擇”的進化論令人浮想聯翩:也許地質時代之浩瀚讓你敬畏不已,地球物種之豐富讓你目眩神馳。
按理説,正是欣賞和理解大自然的能力使人類與眾不同,但反過來,這種能力又讓我們認識到,人類只不過是靈長目動物中的一支變種。
可能我們抽象思維的能力比黑猩猩發達一些,但體能卻比不過大猩猩,在樹上身手也不及猩猩矯捷,脾氣還不如倭黑猩猩好。
達爾文起初信奉上帝造人,後來才逐漸認識到,在自己搭乘小獵犬號(譯者注:Beagle,英國海軍考察船,1831年,22歲的達爾文搭船開始了為期五年的環球之旅)的旅途中,所觀察到的變異現象之重要性。
《物種起源》一書問世至今,過去的151年間,人們對進化論爭執不休。從猿到人説與各國文明中的創世神話相沖突,也不怎麼符合我們的直覺,然而自有此學説以來,各學科的一切發現——從生物學、地質學、遺傳學、古生物學,甚至到化學及物理學——都印證了他的真知灼見。
8.世界各大文明都曾用活人祭祀
假設你快死了,準備收拾行裝奔向來世。帶點什麼好呢?給陰間渡船的船伕捎幾個硬幣?要不就帶點花,或者愛人的紀念品?如果你是古埃及法老,你會下令殺掉你的奴僕,埋在你陵墓附近;
中國古代選擇用姬妾陪葬;某些印度教派也用活人祭祀;阿茲特克帝國屠殺萬人,為首都諾奇蒂特蘭城中大金字塔的落成獻祭;神聖的瑪雅球賽結束後,有時也會將輸掉的球隊作為祭品。
關於這些極其恐怖的習俗的記載,我們很難分清真實和虛構。有關活人祭祀的描述出《聖經》、希臘神話和斯堪的納維亞史詩中,古羅馬人曾譴責他們征服的許多民族用活人祭祀的暴行,但證據寥寥。
最近,一次對世界各國考古發現所作的彙編表明,殺人(有時是吃人)儀式出乎意料地普遍存在。
9.人類已引發本世紀未來的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技術分析不怎麼深奧:人類燃燒石油;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妨礙散熱,導致地表温度上升。後果已然顯而易見:冰川融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花開提前(問問梭羅),為保低温,動植物正向更高緯度和更高海拔遷徙。
更讓人頭疼的是,二氧化碳會在大氣層中殘留數百年。人類引發的氣候變化,其後果才剛剛開始顯現,而對未來的預測除了悲觀還是悲觀。
10.宇宙由我們無法想像想象的物質構成
關於宇宙,你能想到的一切——行星、羣星、星系、黑洞、星塵——加起來也只佔到整個宇宙的4%。剩下的是兩種“暗”的未知物:一是暗物質,佔宇宙的23%;一是暗能量,壓倒性地佔到73%之多:
科學家對暗物質或許還有點概念:存在於假設中的奇異粒子;可對暗能量卻一無所知。芝加哥大學宇宙學家邁克爾·特納(Michael S. Turner)將暗能量列為“科學中最複雜難解的謎題”。
為了揭示這一謎團,激起了整整一代天文學家對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再思考,其顛覆性毫不亞於秋日黃昏的帕多瓦城中,伽利略打響的那次革命,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暗能量)引發我們去追問,彷彿前無古人那樣的追問:這個宇宙,我們當作家園的宇宙,究竟是什麼?
不過天文學家至少知道,由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宇宙正在擴展。不僅在擴展,而且是在加速度擴展。最終,宇宙中的一切會漂浮着彼此遠離,直到整個宇宙到處都變成一片寒冷荒涼,世界將在一聲啜泣中終結。
最新物種滅絕 人類首當其衝
地球將步入新一輪的“大滅絕時期”?這是真的嗎?據BBC報道,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地球上的脊椎動物滅絕率正在迅速攀升。應該怎樣保護生態鏈,避免更多生物遭到滅絕?
據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研究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脊椎動物滅絕率正迅急加速,目前已經達到正常水平的114倍。這一研究結果與另一所美國名校杜克大學研究人員去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的內容幾乎一致。
研究主筆之一傑拉爾多·切巴洛斯(Gerardo Ceballos)説:“我們正進入(地球生命)第六次大滅絕時期。”據介紹,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在約6500萬年前,當時統治地球表面2億多年的恐龍和其他大量動植物可能因一次隕星撞擊地球事件而滅絕。
切巴洛斯還表示,如果無法避免最新一輪大滅絕,那麼新的物種和生命需要數百萬年時間才能重新出現在地球各地。
脊椎動物滅絕率已超正常水平100倍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對比了地球歷史上脊椎動物滅絕率。結果發現,目前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率已經超過正常地質時間段水平的100倍,達到以往大滅絕時期的水平。
研究報告稱,自從1900年起,地球上脊椎動物滅絕數量已經超過400物種;而在正常情況下,400物種滅絕一般需要一萬年以上的時間。
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進步》(Science Advances)期刊。
研究認為,導致新一輪大滅絕的原因可能是氣候變化、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壞。這些原因產生的生態連鎖效應最終會影響到人類和很多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鏈斷裂:比如説蜜蜂傳授花粉有可能在三代人時間裏完全消失。
斯坦福大學教授保羅·厄爾裏克(Paul Ehrlich)説:“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物種比比皆是;人類正在自戕自殘支撐我們生態的基礎。”自然保護國際聯盟(IUCN)表示,每年都有約50種動物加入瀕臨滅絕的行列,約41%的現有兩棲動物和25%的哺乳動物都已經成為瀕危物種。
另據自然保護國際聯盟舉例稱,狐猴就屬於在未來數年內行將滅絕的物種之一。目前,全球94%的狐猴均已經屬於瀕危,而其中20%已經行將滅絕。
科學家們説,避免物種大滅絕需要人類採取緊急行動保護生態鏈,防止地球生態鏈的生物多樣性遭到毀滅性損壞。
大滅絕已多次發生
所謂大滅絕或生物集羣滅絕指的是在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據科學家推測,自地球誕生以來,曾經出現過的生物98%均已滅絕。
科學家推測在太古宙與元古宙應也有過大滅絕事件,但那時以菌藻為主,缺乏化石記錄。在顯生宙,根據化石記錄,地球上曾發生過至少20次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5次大的集羣滅絕事件,即奧陶紀末期(4.5-4.4億年前)、泥盆紀末期(3.75-3.6億年前)、二疊紀末期(2.51億年前)、三疊紀末期(2億年前)和白堊紀末期(6500萬年前)的生物大絕滅。
科學家解釋説,白堊紀-第三紀的恐龍滅絕可能受到公眾關注度最高。二疊紀生物絕滅事件卻是規模最大、涉及生物類羣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
點評:造成地球步入大滅絕時期的原因有很多種:如外星撞擊地球、火山的頻繁活動、天氣變暖的變化、海平面升降等原因,但針對這些問題仍未有完全的定論。每次的大滅絕都會導致八九成的物種滅絕。保護生態鏈,從你我做起。
不是温室氣體!全球變暖另有驚天原因
許多科學家們信奉的理論認為,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迅速增多,地球氣候不斷變暖,海洋中的更多水分被蒸發到大氣層中。NASA指出,温室效應是否存在、其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大等問題,不同的科學家仍持有不同的看法。上述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大氣層中的水蒸氣數量的確比以前增多了,但遠沒有氣候預測計算機所説的那樣神乎其神。
NASA的科學家德斯勒表示,科學的責任之一,就是對未來的氣候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因為這種預測是決策者們制定政策的依據。
我國氣象學家王明星也認為: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的評價問題很多、很複雜。這首先表現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客觀的科學評價體系。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影響評價”的尺度標準是十分複雜而難以定量的。當前研究較多的是對農業生產,森林和其它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結果基本上都是定性的描述,而且,有些定量結果也都是很粗的估計值。
王明星説,關於氣候變化影響評價的不確定性的另一原因,是所依據的氣候變化預測結果的極不確定性。關於未來氣候變化預測結果中只有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一項是可以接受的。關於氣温變化的空間分佈,降水變化及氣候極端事件的預測都是很不確定的。
然而,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評價來説,恰恰需要各地區的氣温變化,降水變化,氣候極端事件變化等。人們不難理解,對於氣温很高降水豐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温上升1-2度對農業和其它生態系統的影響可能並不明顯,而對於氣温偏低,降水相對較多的冷温帶地區,氣温上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的影響總體上反而是有利的;而對於氣温適中,降水相對偏少的暖帶大多數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顯然主要取決於降水的變化,在這些地區如果氣温上升,伴隨着較大幅度的降水增加,則氣候變化對農業和其它生態系統顯然是有利的。相反,氣温上升降水不增加甚至減少,氣候變化對農業和其它生態系統將造成災難性結果。
哥本哈根會議過去已有很久,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直為這個問題爭執不下,但是近日從澳大利亞卻傳出另外一種聲音:所有的爭執都沒有意義,因為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這種聲音隨着黑客竊取並公佈英國權威氣候專家的重要郵件內容,而更加引人關注起來……
西澳大利亞大學地質學教授:“冰川不是從頂部融化的,而是從低部融化的,是因為來自地球內部的地熱。這和氣温和二氧化碳沒有關係,整個模型都是錯誤的!”
專家懷疑的不是全球變暖的事實,而是到底是什麼導致的全球變暖!!!
全球21大地貌奇觀:冰洞似外星世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儘管外星生命和外星環境讓我們痴迷,然而地球上卻有些奇特景觀更是令人震撼,乍一看宛如外星奇景。下面就是國外媒體最新評出的世界上酷似外星的奇特地貌:
1、斯汶納菲爾冰川(冰島)
斯汶納菲爾冰川是冰島斯塔夫菲爾國家公園中瓦特納大冰川的一部分。斯汶納菲爾冰川看起來似乎是一片不毛之地,完全不適宜人類生存。這片冰川因為是科幻大片《星際穿越》的取景地而名聲大作。
2、神仙煙囱(土耳其)
傳説中,古代生活於土耳其中部卡帕多西亞地區的神仙居住於地下。圖中這些造型怪異的岩石就是他們地下居所的煙囱。另一理論認為,土耳其神仙煙囱這一與眾不同的造型是岩石歷經無數次火山侵蝕而形成的。
3、波浪谷(美國亞利桑那州)
波浪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硃紅懸崖的帕利亞峽谷中,這種奇特、美麗的納瓦霍砂岩侵蝕地貌形成於侏羅紀時期,古老沙丘經過大自然的侵蝕,最終變成如今的砂岩。沙丘的沉積運動導致礦物質層層沉積、硬化,最終形成了這種眩目的波浪狀岩層地貌。
4、烏尤尼鹽沼(玻利維亞)
烏尤尼鹽沼位於玻利維亞西南部,鹽層覆蓋面積約4.085平方英里(約合10.58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沼。它是由數個大型史前湖泊逐步乾涸形成,海拔約11995英尺(約合3656米)。鹽沼表面白色覆蓋物就是厚度達數米厚的鹽殼,但高低起伏不超過1米。
5、大稜鏡温泉(美國黃石國家公園)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大稜鏡温泉是美國第一大温泉,也是世界第三大温泉,僅次於新西蘭的剪鍋湖和多米尼加的沸騰湖。大稜鏡温泉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內的中途間歇泉盆地中,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隨時會爆發的火山。
6、埃塞俄比亞達羅爾熱液區
埃塞俄比亞達羅爾熱液區就好像是一支巨大的彩筆在月球上爆炸,形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熒光色圖案。這些火山口位於埃塞俄比亞達納吉爾凹地埃爾塔-阿勒山脈的東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陸地火山口,這裏也是世界上最酷熱、最荒蕪的地區之一。
7、中國張掖彩色地貌
這看起來就像是小學生用彩沙堆起來的美麗沙堆,其實它是中國張掖地區彩色的砂岩地貌。為了吸引遊客,當地政府已在其中建起了人行道。據説,這片美麗的砂岩地貌是由2400萬年前的紅砂岩和礦物質沉積而成。
8、印加石橋
印加石橋譯自西班牙語,其實它是一座天然形成的拱橋,位於阿根廷門多薩省瓦卡斯河上。這座橋與附近的一個温泉同名。據説,這個温泉容易走極端,要麼是極冷,要麼是極熱,有時也會冷熱同時存在。達爾文曾於1835年3月訪問過這裏,石橋的海拔約2720米。
9、水晶洞穴(墨西哥)
水晶洞穴(墨西哥奇瓦瓦的奈卡礦)是墨西哥奈卡礦中的一個洞穴,大約在這座礦的母巖的1000英尺(300米)以下。這個洞里布滿巨大的透明石膏水晶,有些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塊水晶。
10、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純沙沙漠,也是沙漠寒冷氣候的典範。它的寒冷程度可以和西伯利亞相媲美,在冬天,最低温度在零下20度以下。在2008年中國冬季風暴時期,塔克拉瑪干沙漠第一次被厚達4釐米的雪層完全覆蓋,有些觀察點測出它的最低温度達到零下26.1度。
11、紅河(西班牙)
紅河位於西班牙西南部,發源地是安達盧西亞的莫雷納山脈。從古代開始,河兩邊就不斷有銅礦,銀礦,金礦以及其他金屬礦被相繼發現。由於礦藏頗多,紅河河水的酸性較強(PH2),而且河水顏色呈紅色,這是因為河水中溶有大量鐵元素。
由於水中生活着極端好氧細菌,這條河最近很受科學界的矚目。這些生物被認為很有可能是造成水中酸性較強的原因。河牀上的地表下岩石含有鐵元素和細菌賴以為生的硫化礦物質。這條河極端的條件與太陽系其他帶水的行星系統,比如火星有一定的相似性。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們也直接拿火星上子午線平原岩石上曾經含有的水中的化學物質與紅河作對比。
12、巧克力山(菲律賓)
巧克力山是菲律賓保和地區一種奇特的地質構造。根據最新的準確調查,在大於50平方千米的地區上分佈着1776座山丘。它們被一種綠草所覆蓋,這種草在乾燥季節會變成褐色,就像巧克力的顏色一樣,這些山也因此而得名。這些山丘由從上新世到更新世,從小到大,從沙質到堅固的海相灰巖組成。這些岩石含有大量海洋有孔蟲類,珊瑚蟲,軟體動物和藻類的化石。
13、Sarisarinama的神秘洞穴(委內瑞拉)
Sarisarinama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亞馬遜和委內瑞拉南部格蘭薩瓦那省的交界處,它是拉丁美洲最荒涼的山脈之一。這裏最令人驚奇的就是那些神秘洞穴了。這些洞穴都是正圓的石坑,深350米,直徑也是350米。直到現在生物學家和地理學家對這些神秘的石洞還是驚奇不已。有些人認為石洞是因為地下水的侵蝕而形成的。要想看到這些石洞,登山者們得從Sarisarinama山的南面往上爬,然後步行至石洞。
14、石林(中國)
石林位於中國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具昆明市大約85千米,是喀斯特地形的着名代表。這些高大的石筍狀石柱拔地而起,看起來就像是一棵棵挺拔的樹,形成了一座茂密的森林。
15、堪察加半島冰洞(俄羅斯)
這個看似離奇的冰洞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一股熱水在穆特洛夫斯基火山兩翼冰川冰的下方流動,結果形成這條近一公里長的隧道。由於堪察加半島火山上的冰川近年來開始融化,這個冰洞的頂部現在變得很薄,以至於陽光可以照穿它,然後照亮裏面的冰結構,顯得十分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