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滿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

  NO1. 皇太極盔甲

  皇太極盔甲,清,上衣長70cm,胸寬40cm,袖長70cm,下裳長64cm。胄,通高27cm,直徑21.5cm。

  此甲為藍色緞面,由上衣、下裳、左右袖、左右護腋、前遮縫、左遮縫組成,穿時由鈕釦及帶子連綴成一整體。前胸、後背繡五彩雲龍各一條,內敷鐵葉186塊。護腋、前遮縫、左遮縫均彩繡火珠,四周飾以輪、螺、傘、蓋、花、罐、魚、腸等吉祥物。袖外連綴弧形窄鐵葉若干片。下裳分左右,從上而下綴鐵葉五重,每重38片,左右共計380片,每重鐵葉間以鍍金銅釘和彩繡八寶圖案相隔。

  胄為鐵質,頂盤,前後梁、護額等均飾鐵鋄金雲龍;護項、護耳、護頸面均為藍緞,上繡火焰。鹿皮裏,青緞緣,內俱敷鐵葉,共計35塊。

  甲冑共重約12.25kg。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清太宗皇太極是清朝歷史上一個具有承前啓後意義的重要君王。他繼承了後金可汗努爾哈赤的大業。在橫掃遼西各部族及與明朝的長年征戰中,以傑出的智謀與奇勇贏得了可汗的信任,最終繼承皇位。

  縱觀皇太極一生的文治武功,用“鷹揚天下”來概括,是恰當的。皇太極用其波瀾壯闊的一生奮鬥,為後來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統一中原,奠下了基礎,準備了條件。《清史稿太宗本紀》中對皇太極的評價是:“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這個評論,大體公平。


  NO2. 康熙明黃緞繡平金龍雲紋大閲甲

  上衣長75.5cm,下襬寬75.5cm,兩袖通長158cm,下裳長71cm,上寬48cm,下寬57.5cm。清宮舊藏。

  甲為上衣下裳式,外布金帽釘,衣內用藍綢裏,敷一層薄絲綿。上衣分左、右護肩,左、右袖,前鐺,側鐺;下裳分左、右鐺。全身皆用黑絨鑲邊。穿時各部分由金鈕釦袢聯綴成一整體。

  上衣左、右襟各以金線繡一條正面升龍,龍身用紅、綠線勾邊,火焰雲用金線勾邊。雲紋的顏色各異,以綠色、墨綠色為主,四合如意雲紋則用粉、粉紅、紅、月白、藍色等,靈芝雲紋用粉、紅色等。上衣背面居中繡一條正面升龍,下襬繡有平水、壽山、海珠、雜寶、珊瑚等紋飾,配以綠、淺綠、藍、深藍、月白等顏色,雲、水都以金線勾邊。左、右護肩繡金龍各9條,並在中間鑲嵌一顆紅寶石和一顆東珠。左、右護腋、前鐺、側鐺各繡一條正面升龍及平水、壽山、如意雲等紋飾,中間釘金線以護肘。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下裳共繡行龍16條,上下行龍間用金線採用釘金針法盤結,共5道。相對的龍首間繡火珠、骨飾雲、四合如意雲等紋飾。下襬繡平水、壽山、如意雲等紋飾。

  此大閲鎧甲專供康熙皇帝檢閲八旗軍隊時穿用。

  可以説,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其在位期間大清帝國幾乎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復經濟,清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只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三藩,統一台灣,使清朝的疆土進一步擴大。當時大清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葱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陸地總面積為1300萬多平方公里。

  在位期間平定三藩,收復台灣,遏制沙俄擴張,親征準噶爾,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NO3. 乾隆大閲甲冑

  乾隆大閲甲冑,清乾隆,上衣長76cm,下襬寬74cm,袖長87.5cm;下裳長70cm,下襬寬57cm。胄通高31.5cm,直徑21cm。清宮舊藏。

  甲分上衣、下裳、護肩、護腋、袖、襠等。此甲為明黃緞繡五彩朵雲、金龍紋,下為海水江崖圖案,月白綢裏。甲面有規則的金帽釘。衣正中懸鋼質護心鏡,鏡四周飾鋄金雲龍紋。兩袖用金絲條編織,袖口月白緞繡金龍。裳分左右,腰以布相連,裳面以金葉片、金帽釘、彩繡龍戲珠紋相間排列。

  胄,牛皮胎髹黑漆,頂鏤空金龍寶蓋嵌珍珠,前後梁鋄金雲龍紋並飾以珍珠,梁中飾金剛石螣蛇。胄體有鍍金梵文三重計44字,間金瓔絡紋。據《清內務府檔案》載,胄鐫梵文意為“心咒詛念觀世音菩薩”。胄上植纓,纓頂端金累絲升龍託大東珠,纓管飾金蟠龍紋,四周垂大紅片金、黑貂纓24條。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御用甲冑裝飾華貴,用料考究,做工精細,主要用於大閲。這套乾隆大閲甲冑,雖已有二百多年曆史,但保存完整,色彩明豔。

  乾隆皇帝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上,他繼承了他父皇雍正的大好基礎,創建了康乾盛世。乾隆皇帝之所以是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是因為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峯,也是他親手將它拖向衰落,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從縱向上看在他的治理下中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景象,超越了前朝;從橫向上看由於他晚年固步自封、盲目自大,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使中國與西方的差距拉大,被世界遠遠甩在了後面。


  費盡心思只為求得刀中精品

  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實物與檔案中的記載,乾隆皇帝共命清朝內務府造辦處製作了四批,共計百餘把帶有款識的御用寶刀。第一批刀具的設計製作始於公元1748 年,即乾隆十三年。據説,乾隆皇帝對這批刀具的製造,真可謂是費盡苦心。無論是最初的紙樣、木樣設計,還是在具體制造的數量、名稱、紋飾、年款,甚至是刀具的什件、皮鞘、楠木箱、用金量以及所附皮簽上面的文字選用等,事無鉅細,全都要親自過問安排。

  每當造辦處完成一道製作工序後,都要由司庫白世秀與七品首領薩木哈親自帶進宮內,轉交給太監總管胡世傑,由他送至養心殿,呈給乾隆皇帝御覽。待乾隆皇帝詳細閲看後,再對不滿意的地方提出修改要求。然後,造辦處再奉旨進行改動、加工。之後再呈遞御覽。如此反覆修動,直到達到乾隆皇帝的要求,才算真正的完工。就這樣,這批寶刀在反覆的修改下,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 年,才正式完成,前後共花去了十年的光景。

  乾隆皇帝對這批刀具的用心及重視程度,在清朝時期是比較罕見的,而造刀有功的司庫白世秀,也因此被提升為員外郎。在此之後,乾隆皇帝又陸續命人制作了三批刀具。這三批刀具每把的重量均在十八兩左右,其造型、長度、款識、圖記等方面,皆與第一批刀具基本相同,只是在刀柄、皮鞘、護手方面,略有區別。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NO4. 齊梅針箭

  齊梅針箭,清,長93.5cm。

  箭為清代軍事及狩獵的必備之物,是重要的武器之一。清代箭的種類名目繁多。齊梅針箭,箭鏃鐵質,頭部平,鏃狹長,端橫平,箭桿楊木質,杆首飾黑桃皮,箭羽以雕羽為之,栝染朱。此種箭為清代皇帝圍獵時所使用。


  NO5.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清乾隆,長100cm,最寬處9cm。清宮舊藏。

  鞘木質,外蒙紅鯊魚皮,首尾飾件及中部劍箍均為鐵鋄金,鏤雕吉祥圖案。劍柄木質,纏黃絲絛,劍革及柄頭亦為鐵鋄金。劍身鋼質,刃底部鑲嵌金、銀、銅三絲組成的圖案:一面為隸書“地字一號”及劍銘“出雲”;另一面為隸書“乾隆年制”及與本劍劍銘含意相吻合的圖象。

  據《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從乾隆十三年(1748年)始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訖,清宮造辦處共造御用刀、劍各30把,此為“地”字號劍中的第一把。此種刀劍,主要為乾隆皇帝收藏和賞玩。其工藝精良,裝飾華美,是寶劍中之上品。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乾隆在位期間,除了有計劃、有規範地製造了四批御用寶刀之外,還時常命人制作一些造型精巧別緻的刀具。這些刀的長短大小不一,有的同匕首般大小,且玉柄、皮鞘變化多端,並裝飾有名貴的珠寶,給人以華美富麗之感。乾隆皇帝也會經常隨身攜帶這種既可作為裝飾,又能夠用來防身的寶刀。

  乾隆御用寶刀是清朝冷兵器的代表之作,它集中了中國古代刀具的傳統樣式與製作方法,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點與工藝水平。這些寶刀工藝精細,裝飾精美,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的富有與奢侈。

  如今,這些造型古雅莊重,裝飾富麗,美觀的御用寶刀被珍藏在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中,供廣大遊客參觀鑑賞。這些刀具雖然歷經200 多年的歲月洗禮,卻依然鋒鋭無比、寒氣逼人,不失其奪目的風姿,真可謂代表了中國清代刀劍製作的最高工藝水平。


  NO6. 皇帝御用弓

  皇帝御用弓,清,長145cm,最寬處25cm。清宮舊藏。

  弓木質,胎面貼以牛角,再以筋膠加固,外貼金桃皮,飾以黃色菱形花紋。弓為雙曲度弓形,弓梢處置牛角質墊弦(已脱落),弓中部鑲暖木一塊,以便於手握。弓弦以牛筋製成,外纏絲線。

  清代,騎射被看作是滿族的長技,弓為軍事及狩獵的必備之物,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此弓為乾隆皇帝北狩圍獵時使用之物,牛角面上鐫刻滿、漢文:“乾隆二十二年帶領準噶爾投降眾人木蘭行圍上用寶弓在依綿豁羅圍場射中一虎。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NO7. 琉球刀

  琉球刀,清乾隆,長99 cm。清宮舊藏。

  刀鞘髹黑漆,刀柄鐵質,外纏黃色絛帶,護手部黑漆處髹金黃色櫻花及鳳紋。刀柄處拴羊皮條籤,上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墨書:“乾隆二十二年琉球國恭進黑漆鞘腰刀一具。”乾隆二十二年為1757年。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NO8. 乾隆天字三號

  乾隆天字三號“孔純”刀,通長94cm,青玉柄12.5cm,重18兩。

  此刀護手為鐵鋄金鏤空如意圓盤,內有四條可活動的奔龍,青玉柄,木質蒙金桃皮鞘。腰刀屬於冷兵器,其設計獨特,造型莊重,紋飾美觀,製作精細,不僅繼承了我國古代刀、劍的傳統式樣和做法,而且也反映了清代內務府造辦處製作冷兵器最高技術水平。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諭令內務府造辦處設計製作御用刀、劍各三十把。此種腰刀,主要為乾隆皇帝收藏和賞玩。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NO9. 土爾扈特腰刀

  土爾扈特腰刀,通長85cm。清宮舊藏。

  刀柄頭銀質,圓形。柄中部一面嵌紅珊瑚一顆,另一面為一銀質圓環。鞘由鯊魚皮和牛皮相間製成,中有銀線相隔,呈螺旋狀。鞘上綴白色皮條一塊,上書滿、蒙、漢三種文字,字跡已不清楚,然“渥巴錫進”幾字仍依稀可辨。

  明末,居住在西北的厄魯特蒙古分為四部,即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及土爾扈特部。隨着準噶爾部的日益強大,土爾扈特部不斷受其侵擾,為了避免被準噶爾部吞併,1628年,土爾扈特部在其首領和鄂爾勒克的率領下,舉部西遷至伏爾加河流域一帶居住。從此,他們在遠離祖國的異鄉生活了一百四十多年。

  身處異鄉的土爾扈特人民倍受沙俄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無時不在思念祖國。同時,祖國也沒有忘記他們。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圖理琛為首的使團奉康熙皇帝之命遠赴俄羅斯慰問土爾扈特部,這更堅定了土爾扈特人民迴歸祖國的決心。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月,年僅27歲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部眾三萬多户、約十七萬人開始了行程萬餘里、迴歸祖國的偉大壯舉。一路上,他們歷盡千辛萬苦,衝破沙俄數萬軍隊的圍追堵截,付出了巨大犧牲,終於在1771年夏季回到祖國。乾隆皇帝聞訊異常高興,對土爾扈特部的義舉給予了高度讚揚,並就土爾扈特人民的生產、生活進行了周到細緻的安排,使之安居樂業。

  同年九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多次接見並宴請渥巴錫等人。渥巴錫遂將祖傳腰刀進獻給乾隆皇帝。

  土爾扈特是我國蒙古族中一個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爾扈特人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環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離開新疆塔爾巴哈台故土,越過哈薩克草原,渡過烏拉爾河,來到了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游、裏海之濱。在這片人煙稀少的草原上,他們開拓家園,勞動生息,建立起遊牧民族的封建政權土爾扈特汗國。在以後的100多年裏,土爾扈特人始終保持着與清朝政府的關係。


  NO10. 遏必隆腰刀

  遏必隆腰刀,清康熙,鞘長94cm,刀長60cm。清宮舊藏。

  刀鞘木質,外蒙綠鯊魚皮,紫呢刀套。刀把上系一咸豐年制象牙牌,一面鐫:“遏必隆玲瓏刀一,乾隆十三年賜經略大學士公傅恆平定金川用過”;另一面刻“咸豐”印一方,並“神鋒握勝”四字。

  此刀最早的持有者為康熙初年輔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刀因人而得名。遏必隆死後,刀入宮中。

  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次金川之戰爆發,遏必隆之孫,時任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要職的訥親以經略大臣的身份率兵出征,兵敗,乾隆怒奪其職,派大學士傅恆取而代之,並賜遏必隆刀。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命傅恆在軍前用遏必隆刀將訥親正法。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咸豐帝派大學士賽尚阿為欽差大臣率軍出征,行前,特賜遏必隆刀,以壯軍威。然而遏必隆刀並未給戰局帶來轉機,不久,賽尚阿也因指揮不利被奪職。

  遏必隆(?-1673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額亦都第十六子,記載於《清史稿列傳三十六》之中。順治十八年(1661年),與索尼、鰲拜、蘇克薩哈三人並受順治帝遺詔為輔政大臣。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懲治鰲拜,遏必隆亦被康親王傑書以十二項罪名彈劾,遂削去其太師之職,奪世爵,下獄論死。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念其為顧命大臣,而且是勳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衞內廷。康熙十二年(1673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親臨府邸慰問。是年病逝,諡號“恪僖”。遏必隆在歷史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跟隨皇太極奪取明朝的廣大疆土,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順治年間,幫助順治皇帝基本掃清清帝國建國初版圖上的內亂,讓康熙時期的政治局面平穩的從順治時期度過,為後來的“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574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