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的前鋒,不同年代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記憶,比如郝海東的世界級啓動速度,高峯飄逸的變向加速過人,宿茂臻泰山壓頂般的頭球,李金羽門前的靈光閃現,或者武磊教科書般的無球前插射門,但有一個人,似乎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
就 好比,提到進球后的慶祝動作,我們一下就會想起C羅的霸氣肌肉男造型、巴蒂斯圖塔的機關槍掃射或者克林斯曼的轟炸機,但是提到他的進球慶祝,我們既能想到 滑跪的激情四射、飛身撲地的悲壯、展開雙臂飛翔的豪情,也能想到朝着球迷扇空氣、食指放在嘴唇中央的“閉嘴”、挑釁式的機關槍或者朝自己的海報敬禮。
郜林,是最近十年來中國最受爭議的中鋒,沒有之一;毫無疑問,也是最近十年來最好的中鋒,沒有之一。
對 於前一點,相信所有人都沒有疑問。就像王大雷、陳濤、毛劍卿等所有性格球員一樣,郜林曾經每天站在風口浪尖上,跟各路球迷、各路媒體互懟,那段時間他很清 楚地知道自己做什麼都可能是錯的,有錢了買輛保時捷被説是炫富,但就算買捷達別人一樣會説你是裝逼;不進球的時候,被人説是郜飛機,進球了別人也會説,你 這麼有種為何對陣XXX不進球偏偏這場進?
郜林對抗着世界,不是因為他錯了,而是因為他從不屈服。
好 孩子不會成為好前鋒,慫貨也不會成為好前鋒。每個前鋒都會因為自己的10個進球被世界銘記,沒人會在乎他因此浪費了多少射門機會,但是,誰也不敢保證,這 10個進球是在完成多少腳射門之後才會到來,或者完成了10個進球,又會有多少次射門再也不進,多少有潛質的射手倒在了通往偉大的謾罵和責難聲中,倒在了 連續球荒的壓力和自責之中,好在,郜林不是這樣的軟蛋。
13歲離開家去了秦皇島足校,黃博文説郜林曾經是足校裏的明星,無人不知,連守門都 比一般人強。2002年被買到申花梯隊,2005年成為荷蘭世青賽上中國隊唯一的沒有俱樂部比賽經歷的首發,回國後又完成中超首秀,郜林先後遇到了慧眼識 才的可可維奇和克勞琛,職業生涯起步稍慢但是一帆風順。
“郜林斯曼”最初是一種褒獎,後來變成無形的壓力,厚望越多、失望越大。於是有一天 把克林斯曼的臉P成郜林的圖片在網絡流傳,變成一種譏諷,“郜飛機”的嘲弄上升到了與“我的護球像亨利”一樣的高度。在空前的壓力下,郜林曾經一度迷失, 漫長的球荒一次又一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最終結果,卻是他一次次戰勝自己,越過門坎兒,一次次讓人重新認識。
郜 林的第一次漲球發生在2010年,24歲,東亞四強賽對陣韓國,他打入決定性第二球,最終幫助國足3-0完勝。那一年的郜林離開申花,離開頂級聯賽來到中 甲,在國足他此前只能在對陣弱旅和友誼賽中進球,所有人都開始認為他已無潛力、變得平庸,郜林的那個進球讓他開始擁有走入豪門的信心,一年之後,他隨着恆 大建立不敗王朝。
2013年的亞冠決賽,是郜林的第二次騰飛,此前他慢慢變成穆裏奇、埃爾克森的配角,進球越來越少,決定性越來越弱。10 年上演帽子戲法時恆大早就奪冠,11、12年恆大聯賽奪冠夜的進球雖然美妙,但就算不進球球隊奪冠也是水到渠成。2013年亞冠決賽是恆大王朝突破瓶頸、 揚名立萬的關鍵一環,是郜林在重點比賽中打入的最具決定性的一球,雖然只是輕輕地一捅,卻開創了中國足球新的歷史。
然後是2015年年初的 亞洲盃,壓力巨大的中國隊次戰對陣烏茲別克,場面被動,雜亂無章,0-1落後,隨時都有崩盤的跡象。下半場第54分鐘,郜林用一次非常規的鴛鴦拐助攻,幫 助吳曦扳平比分,就此打通了國足的任督二脈並最終逆轉。那是國人第一次清楚地意識到,原來在高水平外援的身邊,中國球員真的可以成長,從此對於郜林的關注 焦點不再只侷限於他的進球,逐漸轉移到他的策應和助攻,在2015年年底的世俱杯上,他替補出場助攻鄭龍打入扳平一球,前場進攻支點已經取代射手成為郜林 的第一屬性。
郜林的成長腳步還沒有停止。2017年的12強賽,欠債太多,前鋒乏力,國足已成哀兵之勢;連續兩場,連續兩個點球,進則繼續 保有理論希望,不進則慘淡出局,輿論早就做好口誅筆伐的準備。郜林兩次站在點球點前,隊長鄭智蹲在中圈面向教練席,不敢直視。罰進,需要的不是技術,是勇 氣,是他與生俱來的“混蛋精神”,是自從踢上足球的那一刻就不肯屈服的決心。
這就是很多人可能會不服的那個中國十年來最好的中鋒,郜林。十二年中超他已經打入76個聯賽進球,捧起7箇中超冠軍和2個亞冠冠軍;恆大八年,他為球隊在各項比賽中打入100球、超過60次助攻;在國足九年,他打入20球。
他的成功,你可以説是因為這十年中國足球的落寞,但是數據證明,即使放在職業足球的歷史上,他依然是最好的中鋒之一。
他的成功,不是因為天才少年一樣的開局,也不是因為某個賽季的突然爆發,更不是因為外援光環下的加成效果,而是他努力、自律,從沒自暴自棄地浪費自己的天賦,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和蜕變,在有才華的中國球員裏,這是非常罕見的品質。
或許,最後郜林還應該感謝一下運氣,感謝在混亂的時候選擇了恆大,那時誰都不會看到現在的七連冠;感謝他的妻子王晨,那個總是喜歡在網絡中黑他的精靈古怪的姑娘,沒有她,沒有她給予他的家庭、存在感和安全感,或許他不會有後來的成長。
還要感謝誰?
那就感謝自己吧。感謝自己在多少次艱難的時刻,還能看到頭頂烏雲深處那一點點充滿希望的光。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黃岡用户66xxxx658”:中國最缺的不是其他的,而是好前鋒,會進球的,然而聯賽鋒線全部都是外援,有個好前鋒,中國進個亞洲一流不難。
網友“南北”:近些年國內中鋒確認沒人比得上郜林
“阿詩瑪”本來是一部滿含哀傷的詩體民族民間傳説,悲哀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把它整理發掘,改編成為長詩、京劇、電影的作家,以及扮演她的演員,也被逼死了,逼瘋了。這悲劇當年在人間的重演真是令人愴然!
【“阿詩瑪”的整理挖掘】
1954年阿詩瑪還是個繫着紅領巾的12歲小學生,被招進雲南省文工團成為一名舞蹈學員時,她可能並不知道離昆明不遠的路南(今石林縣)圭山撒尼人當中有一部美麗、哀傷的口頭抒情詩《阿詩瑪》,也可能不知道有一羣詩人、作家、音樂、舞蹈家正在為這部長詩的發掘整理而辛勤工作,更不可能預見她將來會成為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而她的命運也將如同《阿詩瑪》一樣美麗、哀傷,永遠留駐的藝術生命以及慘別藝術生涯,又都是因為這部《阿詩瑪》。
今天當我們悼念楊麗坤的去世時,一些作家、藝術家則訴説了與《阿詩瑪》有關的一系列悲慘人事
電影《阿詩瑪》連環畫封面
《阿詩瑪》是流傳於路南圭山的彝族支系撒尼人當中的一部口頭傳説,用詩的語言敍述了勤勞、美麗、堅強、勇敢的青年男女阿黑和阿詩瑪愛情的不幸和悲慘的命運。這是樸實多情的撒尼人對過去苦難生活的傾訴,他們通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在吟唱中的傳播、加工,不斷豐富了這部長詩的情節和內涵,使得它更為撒尼人所喜愛,並久遠流佈。
早在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一些人文學者就注意到了這部長詩,只是沒有力量翻譯、整理。
1950年9月,雲南的著名作曲家楊放教授在普梅夫先生主編的《詩歌與散文》上發表了他記錄、翻譯、整理的有關《阿詩瑪》的部份曲譜和歌詞。這雖然僅只是片段,卻如同吉光片羽引起了雲南文藝工作者的濃厚興趣;1953年初,當時在雲南軍區京劇團工作的著名京劇改革家金素秋、吳楓夫婦,根據這長詩的故事改編成了京劇上演,由於沒有解決好傳統的京劇表演與少數民族詩歌舞蹈的有機融合,這一演出並不成功,不過卻再次引起了眾多文藝工作者對這一美麗哀傷的撒尼長詩的關注。
當時來自延安的女作家黃鐵正擔任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長,她以詩人的敏感,認為既然改編京劇有難度,還是以歌舞和長詩的形式來表現為好。在她的具體策劃下,以雲南省文工團為主體,組織了一批年輕的專家、學者,編導,如楊放、楊知勇、劉綺、馬紹雲等十餘人去往圭山深入瞭解蒐集整理;由於是口頭文學,傳説不一,他們辛勤採訪蒐集到了20多種“版本”,經過黃鐵、楊知勇、劉綺的綜合、加工、整理,一部比較完整的長詩初稿出來了,在傳閲和徵求意見當中,有人提出,結構和主題思想都不錯,只是從撒尼人語言譯成漢文後,詩意不足;黃鐵就去求助她當時的丈夫、擔任雲南軍區文化部副部長的作家馮牧,馮牧指派軍旅詩人公劉去幫忙潤飾。所以1954年初在《雲南日報》上發表時,署名是黃鐵、楊智勇、劉綺整理,公劉潤飾。但有人提出,這樣似乎有些不倫不類,後來再在《人民文學》發表以及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書時,就改成了黃鐵、楊智勇、劉綺、公劉整理。
【“阿詩瑪”走紅全國】
《阿詩瑪》這一撒尼民間敍事長詩的出現並傳遍全國,應該是雲南發掘民族民間文藝的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里程碑,這給了雲南許多作家、藝術家有力的啓示和鼓動,雲南的少數民族當中藴藏着這樣多精美的文學礦藏,為什麼不迅速去發掘、整理?於是紛紛走向彝族、傣族、白族、苗族、佤族、拉祜族、傈僳……整理搶救了許多原來只留存於民間老藝人記憶中,將隨着這些人的老去而殘缺消失的長篇、中篇敍事詩,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文學寶庫。
1956年公劉又根據這一長詩改編成了電影《阿詩瑪》,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劇本也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但是1957年的“反右”風暴驟起,《阿詩瑪》的4個整理者,有3個(黃鐵、楊智勇、公劉)被打成了右派。
他們對文學的辛勤勞動,特別是在發掘、整理《阿詩瑪》所作的貢獻,沒有被肯定,反而成了他們的罪狀,被説成是為名為利,是對發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學抱着否定態度……不堪凌辱的黃鐵在無處辯白的時候,只好以自殺來抗衡(後來被救活),公劉、楊智勇等人在飽經批鬥後,被髮配到農村勞動改造,一去就是22年,長久無緣與文學接觸。人們常為他們嘆息,如果不是遭受這麼長時間的迫害,以這22年的悠長歲月,他們將在《阿詩瑪》的基礎上,發掘、整理、創作出多少好作品。
在那極“左”思潮下,某些領導人怎肯讓《阿詩瑪》這一名篇與“右派”的名字聯繫在一起,於是在1960年請出了老詩人、當時的雲南大學校長李廣田來重新“修訂”,李廣田先生長久在書齋,對雲南的少數民族生活不熟悉,這“修訂本”並不比原來的版本高明。而他個人的命運卻和《阿詩瑪》一樣悲慘,先是1960年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文革”又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三反分子”,被迫投入昆明北門外曾有明末名妓陳園園自沉的蓮花池自殺。他的眾多“罪狀”中就有參與了“宣傳戀愛至上”的“修正主義大毒草”《阿詩瑪》的修訂和擔任影片的文學顧問。那個年月你越是辛勤為人民的文學創作勞動,你的命運越悲慘。
1964年有關方面又想到了《阿詩瑪》還是應該拍成電影,當年公劉寫《阿詩瑪》電影劇本時,本來成立了攝製組,作曲是葛炎,如今由葛炎擔任編劇,李廣田擔任文學顧問。
【悲情楊麗坤】
楊麗坤由於1959年在《五朵金花》中扮演主角,她那天生麗質和善於表達人物感情的演技已為電影界注意,也就很快選中了她來扮演“阿詩瑪”。
從1959年出演《五朵金花》後,5年過去了,她並沒有因為這部影片在全國各地以及世界上50多個國家放映帶來的盛譽而自滿停步,而是更刻苦學習鑽研技藝。據著名藝術家、舞劇《阿詩瑪》、《潑水節》的編導之一週培武告訴我;楊麗坤事業心很強,練功很刻苦,每天早上要左右前後踢腿幾千次,演出之餘,稍有空閒就抱着一本厚書閲讀,她雖然原來只有小學文化,像《安娜·卡列尼娜》這些經典名著都讀過,她藝術感很強又悟性大,也就能很快勝任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彝族、傣族、佤族、苗族……各個民族的舞蹈都是一學就會,在一起出演的許多演員中,她常是與眾不同,如《春江花月夜》這種難度很大的古典名曲改編的獨舞,她小小的年歲也演得雍容華貴充滿藝術魅力。所以,看她演出是一種愉快的藝術享受,和她配戲卻很艱難,常會被她的藝術光華罩住……
楊麗坤把《阿詩瑪》演得極為動人,使她的藝術境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時她才21歲,如果事世承平,以她的藝術天賦和她的努力,肯定更是大有作為,但是她和不幸的“阿詩瑪”一樣,也是命運多劫,影片《阿詩瑪》拍出的第二年(1966年),災難的“文革”就開始了。
江青誣衊《阿詩瑪》是大毒草,加給的罪名是宣傳“戀愛至上”,選的扮演“阿詩瑪”的主要女演員及其他女演員,都是年輕貌美的姑娘,這是資產階級思想作風的選美……
“文革”中株連之風並不亞於封建的中世紀,電影《阿詩瑪》的成為“大毒草”,迅速波及參與了《阿詩瑪》的長詩、京劇、舞劇的眾多文學藝術工作者,紛紛被批鬥被迫作檢查,李廣田自殺了,吳楓、金素秋夫婦關進了“牛棚”,那些早就打成了“右派”的黃鐵、楊知勇、公劉又被揪了出來……
楊麗坤是《阿詩瑪》的主角,更是被説成了“修正主義苗子”“資產階級美女”“文革黑線的忠實執行者”……這一頂又一頂政治帽子,把她壓得難以抬頭,她單純、稚嫩,怎麼想得通,心情也就極為壓抑。
她的美麗、她的演技,她的成就,早就為某些心胸狹窄的人所嫉妒,只是平常隱忍不便發作,如今“文革”來了,被認為“三名”“三高”的演員、藝術家都要被打倒,被踐踏,那些庸碌的人物在“四人幫”支持下成了“造反派”,這些“造反派”以批倒批臭“反革命修正主義苗子”為名,對楊麗坤進行了殘酷的迫害;一個在《五朵金花》中只扮演了羣眾演員,後來又與楊麗坤角逐《阿詩瑪》女主角遭到失敗的人,這時候四處煽風點火,要把楊麗坤批倒批臭,那些“造反派”也就一擁而上。
楊麗坤年輕時候的照片
楊麗坤這彝族姑娘,平日温柔善良,從不多管閒事,但內心卻極其剛烈。當別人被“造反派”的兇惡來勢嚇得茫然不知所措時,她卻敢於反抗,批鬥她時,叫她雙腳併攏立正站好,她偏要兩腳分開稍息,叫她低頭認罪,她卻昂着頭,一個“造反派”上來踢了她一腳,她一抬手就是一耳光,這還得了,立即衝上來五六個大漢把她按翻一頓毒打;她被關在一座木樓底下的一間小黑屋子裏,仍然不肯屈服,一個男“造反派”趁她在擦澡時,從樓板的縫隙中偷看,被她發現,大罵,那人還無恥地説,你這反革命分子,看了又怎麼樣?她卻不顧自己的處境衝出來與這人撕打……
她處於這樣的苦境中,還在唱着《白毛女》喜兒的歌:“你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窩!”
一個年輕弱女子,一個12歲就參加革命工作,在家庭11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處處受兄姐憐愛照顧,心地單純得如一泓清水的年輕演員,哪裏見過這人世的殘酷?過去有事找領導、找同志,如今好領導都成了“走資本主義當權派”,好同志也成了“反動權威”,整日出現在她面前的是那些突然變得面目猙獰,出手就行兇的“造反派”,她有疑難無處問,有苦無處説,有冤更無處伸訴,她只能自己承受那身心的痛苦。
這巨大的政治壓力,這無盡的凌辱,使早就鬱悶痛苦的她神經失常了。
那些“造反派”不僅不給她治療,反而對她加緊了迫害,抓住她神智昏迷説出的胡言亂語,對她無限上綱,把她説成是有意裝瘋,是“政治瘋子”,給她扣上“現行反革命”的帽子,日以繼夜地對她進行逼供訊;一些表示自己“革命”的人也殘忍地加入了對她的圍毆,經常是一擁而上把她又推又搡趕往那頭,那頭的人連打帶踢把她趕回這頭。她成了這些人發泄殘忍獸性的對象,她的瘋病更重了。
她只覺得這世界是一片黑暗,已沉入了地獄。
但她也有清醒的時刻,她想到了1961年她和省歌舞團隨同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去往緬甸訪問期間,以及周總理多次來昆明,都關切地要她加強學習,提高演技,學好普通話,把雲南的民族電影事業推上去……
她想如今只有向周總理求援了,她提起筆來給妹妹寫信,叮囑妹妹拿着她這封信去北京找周總理。她相信,只要總理知道她在受難,一定會來救她。
她還一再叮囑,千萬不要去找歌舞團的組織、雲南省革委會、江青……
她的被迫害更加升級了。
不過周總理終於知道了她的被迫害,親自過問,楊麗坤才沒有被送進監獄,她才得以去她大姐那裏養病。身心飽受摧殘的她,在當時醫療條件極差的情況下,怎麼養得好病?雖然住進了醫院,病情還是時好時壞。
楊麗坤年輕時候的照片
她的姐妹深知,她如今最需要真誠的關心,愛情也許能撫平她心靈的創傷。在她們的朋友幫助下,找到了1966年從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的上海青年唐鳳樓。唐鳳樓當時正下放在廣東韶關的凡口鉛鋅礦當工人。他看過楊麗坤主演的《五朵金花》、《阿詩瑪》,很是喜歡,更同情她在“文革”中的不幸,願和她往來,楊麗坤也在二姐陪同下去韶關與唐鳳樓見面,以後又通過書信往來增加了瞭解,終於結成連理。
雖然有了丈夫,有了家,也不再受批鬥,但她仍然被冷漠對待,1976年秋“四人幫”垮台了,還是沒有人去為她平反昭雪。她還戴着“反革命”的帽子痛苦寂寞地生活在上海的精神病院中。
【平反後誓不回雲南】
1978年7月,曾受難10年剛剛得到“解放”的著名作家、長時間擔任過中央文化部副部長兼電影局長的陳荒煤來昆明參加“現代文學史、現代漢語和外國文學教材協作會議”,他去遊石林時,看到了聳立於石林中酷似阿詩瑪的石像,使他想起了他曾經支持過的電影《阿詩瑪》,特別是扮演阿詩瑪的楊麗坤。當人們在石林當中,按照民間傳説,對着形似阿詩瑪的石頭大聲叫着:“阿詩瑪,阿詩瑪!”“爹媽的好囡呀,爹媽的好囡呀!”並且聽着那從山谷間傳回來的聲音時,這位老作家感傷地哭了,這一夜他輾轉難以入眠,回到昆明後也就四處打聽楊麗坤的情況,用激憤哀傷的心情寫下了他恢復自由後的第一篇散文《阿詩瑪,你在哪裏?》刊載於1978年9月3日的《人民日報》上。
他在這篇散文裏特別提到楊麗坤在“文革”時的悲慘遭遇:“她受到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被打成‘黑線人物’、‘黑苗子’,終於神經失常。一個同志告訴我,當她被迫下放到思茅地區時,任何人給她兩分錢,都可以叫她唱歌跳舞。回到昆明後,她往往把剛領到的全月工資,全部買了食物和日用品分給街頭的孩子……”
這是篇對林彪、“四人幫”的暴行的悲憤控訴,雖然全國多數人都受過難,還是為楊麗坤的不幸而激憤。雪片般的信飛向《人民日報》,飛向有關單位,詢問楊麗坤如今在哪裏?給她平反了嗎?
她的冤案終於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這年10月中央文化部部長黃鎮作出了給楊麗坤平反落實有關政策的批示。
1978年10月20日,雲南省歌舞團新任團長張維等人從昆明趕往上海,5天后,在一個精神病院的鐵門裏找到了楊麗坤。據他後來回憶“昔日身材苗條,神態嫺靜,可愛的姑娘,已被摧殘得判若兩人了。由於治療吃激素過多,體形特胖,變得痴呆無神,充滿了憂傷和驚恐,説話中手腳不斷顫抖着。”這個軍人出身的漢子,也不禁辛酸地掉下了眼淚。
10月27日,張維等人找到了上海市委宣傳部長車文儀,把黃鎮部長的批示,雲南省委安平生書記給上海市委第二書記彭衝的親筆信送上,並説明這次來上海的任務。
車文儀原是海軍宣傳部長,打倒“四人幫”後,隨同海軍政委蘇振華將軍等人來接管被“四人幫”搞得災情特重的上海。他長期在軍內外分管宣傳文化,當然知道楊麗坤。他用軍人的果斷作風迅速向上海市委領導作了彙報,並熱情地向張維他們表示:“楊麗坤不僅是雲南的,也是全國人民的藝術家,是國家的財富,我們市歡迎她在上海定居。同時也尊重雲南省委的意見,如果楊麗坤本人願意回雲南,我們一定積極地做好工作。”
病中的楊麗坤
楊麗坤雖然懷念雲南,但不願再見到原歌舞團那些凌辱、迫害過她的人,儘管時事不同了,身心的創傷哪裏能輕易消除?
她表示願在上海定居,既便於治病,也可使她儘快忘掉那些使她肝膽具裂的悲慘過去。
車文儀同志很理解楊麗坤的要求,迅速把這些向彭衝同志報告,幾天後,彭衝同志簽發了4條批示:“一、楊麗坤的病由市精神病醫院負責治療,要派最好的醫生組成治療小組,儘快地治好她的疾病;二、把楊麗坤工作户口等關係轉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唐鳳樓的工作由外省調入上海);三、給楊麗坤分一套住房;四、以上三點,要求電影廠、精神病醫院、勞動人事、房管部門儘快落實。”
據張維同志回憶:“從批文下達到各項手續就緒,總共用了20天。工作效率這麼快,實在驚人。車部長的秘書與我講:上海市要落實政策的省軍一級幹部就有二百多,都是要解決住房問題,但目前困難很大,用這麼快的速度解決楊麗坤的問題,還是少有的。”
上海市委這樣關心飽受折磨的楊麗坤,使她很是感激,也使眾多關心楊麗坤的朋友、觀眾深感欣慰!
從此,她定居上海,在丈夫、親人和上海人民的關心下養病、生活。
她2000年7月21日去世時,年僅58歲,這不算長壽,而她那12年的藝術生涯則更短促,一位才華出眾的優秀演員的被扼殺,很令人悲傷。但是如果“四人幫”不在1976年垮台,以後沒有上海市委、雲南省委和人民的關心,可能這58歲也難活到。這是她不幸中的幸事!
歲月流逝,當年具體關心過楊麗坤的陳荒煤、黃鎮、車文儀,為“阿詩瑪”這一文學寶藏辛勤勞動過的金素秋、吳楓等同志都已先後去世。他們也令我們懷念!
傳説中的“阿詩瑪”是一部悲劇,當雲南的學者、作家、詩人、演員把它發掘、整理成長詩、改編成京劇、電影並拍攝演出,不僅是想給人們傳播一個美麗而不幸的撒尼姑娘的不幸遭遇,也想讓人們知道,今非昔比,人民再也不會有那被封建壓迫的悲劇了,他們哪裏會料到,歷史的長河常會有着巨大的迴流,他們的命運(被逼瘋的楊麗坤、被逼死的李廣田,慘當“右派”22年的黃鐵、楊智勇、公劉)也是命運悲慘!
長詩中“阿詩瑪”的結局是:“從此以後/阿詩瑪變成了回聲/你怎樣喊她/就怎樣回答。”石林中的那塊巨大石頭更多情,它化成了美麗的阿詩瑪身形,讓遊人們去瞻望她、呼喊她。可同現實中的“阿詩瑪”和與她有關的人們在受迫害時,卻窒息得難以回應,也不可能木然地變成堅硬的石頭,她們在累經摧殘後,身心破碎,只能瘋了,死了,既使活着也是如囚徒般悽然地度過22年,等到復出時,都是身心衰弱,難以再像年輕時那樣有作為。這現實太悲慘了!但願“阿詩瑪”的悲劇不要在人世間重演!
電影裏《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這首歌現在就被叫做《阿詩瑪》。黑鴨子和鄭鈞的版本都很一般。原來那首歌有那個時代歌曲裏普遍包含的飽滿的單純的幸福感,聽到就象沐浴在春日爛漫的陽光裏,其地位特殊。1964年,愛情原來已經幾乎可以這樣在大銀幕上被熱情直白地歌頌與傳揚,如果可以這樣走下去的話,一切將會是不同吧。就像阿詩瑪坐在阿黑哥的馬上想着的一樣,中國的人民在一定曾經以為跟着我們的國家這樣走下去象是遠離了苦痛憂傷。其實那時幸福的要求並不高不是嗎,但是你織布來我放羊的憧憬為什麼就是走不到呢,為什麼在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失之交臂呢。阿詩瑪化作了沉默的石像,眾多象她一樣懷抱着祈望的人們消失得無聲無息。一片死寂。這就是中國人追求幸福的結局嗎。現在的我們學會了不問,因為時代的車輪已經把幸福的概念碾壓得斑駁不清——我們離開了“最壞”的時代,但我們真的來到最好的時代了嗎,我們是走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嗎,為什麼卻再沒有任何能帶給人真正幸福感的歌曲了呢。人們在聽到這首歌時會象阿詩瑪一樣看到眼前金色麥田一樣沉甸甸光燦燦的幸福鋪展到天邊——海子詩裏的麥田,每顆麥粒都是飽滿的耀眼的將要爆裂的憂傷,象金色的眼淚。
(2017-09-29)
簽署合作協議
這兩天,馬雲的出鏡率很高。
10月13日,馬雲回到了母校杭州師範大學。用現在很時髦的話説,馬雲再一次為杭師大打call,他説:“在我心裏,杭州師範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大學。”
當天下午,杭州師範大學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阿里巴巴集團再投入5000萬元,用於把阿里巴巴商學院升級為以互聯網商務為鮮明特色的創新型商學院。
除了資金支持,阿里巴巴也將助推辦學機制方面的創新,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將擔任院長一職。按照合作協議,共建學院將獨立自主決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也將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並實施適用於共建學院的學生管理規定。
身為阿里巴巴商學院新任院長,曾鳴曾參與過湖畔大學、長江商學院等國內知名商學院的創辦,經驗豐富。同時,他也感嘆,時代發展迅速,科技、商業等領域正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這對教育來説,教學方式、研究方向也在隨之不斷改變。這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重要的機遇。
杭師大校長杜衞授予馬雲“杭州師範大學傑出校友”榮譽
為母校杭師大站台,在各種場合為他“心中最好的大學”打call
杭師大阿里巴巴商學院在杭師大校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直接支持下,於2008年創立。當時正值杭師大百年校慶,正在國外出差的馬雲專程趕回來參加活動,並由此合作建起阿里巴巴商學院。
馬雲對母校的感恩與回饋十年如一日。在簽約現場,馬雲被母校授予“杭州師範大學傑出校友”榮譽。
早在2006年初,事業初有成就的馬雲就悄悄捐資100萬元,啓動“杭師大中國新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免費培訓農村骨幹教師,幫助他們成為新時期、新農村的“新陶行知”。
2015年,杭師大迎來107年校慶之際,馬雲又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元,設立“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用於資助教育研究和教育創新,探索中國師範教育與基礎教育發展方向,並樹立師範教育典範。這是杭師大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筆單筆捐贈。
除了各種資金、資源上的支持,馬雲總是在各種場合為他“心中最好的大學”贏取聲譽。
2011年9月,馬雲在杭師大新生開學典禮致辭:“我深信不疑地相信杭師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學校。”2013年6月,在香港青年創業論壇演講時又説:“我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我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學校。”2014年6月,馬雲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説:“清華是中國最了不起的一所大學之一,但在我心裏面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杭州師範大學。”
畢業27年來,馬雲只要能抽出時間,都會盡量參加母校的活動,為母校站台,為學弟學妹加油打氣,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教訓。
2005年11月,馬雲受聘為母校客座教授;2008年10月,阿里巴巴商學院掛牌成立,馬雲親自擔任學院院長;2011年9月,馬雲回校參加新生開學典禮並發表演講;2013年,馬雲應邀參加阿里巴巴商學院首屆185位畢業生的畢業典禮,給他們上了大學生涯的“最後一課”。他期待首屆畢業生20年後再回學校看看,“20年後是因為你讓杭師大不一樣,而不是杭師大讓你不一樣”。
馬雲與杭師大創業新鋭代表合影
馬雲説這話是有底氣的。1988年畢業於杭師大外語系的馬雲,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師弟師妹和無數年輕人,不論你畢業於何處,都可以通過堅實的努力和不懈的進擊,達到成功的彼岸。
馬雲説:“假如你畢業於名校,請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假如你畢業於一個普通學校,請用欣賞的眼光看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馬雲對母校的回饋,除了對母校的感恩,更是在為那些沒能考進名校、沒有資本和機會出國鍍金、沒有任何光環加持的平凡學生站台。
如果有一天阿里不在了,馬雲希望留給世界4件東西
“那麼多角色,我其實只有一個角色,就是當老師!”10月13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出席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共建協議簽署儀式後,與母校的近千名師生交流互動。互動開始前,馬雲建議把椅子拉到靠近觀眾席的位置,以便與學弟學妹們近距離交流。這一舉動引來全場掌聲。
馬雲既是一名企業家,又是一名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還是聯合國顧問。這些身份體現了他強烈的世界擔當和時代擔當。這麼多的角色當中,馬雲最喜歡哪一個,未來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説我最喜歡、做得最好的工作,還是當老師。這一輩子不會拿掉的烙印,就是當老師。”馬雲話音剛落,全場立即響起掌聲,“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當老師,但是考進了杭州師範大學,4年的教育讓我對老師有了很多的認識,所以畢業以後當了6年老師,這讓我受益匪淺。”商人、慈善家、創業者……在眾多的身份面前,馬雲鍾愛教師這一角色,甚至將阿里巴巴的CEO解釋為“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教育官)。他表示,他的身份讓他能去到更多的地方,見更多的人,而身負老師責任,希望把自己所學、所感、所想與更多人分享,以共同促進社會進步。
在帶領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發展之餘,教育是馬雲最為關注和投入時間、精力和資源的領域之一。“阿里巴巴商學院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商學院”——這是馬雲的宏偉構想。馬雲對商學院的未來願景的描述清晰:“自商學院2008年成立起至今,9年只是很短時間。傳統的商學院為工業社會服務,而在新科技層出不窮的今天,建立新型商學院,為社會打造適應時代發展新型企業家,是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努力方向。”
“今天,阿里巴巴商學院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商學院,是最好的,而不是之一,因為我們恰逢其時,誕生在互聯網的時代,商學院誕生才9年時間。整個世界經濟、科技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馬雲認為,過去一百年來,傳統的MBA、工商學院的教學,基本上以服務工業社會為主,但是未來一百年,人類進入信息和數據時代,我們必須有新的商業思想、新的商業技術,來訓練未來的企業家和企業家人才。
將教育的變革與正在日新月異發生的技術和商業變革同步起來,從而改革教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是馬雲始終堅持的教育觀。在本週三舉行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曾説,如果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留給世界3件東西:達摩院、湖畔大學和公益基金會。今天,馬雲在互動時説,除了這3件東西,還要增加一個阿里巴巴商學院。他表示,未來人類面臨着巨大的變革,從商業角度講變化非常之大,我們需要為未來打造一批真正的企業家,打造一些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去為人類開拓整個經濟、社會與生活的可能性。
互動環節中,掌聲和笑聲不斷。一位同學好奇馬雲面對強大工作壓力,為何還是始終保持活力與激情。“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自己也很好奇,我自己精力體力那麼強。”一句玩笑過後,馬雲説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熱愛”。當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時,當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情時,因為熱愛,所以興奮,“莫名其妙”地就會精力就旺盛起來。
在活動的最後,馬雲寄語在場學生:“夢想是一個人的事,而理想是一羣人的事。堅持夢想,並把夢想變為理想;帶領一羣人,或跟隨值得學習的人,去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
【浙江新聞+】
馬雲老照片裏的故事
1987年夏,馬雲(左二)與外語系李增榮教授(左六)及同學在文一路校區門口合影。
1986年秋,馬雲(左一)率外語系學生會文藝骨幹排練話劇《故去的親人》,參加學校話劇匯演,大獲成功。
1988年夏,在文一校區,馬雲(二排右二)與外語系老師葉東煒(一排左四)、沈昌洪(一排左五)、吳曉維(一排右四)、張毅(一排右三)及同學的畢業照。
1986年夏,馬雲(後排右一)與老師吳曉維(後排右四)、沈昌洪(後排右五)、張毅(後排左一)及同學在文一校區合影。
本期製作 | 禾耳念微風
(2017-10-15)
據解放日報消息,在近期“雙一流”高校和學科建設背景下,始創於2003年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機構開始進一步聚焦國內一流學科。2017“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於12日發佈,排行榜涵蓋91個一級學科,如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等。
這與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的口徑基本一致,各學科排名的對象包括在該學科設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根據此次排名結果,全國共有453所高校的4756個學科點榜上有名。
91個“頭把交椅”分佈在這42所高校
按第一名學科的數量排列,北京大學是在各學科中擁有“頭牌”學科最多的高校,共有12個學科奪冠。清華大學緊隨其後,在11個學科中摘得桂冠。中國人民大學有5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也有優異表現,都在4個學科中排名第一。
總體上,全國擁有第一名學科的高校共42所,這一數字正好與“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數量相當。
最優的前1%學科分佈在這18所高校
在現實中,不同學科點的基數有多有少,競爭激烈程度也不一樣。有的熱門大學科,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等,進入排名對象範圍的高校達300個左右,但只有一個“頭牌”;而像特種醫學、大氣科學這樣的“小眾學科”,有此專業設置的高校總數均不超過20個,也只有一個“頭牌”。為此,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引入了國際通行的百分位段概念,在絕對數排名以外,還給出了每個學科點在本學科所處的相對位置,即前1%、前5%、前10%等。
根據測算,共有18所大學的52個學科點入選全國最優的“前1%學科”。相比之前的絕對數排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一流名校的座次互有前後。
清華大學以12個全國前1%學科成為各校之首。北京大學有8個前1%學科,位列第二。中國人民大學有6個,名列第三。復旦大學有5個學科點入選前1%學科,排在第四。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各有3個學科點成為全國的前1%,也表現出眾。
北京高校無懸念領跑,上海等位於第二方陣
從各省級行政區的上榜學科數量分佈看,北京高校佔據絕對優勢,在1%、5%、10%等各層次的學科數都高居全國第一,毫無懸念領跑。
上海的前1%學科數、前5%學科數、前10%學科數均位列全國第二,這幾個段位的拔尖學科數量領先其他地區。江蘇的前25%學科數和前50%學科數,則僅次於北京,也展現出雄厚的學科整體優勢。湖北、陝西、浙江、廣東等省的拔尖學科數量和上榜學科總量也都處在國內前列,基本處於第二方陣中。
記者瞭解到,此次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的指標體系,由“學科發展水平動態監控系統”內嵌的30餘項測量指標組成,這些指標均來自第三方數據源,也全部都是高校學科建設部門日常管理中密切關注的關鍵指標,代表了學科點對本學科稀缺資源的佔有情況。同時,這30餘項指標劃分為10餘個指標維度,分別計算得分,然後歸納為高端人才、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人才培養5個指標類別,最終彙總得到學科點的總分。
(2017-10-13)
蘋果好吃這個概念太大,我來結合自己的一點點經驗稍微剖析一下。 首先蘋果大致屬於温帶水果,因此產區主要集中在新疆、山東、黃土高原、再加上河北遼寧江蘇安徽吧。為什麼產區把新疆排在最前面,主要原因新疆的蘋果基本上是最貴的(當然是在國產蘋果裏面),而新疆蘋果最出名的是阿克蘇地區的冰糖心,現在稍微和新疆沾點邊的就説自己是冰糖心,連陝西、河北周邊的也自稱有冰糖心,但是要知道這個冰糖心是要經過霜降之後才可能會有的,而據我所知除新疆外很少有地方願意讓蘋果經歷霜降!!(説到這裏陝西和山西的**要噴了)
不過,從專業角度來講,蘋果好不好吃,也就是果實的內在品質,主要的決定因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果實的質地,也就是脆不脆,肉細不細;二是果實的風味,也就是糖酸含量、香氣等。鑑於中國的消費者能吃到的有限的品種,香氣可以忽略了,我們可以只看看糖酸含量和質地,質地目前沒有專業的儀器測定,質地就暫時參考一下果實的硬度吧。 可溶性固形物,也就是含糖量越高,果實越甜,同時果實可滴定酸含量也不能太低,需要糖酸比適宜,果實的風味才會比較濃郁。而果實的硬度只是質地的組成指標之一,硬度在一定範圍,果實才有脆的可能,硬度比較高的果實耐貯藏。
如何辨別有沒有經歷霜降,看蘋果皮。經歷過霜降的蘋果很容易被霜“擼“,抱歉,我們是這麼個叫法,被“擼“了之後的蘋果看上去比較難看吧,有點像手上的肉被燙熟了發白(除新疆之外的大致是這樣子),再或者是就是果皮發暗(新疆的一般是這個樣子)吧。因此蘋果皮看上去非常完美,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沒精力霜降,冰糖心的可能性不大。 冰糖心字如其名,就是説蘋果的芯那裏糖分比較足,其實不管是不是冰糖心,一個蘋果嘴甜的地方都是蘋果芯,最水的地方是肉,最有營養的是皮。
大概可以看出來,隴東地區的蘋果普遍含糖量較高,而可滴定酸含量略低,口感是比較甜的,而陝西地區的蘋果白水、洛川的蘋果更傾向於酸甜適口的,同時洛川、隴東地區的蘋果硬度平均值要更高。山東地區蘋果的糖酸含量普遍低於黃土高原產區,但是就山東地區自己而言,棲霞確實屬於全面發展的別人家的孩子,不過膠南地區的也不錯。還是那句話,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大家自己挑吧。
(2017-10-21)
新疆晨報訊(文/j記者安仕鈺 圖/記者謝鵬)喀什市阿瓦提鄉和佰什克然木鄉的石榴進入豐果期,全市石榴總產量預計可達10萬公斤。10月16日下午14時-16時,跟隨新疆晨報記者鏡頭,走進喀什市阿瓦提鄉,看看萬畝石榴園的秋收盛景,瞭解一下象徵着甜美與團圓的石榴是怎樣種植的、怎樣採摘的吧!
石榴在維吾爾語中被稱為“阿娜爾”。在文學作品中,用“阿娜爾”形容女性的窈窕美麗和比喻人的心靈純美。許多維吾爾族姑娘取名為“阿娜爾汗”或“阿娜爾古麗”。
喀什市的品種主要有“喀什甜石榴”和“喀什酸石榴。喀什地區葉城縣伯西熱克鄉、鐵提鄉和洛克鄉的品種以“達乃克阿娜爾”(即大籽甜石榴)為主,還有“塔特勒克阿娜爾”、“阿奇克阿娜爾”、“拉西阿娜爾”和“黑歇克阿娜爾”。著名的鮮食品種有“達乃克阿娜爾”、“皮亞曼石榴”等。“葉城酸石榴”、“喀什紅籽酸石榴”等品種出汁率多在50%以上,味酸甜,果汁玫瑰紅色,適於加工制汁。
(2017-10-16)
據媒體報道,巴基斯坦將會再次採購70架FC1戰機,其中還包括至少40架裝備了有源相控陣的Block3型。雖然這款武器非常先進,但事實上,這款武器只是上世紀殲7/米格21的改進型而已。中國在改進武器這方面技術達到了極致,上世紀中國在與美、蘇的交易中獲得了大量武器技術和先進裝備,而以這些武器中國發展出了不少先進的裝備,讓中國軍隊度過了最艱難的幾十年,但即使是現在的中國軍隊中都有不少這些裝備依舊在服役中,可見這些武器裝備對中國帶來的幫助有多大。
我國軍工的開始是蘇聯援助的一系列工程,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軍工發展卻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和西方世界“蜜月期”帶來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和西方的接觸中,獲得了很多裝備,一直到現在都是中國最需要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其實學的最重要的軍工方面技術並不是先進的武器,而是在製造武器裝備上的通用化和標準化,在標準化生產以後武器裝備的生產效率不光提升了很多,而且在仿製和逆向測算上更加先進,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在獲得了蘇27戰機並且組裝了105架以後,就輕鬆復刻出了蘇27戰機,隨後就研發出了更先進的殲11B,至今為止已經裝備部隊超過200架。
除了標準化生產技術以外,中國在其他方面獲得的軍事技術也可以説獲益了超過20年,在海軍方面,中國明確了海軍未來的最正確發展方向,此外還獲得了一部分先進技術,如美國當時最想的MK46型324毫米魚雷,這款魚雷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輕型魚雷,而中國不但藉此發展出了自用的先進魚雷,還發展出了魚-8型火箭助飛魚雷,這款火箭助飛魚雷裝備了中國海軍多型戰艦,054A型護衞艦更是以這款先進魚雷作為主戰裝備。
在空軍方面,中國雖然沒有最終將“和平典範”計劃進行完畢,但依舊獲得了不少先進的空軍裝備,如英國出口的MK202型“斯貝”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在中國改進後被命名為渦扇9“秦嶺”,用於殲轟7戰機上,雖然中國仿製這款發動機用了足足三十年,但為中國積累了寶貴經驗,在之後的渦扇10發動機的研製中中國就順利了很多,渦扇10的性能遠超渦扇9,也應用在了中國多款戰鬥機上,殲10、殲11、殲15、殲16和殲20都採用了渦扇10發動機。
即使是合作最少的陸軍也引進了S70C直升機和L7型105毫米炮,這兩款裝備不但裝備了中國軍隊,還發展出了不少改進型,105毫米線膛炮的改進型還裝備了中國新輕坦,威力完全不亞於某些國家的125毫米炮。引進技術並不是奇怪的事,但根據引進技術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武器體系的也只有中國了,中國現在也發展出了先進的“中系”武器並且開始向全球出售。
(2017-10-16)
姚班本科生國際計算機科學基礎年會上宣講論文 解決計算複雜性領域的重要問題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姚班計科30班陳立傑同學的研究論文《關於統計零知識證明的能力》(On the Power of Statistical Zero Knowledge)於7月1日被第五十八屆國際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計算機科學基礎年會(58th Annual IEEE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FOCS 2017)接收。當地時間10月17日,陳立傑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參加年會並作大會口頭報告。陳立傑也成為首位在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頂級會議計算機科學基礎年會上發文的中國本科生。
該論文是陳立傑同學2016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期間,與4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合作完成的,解決了計算複雜性領域的一個重要難題。
零知識證明(zero knowledge proofs systems)在密碼學理論和複雜度理論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體來講,在一個零知識證明系統中,一個證明者要向一個驗證者在證明一個命題的正確性的同時,不能讓驗證者獲得除了這個命題的正確性以外的任何信息。 而其中要求最苛刻的被稱為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statistical zero knowledge proofs systems,簡稱SZK)。
統計零知識證明原理。
訪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期間,陳立傑同學發現了指導教師斯科特·阿倫森(Scott Aaronson)教授2010年在計算理論年會(STOC 2010)會議上發表的,研究BQP複雜類(表示量子算法在多項式時間內可以計算的問題的集合)與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複雜類之間關係的論文存在漏洞,並寫了一篇論文彌補了此漏洞,得到指導教授的高度評價。
在指導老師的鼓勵下,陳立傑與合作者研究了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和另一個複雜度類PP的關係,PP代表多項式時間內可以以嚴格大於1/2的概率計算正確的問題的集合。該問題在2002年由著名量子信息學者約翰·沃特羅斯(John Watrous)教授提出,在當時斯科特·阿倫森博士構造了一個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和量子算法在多項式時間內可以計算的問題的集合之間的喻示分割,説明了並不存在一個量子的黑盒算法可以破解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在很多情況下,如果將量子力學的法則稍作修改,就可能得具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的計算複雜度類,但這些複雜度類基本都包含於PP之中,可見覆雜度類PP是量子算法在多項式時間內可以計算的問題的集合的一個最自然的拓展。陳立傑與合作者在論文中給出了一個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和PP的喻示分割(Oracle Separation),這代表了PP中沒有一個黑盒算法(black box algorithm) 可以解決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中的全部問題。換句話説,他們證明即使有比量子計算(對應BQP)更強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對應PP),依然沒有一種黑盒算法可以解決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中的所有問題。
該研究工作也順帶提出一些新的喻示分割,並且給出了關於通信複雜度(Communication Complexity)類的結構的一些結果。陳立傑是論文的主要貢獻者,結合了之前提出的一些工具,構造了統計零知識證明系統和PP之間的喻示分割,隨後又與合作者一起加強了這個結論。
IEEE計算機科學基礎年會是理論計算機領域最頂級的國際學術會議,已連續舉辦57屆,擁有極高的領域影響力,本年度論文接收率約為27.9%。姚期智先生創辦的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矢志踐行“精英教育從本科開始”的理念,在國內乃至國際本科生人才培養項目中保持着領跑優勢。截至目前,從2004級到2015級,姚班學生在本科期間發表的論文有171篇記錄在冊,63人次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基礎年會(FOCS)、計算理論年會(STOC)、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IPS)、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國際人工智能年會(AAAI)等國際頂級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供稿:交叉信息研究院 編輯:華山
(2017-10-20)
(2017-10-15)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清朝末期皇室貴族們的生活並不美好。尤其是格格們,被當成權利和利益交換的工具,任由慈禧調配。圖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批格格和妃子們與慈禧合照,從左到右分別為瑾妃、德齡、慈禧、容齡、容齡之母、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長得既瘦弱,又駝背。這門親事由慈禧皇太后懿旨定下,光緒雖不滿意,卻也無可奈何奈。
瑾妃是珍妃的姐姐,這長相跟珍妃差距太大,感慨同一個爹的差別居然這麼大。
容齡是德齡的姐姐,她擅長跳希臘舞蹈。嚴格來説他們不能叫公主的.充其量也就是個郡主的級別,不過清朝也管她們叫格格。
川島芳子是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四女。後被送給日本川島浪速做養女。長期為日本做間諜,本是大清的格格,卻成了名副其實的漢奸。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軒轅紈”:滿人不能叫漢奸
網友“U114606890”:可惜沒槍決了那個漢奸。
網友“一點資訊俠客”:太后左後的侍女好標誌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