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人力: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告訴你:如何應對職場偏見!
近日裏熱映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將三十位各有成就的姐姐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帶回了大眾的眼中。因為是一檔打造女團的節目,名單一出,便有不同的聲音紛至杳來。
其中,對於“年紀”的偏見,還有對非科班出身姐姐們唱跳專業度的質疑,引發了陣陣討論,一時間,熱度居高不下。帶着偏見的人們,有人唱衰,有人等着看熱鬧,可謂眾生百態。
面對初演未知的舞台,沒有彩排,沒有提前走位,姐姐們憑藉自身過硬的實力,帶着多年沉澱下來的演繹經驗,在舞台上自信重來。帶着自己賦予的底氣,給大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樣的偏見不僅僅存在於熒幕,在我們觸手可及的職場中,亦處處存在。
有人因為年紀偏見,在求職中寸步難行;也有人因為他人的刻板印象,轉型難,升職亦難,面臨更多的考驗。
而姐姐們面對偏見,自成一派的應對方法,着實十分值得借鑑。
1、年紀偏見,給職場人帶來中年危機
演藝明星作為常見的“青春飯”的職業之一,其職業生涯同年紀的掛鈎則更為苛刻,對於女明星,更是尤為如此。
所以當寧靜,伊能靜,陳松伶等人的名單出現時,在網上引起熱議,“上了年紀”的她們,與傳統思維中女團的定義相差甚遠,甚至惹來羣嘲。
而在我們當下的職場中,隨着各行各業競爭日益激烈,“35歲即失業”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職業瓶頸。本該是最好的而立之年,卻因為年紀的偏見,讓其成為橫亙在職場道路上的一道障礙,被動地進入中年危機,擔起“失去”一切,重頭再來的風險。
在很多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關於“35歲之後應該做什麼”的帖子討論,在職場人們商量着如何降低自己的擇業期待,用着無奈的口吻去討論自己開滴滴和送快遞外賣的可能性,這心酸的背後,無不是對於中年危機的焦慮和無措。
2、刻板印象帶來的偏見,轉型難升職更難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那些常年霸屏,以演技著稱的姐姐們在刻板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很難腦補她們唱跳的模樣,而這種偏見,往往在初期,就會給人們帶來先入為主的印象。
更有些已結婚生子的姐姐們,也被人熱議,“與其再出來拋頭露面做些不適合自己年紀的事情,倒不如在家相夫教子別湊熱鬧”。
這些刻板印象,就是指人們對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形成的固定看法,並且將這種看法推而廣之,拒絕接受和承認其間的發展和改變。
在職場中,常常有些人因為之前犯過的某個錯誤,或者進入狀態較慢反應慢半拍,而被人冠上“你不行”,“你很弱”的標籤,哪怕後來再有成長和改變,也無法讓有刻板印象的人改觀。
更有些人因為刻板印象帶來的偏見,給人留下了你只能深耕在某一領域的觀念,在想要轉型或者轉崗時,尚未開始便遭受否定,阻礙重重。
1、塑造自信感,用氣場碾壓偏見
張雨綺式的自信,在節目中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贏得一片好感。演員出身的她,坦然承認自己並不擅長唱跳,哪怕表演過程中的細節之處屢屢翻車,她也依舊自信,帶着強大的氣場,在評委面前對“X”牌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定義,絲毫不見跨界的窘迫和心虛
這樣的自信,放在帶有偏見的職場中也同樣適用。
偏見是一場心態的較量,更是對自信心的打擊。有太多的職場人,因為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素受到太多來自外界質疑的干擾,才在行進的過程中束手束腳,適當屏蔽那些對自己不利的眼光,堅定信心,才是朝着目標行進,打破偏見的第一步。
2、提升抗壓力,唯有越挫才能越勇
作為首輪初演的第一名,藍盈瑩是當之無愧的優等生。“幹一行像一行”是她的座右銘。在採訪中,她更是提到,面對別人的偏見和質疑,這個抗壓性極強的女孩子,會燃氣熊熊鬥志,鉚足了一股勁,去“行”給別人看。
有質疑便有壓力,職場更是如此。
在面對職場中的偏見時,有人選擇逃避,也有人選擇正面迎上。偏見是質疑,但也有人將偏見看做是對自己抗壓能力的提升和挑戰,在每一次的“升級打怪”中,越挫越勇,久而久之,自然會將偏見視若無物。
面對偏見,用強大的抗壓力去擊垮它,才是最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3、多維競爭,塑造多元化的個人競爭力
超女選秀出身的張含韻,一度因為各種原因工作擱淺沒有工作。遭遇打擊,她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沉下心來仔細打磨,除唱歌外,她鑽研演技,學習英語,當再一次回到大眾視野時,有讓人驚豔的配音秀,也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影視劇,這其間完美的蜕變,讓她成為名副其實的多棲藝人。
這般的多棲發展,放在職場也同樣有借鑑意義。
所謂多維競爭,不是遍地開花,淺層次的都有涉獵,而是在原有的擅長的領域裏,向外輻射,嘗試發展出更多的可能。
對於職場人來説,在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並且將其放大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一種辦法,在此基礎上,更高階的去拓展延伸技能,則是讓個人能力再拔高一個台階的制勝法寶。
如果説,職場上的一些偏見不可避免,那麼不如調整自己,像姐姐們一樣,去正面迎戰,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在首播時的致辭: 一切過往,皆成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