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刀郎為何會突然銷聲匿跡?他的歌真如那英所説,都是農民在唱麼?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八卦

十幾年前,刀郎的歌聲就像一股來自加勒比海的颶風,席捲了整個華語歌壇。據官方統計,當年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刀郎的正版唱片銷量高達270多萬張,而盜版的銷量,則至少在1350萬以上。與之相比,正處於巔峯期的劉歡與劉德華,唱盤銷量也不過區區30萬張,就連正當紅的天王巨星周杰倫也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為何刀郎在2010年的“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結束後,卻突然消失了,他與那英的恩怨究竟從何而來?

刀郎,原名羅林,1971年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也許是天賦異稟,他從小就對音樂格外痴迷,17歲還沒高中畢業時,他便找了一家歌廳,在那裏學習鍵盤樂器。2年後,他有混跡於成都、重慶、西藏等地,幾乎走遍了整個西南地區。之後,他先後組建了“手術刀”樂隊和“地球之子”樂隊,但遺憾的是,理想終究敗給了現實,樂隊解散了。

1995年,刀郎去往新疆生活,他成立了西北音樂工作室,自此沉浸式鑽研新疆民樂。2004年,刀郎的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一炮而紅,全國各地的各大音像商店,都在一遍遍地循環《情人》、《衝動的懲罰》等歌,在他正當紅的那幾年,“刀郎”二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代名詞,他的哀傷與滄桑,是任何人都模仿不來的。

很多人問了,沒上過音樂學院、未師從名門,草根出身的歌手刀郎,為何這麼厲害?其實,他的成功與低調、務實不無關係,他在締造了華語樂壇的神話之後,並沒有踏入娛樂圈,也沒有藉機炒作,而是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繼續紮根於民間,在西北地區走鄉串户採風,積累創作的原始素材與尋找靈感。

有趣的是,曾有人試圖把刀郎的歌與網絡歌曲混為一談,但仔細聽後會發現,刀郎從不會説女方的一點不好,即使再怎麼悲傷,他也是以豪邁的姿態緬懷,而不是無病呻吟。《衝動的懲罰》: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你就不會明白你究竟有多美;《喀什噶爾胡楊》:我會默默地祈禱蒼天造物對你用心,不要讓你變了樣子,不管在遙遠鄉村喧鬧都市,我一眼就能夠發現你。

其實,刀郎的每一首歌,都隱藏着一個真實的故事,《黃玫瑰》講述的是他對女兒的愧疚與自責;《流浪生死的孩子》是緬懷意外去世親哥哥,他在歌中表達了那份珍惜與思念之情。而《手心裏的温柔》,則出自於90年代末,他去那拉提草原採風時,聽到的一個感人故事,故事中的男女正是他眼前依偎在一起的兩個老人,他們經歷波折與磨難之後,終於收穫了來之不易的幸福。

刀郎為什麼會銷聲匿跡?只因他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如果當代樂壇容不下他,他便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關於那英在2010年“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上,説“刀郎不具備審美觀點,在KTV點唱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這樣的話,大家笑笑也就過去了,畢竟孰優孰劣一聽便知,難道聽個音樂,還要分高低、看出身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