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説,《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讓他們知道了世界上有個國家叫南斯拉夫。70年代末,《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和《橋》曾在國內颳起南斯拉夫旋風。時至今日,豆瓣評分上,《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這部70年代的電影仍以8.6的高分被不停讚譽着。
很多人誤以為先有的《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後有的《橋》,其實《橋》拍攝在先,《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後《橋》兩年。
瓦爾特的扮演者是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南斯拉夫人習慣地稱他“巴塔”。令人意外的是擁有標準鐵漢外形的巴塔專業是喜劇演員,戰爭電影在他參與拍攝的200多部影片中只佔極少的部分。
巴塔在中國享有超高的美譽度。巴塔第一次來中國,一出機場被上千名羣眾包圍,“游擊隊長”嚇壞了,通過翻譯,他才知道瓦爾特已經是中國觀眾心中的不二男神。
巴塔熟練地用瓦爾塔招牌式的敬禮動作向觀眾致敬,人羣中立刻爆發出一陣陣歡呼。這個動作大家太熟了,瓦爾塔冒充火車司機向日夜尋找他的馮?迪特里希瀟灑揮別。
2002年8月,巴塔參加塞爾維亞總統競選,最終惜敗。巴塔説如果中國觀眾可以投票,他一定會當選。
選舉的失意,巴塔想到了熱愛他的中國觀眾,他想移民中國並加入中國籍,巴塔不是一時賭氣,他發自內心喜愛當時一片祥和的中國。
巴塔的行為被塞爾維亞社會黨阻止,畢竟他是社會黨副主席。
不久巴塔退出政壇。這時的巴塔身體已經不妙,做過兩次心臟手術,還得過一次中風。
長年戰火,當地的醫療條件很差,普通的心臟手術帶出了併發症,晚年的巴塔不得不將右腿截肢。英雄垂暮,中國觀眾知道巴塔截肢的事一定會痛心不已。
2016年5月22日夜,巴塔在貝爾格萊德病逝,享年83歲。
有人説如果巴塔堅持移民中國,以中國的醫療水平,他的病不是大問題。錢更不是問題,以“瓦爾特”的知名度,很多醫院都會搶着為他免費,那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福晚年。
還認得他嗎?
不過巴塔的境遇還算是好的。波黑內戰,塞族軍隊包圍了穆族控制的薩拉熱窩,長達4年的圍困,《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和《橋》的導演哈.克爾瓦瓦茨就在薩拉熱窩城內,沒有食品和潔淨的飲用水,功勳導演哈.克爾瓦瓦茨被活活餓死,真的是慘絕人寰。
想想鐵托時代灑滿幸福陽光的南斯拉夫,今天的人們應該明白社會安定是多麼的彌足珍貴。
再説下瓦爾特這個人,瓦爾特的原型不是鐵托,從來就不是。和電影中的瓦爾特神龍見首不見尾一樣,瓦爾特的原型瓦爾特?佩裏奇也充滿神秘色彩。
26歲時擔任薩拉熱窩地下黨領導人。外界對他的瞭解僅限於他獲得過經濟學學位,戰前在銀行工作。後加入南斯拉夫共產黨,在游擊隊當過營長。
1945年4月6日,瓦爾特?佩裏奇在解放薩拉熱窩的戰鬥中,被迫擊炮擊中犧牲(一説是踩到地雷)。
電影《瓦爾特保衞薩拉熱窩》的反角形象十分出彩,出彩的原因是因為影片中的德國軍官真的是德國人。
德國軍人的氣質特殊,行動坐卧走腰桿都自然筆直,不是刻意挺立,帶着貴族式的傲慢和嚴肅,不是德國人很難演出這種味道。
電影中包括馮?迪特里施在內德國軍官,均是由東德的演員擔任,這是影片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