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經過春節長假的蓄力,《你好,李煥英》已然成為春節檔的最大贏家。

影片引發的廣泛討論已經不僅侷限於影片本身展現的母女情,而是擴散至當代社會有關親子關係與女性價值觀的方方面面。

李煥英和賈玲的母女情戲裏戲外都令觀眾潸然淚下,但也有人對本片傳遞出的保守、傳統的價值觀發出質疑。

更有甚者,認為電影是在情感綁架,既綁架了媽媽,也綁架了觀眾。

那麼本文就來説道説道,作為一個支持女性進步,且偶爾出拳的觀眾,為什麼反對用現代女權話語體系來批評本片。

相反,結合賈玲與張小斐的真實經歷,我更願意將這部電影誕生的裏裏外外看作女性力量薪火相傳的希望。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犧牲與自由的兩難,通過賈玲簡單而充滿温情的敍述,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在當代語境中難能可貴地達到了平衡。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01

《你好,李煥英》幾乎獲得了一邊倒的讚譽。

電影觀眾們在豆瓣給該片打出了8.2分的高分。

向來嚴苛的評論界也被賈玲的一片赤誠打動。

影片在技法上尚顯稚嫩,整體結構上段子拼湊的痕跡明顯,依舊擺脱不了小品的影子。

但得到公認的是,賈玲真摯自然的情感表達掩蓋了這些瑕疵。

當觀眾跟隨片中賈曉玲拼命追回過去的母女時光,沒幾個人能理性地分析,這兒拍得不剋制,那兒節奏太拖沓。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就在人們紛紛從藝術層面放過《你好,李煥英》之際,又有人從性別角度對片中表達的“母愛”發出質疑。

他們説片中的母親捨棄自我,將自我價值轉移到女兒身上,望女成鳳的傳統價值觀是導致很多親子關係扭曲的元兇。

為什麼媽媽不能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一定要犧牲自己成全孩子?

説句實話,這種新舊價值觀的衝突,以及作品價值觀中散發的腐朽氣息,在同類型電影中是存在的,而且多少令人有些不適。

幾年前,韓寒導演的《乘風破浪》就曾引發過性別爭議。而電影中,父子雙方的和解讓我覺得過於牽強。

同樣講述母親變年輕的故事,《重返20歲》裏變年輕的母親為了救孫子,放棄第二次快樂又成功的人生,也十分別扭。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這部電影裏母親的一生都在與家人互相傷害和佔有,卻在導演的安排下選擇和解

對他們重拳出擊,我同意。

但對《你好,李煥英》生硬套用這套批評話語,我堅決不能苟同。

批評一部文藝作品,可以發散,但必須尊重作者的情感動機。

賈玲在接受採訪時不斷提到,不是為了當導演才拍這部片子,而是為了拍這部片子才當了導演。

所以賈玲成功規避了很多導演處女作會出現的問題——想表達的主題太多,反而削弱了主線的力量。

她不想裝模做樣做出某種反思,也不想借此機會展示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無論是賈曉玲還是賈玲,她們都不想表達自我,不想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她們一個穿越回去找媽媽,一個拍電影回憶媽媽,目的只有一個:

讓媽媽高興。

如果媽媽不在了,那就在幻想中讓媽媽高興。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與其生造出某種矛盾,不如把眼光放在更美好的那一面。

女兒造了假學歷,在升學宴上被當眾拆穿。媽媽氣也氣,嘴上嘮叨着“你什麼時候能給我長回臉”,可沒説兩句就又和女兒有説有笑了。

所以母女互訴衷腸的時候,我們非常順暢地接受了,因為這對母女之間本來就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正因如此,這場母女情才顯得格外真摯動人。

作為創作者,賈玲也想通過這部電影治癒母親早逝給自己帶來的傷痛。作為觀眾,我們心甘情願被這種簡單直接的情感打動。

在此時苛求性別價值觀上是否足夠“先進”,實在太沒人味了。

02

當然,電影在講述母女情時也有遺憾。

一旦有了反轉,賈曉玲就不能和真正23歲的李煥英成為朋友。

我們一開始以為,張小斐飾演的李煥英的確是剝離了母親身份的獨立個體。

結果反轉之後,我們發現片中年輕的李煥英仍然是以媽媽的身份參與了整部電影的敍述。

這層反轉與賈玲的話產生了矛盾。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但卻令我思考起另一個問題:

一個擁有了現代意識的女性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價值觀保守的母親?

或者,將這個命題再擴大一點:

把絕大多數精力都投入到家庭生活的傳統女性,在今天的環境中是否還值得或應該被讚頌?

顯然,賈玲給出的是肯定答案。

她沒有用一種全新的、她自己正在實踐的價值觀強加於媽媽身上。

沒錯,整部電影傳遞出的價值觀是傳統、保守且單一的。

因為賈玲毫無保留地肯定了母親的人生,她完全從母親的價值觀出發,為母親編織了一個大團圓結局。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讓我感慨,站在子女或者後輩的角度去揣測母親無私奉獻中的苦大仇深,從而徹底否定她們對自我價值的理解,是多麼傲慢的表現。

賈曉玲宿醉醒來,發現李煥英拿出一張結婚證,説經過昨晚的談心,她決心把握當下,跟談了三年的對象領了證。

賈曉玲一看,急壞了:結婚證上的新郎正是自己(沒錢沒勢的)的爸爸。

於是兩人發生爭執,賈曉玲不小心撕毀了結婚證,李煥英哭着説:

我真的很幸福,為什麼你們就是不信呢?(原話大意)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真相揭露之後回看這段,才能發覺賈玲的用心良苦。

一來,有了這段爭執,李煥英的形象更加完整。她的一生,無論是為女兒操勞,還是選擇守護女兒放棄“更好的未來”,都是經過思考後獨立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無可奈何的被迫犧牲。

而且,這種主動選擇是在一種快樂、融洽的氛圍中發生的。

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李煥英和賈玲這對母女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對幸福的理解不同,才導致賈玲心懷愧疚,一心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彌補母親。

而李煥英不斷向賈曉玲表達,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劉佳和張小斐在電影中一次次開懷的笑容,都是佐證。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説到這裏,我必須提一下喬杉飾演的青年賈文田的出場。

我看很少人提及這個年輕父親形象。即便有,很多人也是從父親形象的缺失分析賈玲成長中父親的缺位。

但當喬杉那張喜氣洋洋的大圓臉懟進鏡頭時,我感受到的是不由分説的幸福感。

明明喬杉和張小斐的外表如此“不搭”,可那一瞬間鏡頭傳遞給我的信息卻是——

你看吶! 我們註定是一家人。

我能感受到這背後的賈玲對原生家庭極其篤定的認同感。而這種撲面而來的自我認同感,再次坐實了一件事情:

李煥英對伴侶和女兒同樣抱有高度認同,才會在穿越後笑得如此開心,才會在女兒撕了自己的結婚證後傷心落淚。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所以,當青春重來,李煥英再次選擇賈文田和賈玲時,我們都特別相信,她是發自內心對自己的前半生感到幸福和滿足。

這就引出了第二點主題上的昇華。

整個社會環境都在強調上一輩女性對家庭、子女的奉獻,官方話語對其大加歌頌,女權主義者則對其不遺餘力地鞭笞。二者的矛盾點在於這樣的奉獻是否建立在泯滅自我需求的基礎上,犧牲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性,成全其他家庭成員的人生價值。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但本片弱化了這種“犧牲”。

李煥英決定領結婚證,是在和賈曉玲酒醉訴衷腸之後。

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

因為在這一刻,她終於看清女兒愧疚的心思。

她想通過領證這個行為告訴女兒,我選擇這樣的人生,是因為我願意,我快樂。

媽媽對家庭的奉獻沒有壯士斷腕那般悲壯,兒女也不必為此心懷愧疚,更不必為親人的意外離世抱憾終身。

主題講到這兒,想必對於很多中國家庭來説,都有如釋重負的解脱。

最後的反轉之所以催淚,相信很多人的代入點並不在母親身上,而是賈曉玲。

許多人的人生中,就缺少母親對自己一次温柔的回望。

所有的愧疚,所有的彌補,都能被母親看在眼裏,然後説一聲:傻孩子。

這是賈玲的幻想,也是許多做子女的成年人的幻想。

03

所以,用現代價值觀批評賈玲對母親形象的塑造,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因為是幻想,是自我療愈,又或是受賈玲天生的寬厚性格影響,整部電影呈現出非常理想化的母女關係。

我們當然可以説,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但至少,《你好,李煥英》沒有刻意誇大母親壓抑自我價值的一面,甚至,它試圖建構那個時代女性屬於自己的獨立價值觀。

比起很多同類型電影讓母親嚐到“現代女性的自由”後,又逼着她們退回關於母親最正統最宏大的敍事中,《你好,李煥英》要善良的多,温柔的多。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反思母女關係的電影,近些年也時有出現。《送你上青雲》《春潮》《柔情史》這一類的電影往往都站在更先鋒的女性價值觀去審視傳統意義上的母愛。

這些電影同樣在它們的目標受眾中得到好評。

每個創作者都有不同的生命經驗,每部電影也有不同的創作動機。

我們呼喚更多元的價值觀出現,這並不代表傳統一定要被否定。

就像我們都知道,賈曉玲日後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女演員。

但李煥英選擇成為妻子,成為母親,併為之奮鬥。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否定她這一生的價值。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04

看完電影《你好,李煥英》,我對賈玲的喜愛更深了一層。

人人都誇賈玲真誠。

在真誠之下,賈玲做喜劇能夠成功,還源於她擁有非常強大的共情能力。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這部處女作裏,賈玲總是在演自己,拿自己開涮,但她時刻都把自我放的很低。

不拿自己當回事,還總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試着去理解別人。這種善良也不會給她帶來精神困擾,這似乎是她天生就有的本領。

即便沒有沈騰那樣拔尖的喜劇天賦,賈玲的喜劇作品也有一股渾然天成的討喜勁兒。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同樣,即使涉及性別議題,即使有人非要用現代眼光去打量這部講述傳統母愛的電影,我看到的依然是令人動容的共情和傳承,看到一些來自女性的力量正在隨着時代洪流悄聲壯大,潤物細無聲地撼動着某些根深蒂固的大樹。

成長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李煥英,從農村來到小城,進工廠上班,她的人生的確沒有更多道路可供選擇。

但面對處處是侷限的人生,仍在保持善良的前提下努力過下去,就值得被讚頌。

李煥英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或許電影裏有濾鏡,但她教育出來的女兒無法欺騙觀眾。

賈玲的高情商眾口交贊。

她的樂觀、善良、真誠,在每天都有負面消息傳出的娛樂圈簡直是一大奇觀。

至今仍被傳為佳話的是2016年包貝爾的婚禮上,王祖藍、韓庚等幾個伴郎差點把伴娘柳巖扔到水池裏,幸虧賈玲及時用身體護住柳巖,才讓受到驚嚇的柳巖免於濕身走光。

2018年,喜劇演員潘斌龍在節目裏説,女兒出生那天,媳婦兒不讓自己第一個抱,而是指定賈玲來抱。因為“誰第一個抱,性格就像誰”。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賈玲身上美好的品質,母親李煥英有很大的功勞。

不同的女性囿於時代和命運,有不同的活法。

但當年輕一輩的女性搭上時代快車奔向更廣闊的人生舞台時,再去回望那些永遠留在了舊時光裏的女性,並不急着批判。

而是將她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繼承下來,帶着她們的遺憾和期盼,擁抱甚至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温柔的方式,賈玲做到了。

2001年,19歲的賈玲考上中央戲劇學院,成為馮鞏的關門弟子。

曾經,相聲對女性而言是個“禁區”。但賈玲以相聲演員出道,亮相春晚,很快讓全中國人民知道,女生講相聲搞喜劇一點也不差。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而後,她逐漸摸索出自己的喜劇風格。

今天,《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毫無疑問,賈玲成為這個春節檔最令人驚喜的創作者。

不僅如此,賈玲還靠着自己的努力,將自己的好姐妹、在片中飾演自己母親的張小斐推上了電影女主角的寶座。

這事兒上了熱搜,因為九年前賈玲發了一條微博,心疼和自己同為小演員的張小斐在圈子裏吃盡苦頭,卻不受尊重。

八年後,賈玲當導演,35歲的張小斐終於第一回做了電影女主角,風風光光地準備起飛。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在由父權掌控的遊戲規則裏,女性能幫助女性嗎?

賈玲告訴我們,理想的女性情誼,現實中真的存在。

真實的力量最是動人。

從這個角度看,賈玲這個“小豬羔子”用一部《你好,李煥英》,完成了一次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敍事。

她們,值得我們的眼淚。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END-

互動話題

你去看《你好,李煥英》了嗎?

????

如何投稿

↑上下滑動查看如何投稿↓

投稿通道

[email protected]

1.不白拿,有稿費。對脾氣我們就將約稿進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聰明才智,看幾篇我們的推送,心裏指定有數。

實習通道

1.會寫,能寫,熱愛寫寫寫。

2.滿足第一點萬事好商量。

凡是來稿來信,小十君都會第一時間回覆哦!

後台發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細則。

快給我好看!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45 字。

轉載請註明: 關於「母親」和「女性」,賈玲還有很多沒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