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征北戰》高營長:與愛妻分居後,多次卑微求和無果,崩潰自盡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八卦

《南征北戰》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以其壯觀的場面,宏大的製作,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中,參演高營長的演員馮喆,因為精湛的演技、風度翩翩的形象,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最終成為一代著名影星。

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馮喆的一生事業可謂蒸蒸日上,但愛情卻跌宕起伏,終成悲劇。

馮喆在婚後,由於花花公子形象受到妻子無限猜疑,甚至兩地分居。他去世後,妻子的遺願是將自己的骨灰放在其他兩處,至死也不與丈夫合葬。甚至連他的死,其中也有妻子的手筆。

風流才子,坎坷佳人

1920年,馮喆出生於天津一個書香門第,父母從小精心栽培。在文化薰陶中成長的他,自幼多才多藝,曾考入過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後來經人推薦,他進入上海"美藝劇團"當了一名話劇演員。

馮喆進入演藝圈後,在上海國泰影業公司簽了約。此後他片約不斷,一直到出演《南征北戰》高營長自此走向事業巔峯。在這期間,他的愛情也沒有落下。

也許是命中註定的緣分,同年張光茹來到上海演出,馮喆偶然在觀看張光茹的《棠棣之花》彩排時,對小十歲的她一見鍾情,就此展開熱烈追求。

張光茹原本是四川人,原名張啓珍。但由於家境貧寒,她9歲時就加入宜賓"凡爾登戲院",在各地登台演出。

然而天妒紅顏,由於張光茹相貌清秀,一次在演出時,被一個軍官看中要娶做小妾,軍官以錢和權勢壓人,她的母親是個慕權貴又愛錢財的人,欣喜的答應婚事。張光茹不從,在訂婚時偷偷逃跑

在這之後,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個愛人陳三公子。那時候她在台上唱戲,陳三公子就每日在台下捧場,出手打賞無比闊綽。那時的張光茹還是一個未經情事的女孩,對陳三公子的偏寵感動不已,少女心裏萌生情愫,不久後兩人同居。

而陳三公子是典型的花心浪子,很快膩味後就拋棄了張光茹,另尋新歡

童年的家境與遭遇讓張光茹變成一個渴望愛,又極度害怕失去的人。張光茹犯了小女生都會犯的錯誤,把頭腦發熱當做愛情,識人不清的她最後也承受了不小的代價,但她能如何呢?

只能用斬斷左手食指的疼痛來警醒自己,發誓再也不信男人。這段往事和她決絕的個性,也為後來她的婚姻埋下了伏筆。

馮喆的出現,就像張光茹改名後的寓意,她以為自己找到了光明。

當時的馮喆已經是大明星,他遇到張光茹後,卻低下身段展開猛烈的攻勢。馮喆的的父母認為張光茹配不上,極力阻止他們,馮喆也不為所動,張光茹最終也被他的真情打動,他們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幾年後,馮喆與張光茹在香港舉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禮,此時一個已經是成熟的29歲,一個正好是花季19歲。這對金童玉女得到了許多人的祝福,張光茹也以為找到一生摯愛。

殊不知,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現實永遠不會像童話般,結局只有幸福美好。

人生如戲,命運多舛

1950年,他們從香港回到大陸。婚後的生活,也維持過一段甜蜜。

《圍城》裏説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當愛情只剩下雞毛蒜皮的瑣事、和各種猜忌,再熾烈的感情也會煙消雲散。

馮喆作為演員,拍戲時難免與女演員接觸,張光茹無法忍受,不斷爭吵。她在心底對男人其實已經不再信任,兩人的婚姻狀態也急劇惡化。馮喆與年輕女子説話,張光茹就會質疑他,他還因此對朋友抱怨過:"光茹太敏感,讓我無法暢快地呼吸了。"

這樣的相處方式,無法評判對錯,她給不了他温柔,當一個温柔的妻子;他也給不了她安全感,做一個合格的丈夫。

1952年,馮喆出演了家喻户曉的《南征北戰》,一躍成為一線男星。拍攝結束後,他要隨慰問團前往朝鮮前線慰問志願軍,臨行時馮喆提出想要個孩子,卻遭到張光茹拒絕。

這時,他們的婚姻已經出現無法忽視的裂痕。她的心裏已經對愛情不抱期望,又何必再來一個孩子來作為羈絆呢?

後來馮喆從朝鮮回來,可能是"久別勝新婚",夫妻感情又奇蹟般的短暫的重歸於好,張光茹也懷上了身孕。

好景不長,一次馮喆在路上遇到前女友,回家後他不甚在意的向妻子提起,甚至翻出前女友照片與她比對,點評"身材不如她好"。敏感的張光茹當然受不了這樣的"羞辱"。她為了報復馮喆,撿起閒置的川劇台功,每天跑步、翻單槓、練筋斗,造成了流產

所有的一切都有跡可循,兩人的性格沒有改變,又怎會長久呢?悲劇的發生已是必然。

這種爭吵猜疑的生活也讓人越來越疲憊不堪,最終二人開啓了分居的生活,婚姻名存實亡。也導致後來馮喆在拍戲期間時感染血吸蟲病,而妻子不聞不問。

1957年,張光茹離開馮喆回到老家,重回川劇舞台。孤身的馮喆也一心投入了電影拍攝。如果一直這樣各自安好,生活也不失為平靜。

但一次意外事件,馮喆離開上海來到四川,找到張光茹。幾年不見,成為當家花旦的張光茹有些驚喜。這段時間順風順水的生活讓她重拾自信,正準備讓過往煙消雲散時,卻得知馮喆是因為尾隨女警察而被處分來這裏,張光茹的心有一次受到傷害,她立馬變了臉色將他趕走。

馮喆傷心不已,多次在拍戲後買醉,患上胃病。

世事無常,終釀成悲

1966年,嚴打開始,馮喆因為來自外地又是明星身份,被抓起來遊街示眾。頂着巨大壓力的他想尋求精神支持,多次卑微地向張光茹求複合,甚至在她的門口等了整整一夜。

張光茹的患得患失,讓她不願再重蹈覆轍,於是硬起心腸不予理睬。為了讓自己更狠心,張光茹主動向組織交待了丈夫私下談論形勢的話,馮喆被髮往農場關押勞改。張光茹的行為,將兩人之間的裂縫撕到了最大。

妻子的傷害令馮喆萬念俱灰,再加上特殊時期飽受折磨,最終導致他精神崩潰。1969年的一個早上,馮喆被發現在農場上吊自殺。

張光茹得知這個噩耗後,終於開始心痛。她聽説馮喆曾對上影廠的演員傾訴:自己最愛的人就是妻子。張光茹自責懊悔不已,還寫了一本《筆花詩集》來緬懷,她寫到:"我悼亡君十八年,此心耿耿意綿綿。"這之後她並未再婚,主動公開為馮喆昭雪。

人總是這樣,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才追悔莫及。但如果人生再重開一次,他們的悲劇依然會發生。歸根究底,還是不適合。

不是隻有愛就會有完美的婚姻。馮哲從小接受高等教育,性格開朗浪漫,不拘小節。而張光茹的身世孤苦,一再被家人和情人背叛,她需要的是內心細膩又能給他安全感的人。他們外表登對,但內心大相徑庭。這使得他們無法風雨同舟,更難以攜手抵擋命運的波折。

後來張光茹在去世前卻表示:骨灰要一半葬在父母身邊,一半葬在公墓。她為何不願與馮喆合葬,也許是心存愧疚,也可能覺得終究有緣無分,來世也不想再造成悲劇。

人生苦短,除了愛情還有事業。馮喆的人生裏,最光輝的就是作為演員的那些年。他逝去將近十年時,峨影廠終於為馮喆召開了一場追悼會來洗刷冤屈,把他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

雖然馮喆的愛情不盡如人意,但他也不負眾望,將美好的熒幕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