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乘風破浪的姐姐2》:“她綜藝”的品牌化困境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八卦

1月22日中午12點,《乘風破浪的姐姐2》在芒果TV上線,#那英跳舞#、#杜華説容祖兒長得像吳宣儀所以給高分#、#袁姍姍預測自己最好一名#、#楊鈺瑩好温柔#等節目相關詞條霸屏熱搜。

從“三十而驪”到“三十而毅、熠、奕”,《乘風破浪的姐姐2》延續第一季的女性勵志主題,問題在於節目強調女性自信奮鬥、聚焦女性藝人生存狀態的同時,能否避免內核空洞的偽女性主義?《乘風破浪的姐姐》作為“她綜藝”的先鋒,能否在品牌化的同時維持立意?

那英舞蹈測評 被網友戲稱“做法現場”

人設對標

換湯不換藥?

對比《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人選,第二季中高資歷的姐姐不在少數,但總體知名度呈兩極分化。三十位姐姐中,不乏那英、容祖兒等實力派歌手,也有王鷗、陳妍希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加盟,但後面出場的幾位姐姐,如賈青、湯晶媚、陳小紜、宣璐、蔣璐霞等知名度相對較低。

年齡上,第一季的姐姐更年輕化,高能選手年齡基本介於30歲至40歲之間。例如第一季初舞台第一、二名藍盈瑩和黃齡,再如“大碗寬面”組裏的王霏霏、孟佳、李斯丹妮、金晨、張含韻、沈夢辰。另外,在第一季決賽圈的14人中,有超一半的姐姐年齡低於40歲。

而第二季的姐姐整體年齡偏大,近一半的姐姐年齡介於40歲至50歲之間,且向文藝和古典賽道扎堆,這點在選曲上也可以窺見。

對比第一季張雨綺初舞台《粉紅色的回憶》,作為全場為數不多的老歌火速出圈,第二季中,打出情懷老歌牌的姐姐不在少數,例如楊鈺瑩的《我不想説》、程莉莎的《夜來香》、左小青《心戀》、董潔的《蝴蝶飛呀》以及張柏芝的《星語心願》等,過多具有年代感的曲目反倒限制了舞台的多元表達。

張雨綺《粉紅色的回憶》

儘管《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初衷是不給女性年齡設限,但從第一季節目走向和賽制安排來看,想要獲得觀眾的投票,便必須經過體力、舞台和觀眾緣的三重考驗。從某種程度上看,年輕態、流行化、話題度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篩選的隱藏指標,這為第二季的發展埋下隱患。

事實上,《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大熱為第二季的陣容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延展空間,但從第二季的陣容搭配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2》似乎並沒有走出第一季的套路和模式。

《乘風破浪的姐姐2》第一期裏,那英組隊標準:“能唱、能跳、顏值高”與第一季寧靜的“選妃標準”高度重合,有網友戲稱:“那姐是不是拿了靜姐的劇本?”

另外,前輩組的另一位——温婉女神楊鈺瑩的定位神似伊能靜,成語愛好者對陣小作文寫手;顏值擔當的張柏芝對標張雨綺,走坦率耿直路線;“博納老闆娘”金巧巧對標製作人老闆娘張萌;網傳“豪門闊太”胡靜對標“帶資進組”的黃聖依;王麗坤的中國舞“衣缽”由董潔、呂一等繼承;劉燁則接手吳昕和沈夢辰的主持棒……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2》第一期的剪輯上看,第二季似乎也沒有跳出原有的敍事框架。直來直去的大姐大、温婉如玉的知心姐姐、豪爽個性的顏值擔當、若干選秀出身的唱跳全能工具人和唱跳全廢的演員小透明,《乘風破浪的姐姐2》裏的人物羣像和定位與上一季幾乎雷同。

再加上《乘風破浪的姐姐2》在舞台和賽制上並沒有做顛覆性的改變,因此觀眾在觀看第二季時,極容易代入第一季的情節和套路。例如那英出場時被眾星捧月、尷尬打招呼的畫面,與第一季寧靜的出場如出一轍。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功出圈,但節目走紅後如何平衡原有的模板和後續的創新機制是個難題。模板與套路取巧固然有效,可以延續第一季帶給觀眾的快感,但同時會消磨觀眾的新鮮感。

《乘風破浪的姐姐2》作為爆款節目,收視羣體在第一季已經達到最大化,第二季的受眾更多是原有的觀眾和粉絲,相同的套路對這部分觀眾而言並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反而會被“勸退”。

另外,人設對標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那英不是寧靜,王鷗也不是萬茜,一旦人設被安上可後續“劇本”對不上,觀眾便會產生背叛感,這將為節目後期和藝人本人造成不可預估的負評。

借勢造勢

精準營銷助出圈

2020年可謂是姐姐們的“當打之年”。《乘風破浪的姐姐》成為了現象級綜藝,開播第一天2.5億播放量、兩天喜提N個熱搜、一週微博話題熱度超80億、討論量接近380萬。贏在女性賽道,藉助逆齡選秀題材優勢,無價之姐成了爆款。

定位和內容決定了綜藝的天花板,話題則決定其影響力和傳播度。綜藝節目要“活”,熱度便不能少。《乘風破浪的姐姐》在話題製造上,堪稱“教科書”,借勢造勢,利用嘉賓自帶的相關討論引爆網絡,精準營銷從而達到快速出圈的效果。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還未開播時,網上一張疑似泄露的嘉賓名單,引發熱議,而芒果堅持不表態,讓“謠言”持續發酵,還藉助劉敏濤在《紅色高跟鞋》中的表現,為姐姐的熱度助力。《乘風破浪的姐姐》未播先火,以至於在沒有任何事前宣發的情況下,突然開播卻能直接“炸屏。

劉敏濤《紅色高跟鞋》

緊接着,姐姐們出場時性格引起的“話題梗”便被逐個拋上了熱搜,比如寧靜#我這幾年白乾了#、張雨綺#你不懂,我這是高光#等。剪輯上,通過“貼標籤”形式強化印象,使節目裏的姐姐羣像呈現多元化,例如張雨綺“憨憨美女”人設、黃聖依“心機闊太”人設、杜華的“刻板女團評委”人設等。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終為芒果TV拉來了13個廣告品牌贊助、5億多廣告收入,為全年翻倍的會員數貢獻了巨大力量,同時還讓芒果超媒市值暴漲,成為長視頻領域裏能夠盈利的一股清流。

如果説第一季的姐姐們是靠個人魅力和適當營銷出圈的話,那麼第二季節目組的意味便非常明顯了,單拎出那英、張柏芝、董潔、李菲兒等幾位話題嘉賓,《乘風破浪的姐姐2》又可以吹一把“黑紅”的風。

《乘風破浪的姐姐2》首播,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黃曉明和李菲兒事件,讓《乘風破浪的姐姐2》未播先紅,喜提多個熱搜;那英、董潔、張柏芝、楊鈺瑩等頗具爭議的明星作為嘉賓,下一波熱搜已經在路上了。而有了第一季的經驗,相比《乘風破浪的姐姐2》在節奏的把握上會更加註意,確保熱度持續到最後。

開路先鋒

“她綜藝”的品牌化困境

《乘風破浪的姐姐》能夠獲得不錯的口碑,在於它提出了打破對“30+女演員”的刻板印象,在此之前,中年女演員的困境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乘風破浪》聚焦30+女性藝人,讓我們看到了30+女藝人的另一面:獨立、成熟、自信、各美其美。

但節目賽程過半後,由於賽制規則和評分標準的不合理,姐姐們越來越向“燃、炸、有力量、齊舞、穿插rap”之類的傳統韓式女團單一風格妥協,缺乏多元化和百花齊放的優勢。少了初期的張揚和霸氣,轉而向年輕人和流量低頭,沒有給予30+女性足夠的空間展示豐富魅力,越來越多的人對《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初心和立意打了個問號。

有網友説,本想看姐姐們打破規則,實際卻看到她們逐漸適應屈服,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後卻只能隨波逐流。《乘風破浪的姐姐2》延續了第一季的熱度,又能否立住第一季的立意?發揚女性魅力、打破對女性的偏見和固有印象,是否只是短暫的、一廂情願的狂歡?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中,弱勢的節目組和強勢的姐姐是觀眾喜愛的心理支點,也給了觀眾極大的新鮮感。姐姐們真實自我的展現,讓大家久違的可以在綜藝節目上看到一個個獨特個性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被重新塑造的工業化商品。

然而類似新鮮的綜藝看點,在節目大火後很容易消失。《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時,冠名商還是默默無聞的國貨微商,第二季則換成了芒果台的皇牌廣告商——金典,有了資本的加持和節目的品牌效應,節目組的底氣便更足了,話語權的天平便從姐姐們傾向了節目組。

可以説,《乘風破浪的姐姐》現象級式的爆火反噬了這個節目,當節目品牌化的同時,姐姐們的話語掌控被剝奪,第一季中觀眾想要的爽點便很難再看到了。

近幾年,“她綜藝”賽道火爆,大浪淘沙之下,留存者甚少。《乘風破浪的姐姐》獨特的立意打響了其品牌名聲,問題在於這檔以女性為主角,主打女性自由獨立、意圖折射當下社會中女性微觀世界的綜藝,拋去熱度和噱頭外,女性主義的內核有多少?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成功,使“乘風破浪”和“姐姐”這兩個詞擁有了更緊密的意義,同時它也為姐姐們帶來了翻紅的附加效果。但第二季若僅扣這兩個詞,不再內化節目的核心立意,反之把附加結果作為原始驅動力的話,那這艘滿載負荷的船也是無法開起來的。接下來的《乘風破浪的姐姐2》或許需要好好想想,除了熱度和翻紅外,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