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不靠顏值的喜劇演員
《你好,李煥英》出乎意料的有梗又有淚,作為處女作,賈玲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觀眾還是會為最真實的情感買單,目前電影豆瓣評分8.3,口碑在春節檔排名第一。
同時,這部電影也讓大家發現了賈玲和張小斐的神仙友情。張小斐説賈玲是她人生中的一個貴人,帶她加入自己的喜劇團隊,錄製各種節目,登上央視春晚,以及成為自己電影的女主角。為了配合電影的宣發,張小斐也婉拒了《浪姐2》的邀請,兩人都很講義氣。
李煥英是賈玲媽媽的本名,賈玲花了四年的時間,把一個小品變成了電影。
小品情節很簡單:賈玲意外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見到了還未結婚的媽媽李煥英(英子)。年華正好的英子喜歡廠裏的播音員,賈玲自稱省城來的親戚,小名玲子,幫着英子出主意,追求初戀。
這部小品幾乎成了賈玲的小品代表作,之後,賈玲就開始進行電影的籌備和創作。目前電影《你好,李煥英》的逆襲之路也是穩紮穩打。
娛樂圈,女人不靠漂亮混出來,真的不容易。
1982年,賈玲出生於湖北襄陽的一個小山村,上面有一個大她5歲的姐姐叫賈丹,父母是當地化肥廠的工人,一家四口的生活比較清貧。
賈玲的酒窩也是祖傳的,媽媽、姐姐和她都有。那時候家裏的家庭條件不足以讓兩個孩子都上大學,姐姐賈丹主動放棄了自己唸書的機會,讓給了賈玲去北京學習和打拼。
2000年,高中畢業的賈玲來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經過一輪輪的比試,賈玲敗下陣來。她沒有回湖北老家,而是留在了北京當服務員。
她用當服務員賺來的錢給父母各自買了一件皮大衣,給爸爸那件剛好合適,給媽媽的那件綠皮衣卻小了一碼。
第二年,賈玲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表演專業,為確保安全同時報了相聲表演。兩個專業都考上了,學校打電話到家裏,賈玲媽媽選擇了“戲劇表演班”,但因為口音工作人員聽成了“喜劇表演班”,就這樣賈玲進了冷門相聲專業。表面上陰差陽錯,實際上是命運使然。
那一年,剛好是馮鞏與中戲開設了第一屆相聲班,賈玲就這樣碰到了恩師馮鞏。
沒想到,賈玲才剛剛考入中戲,媽媽就因意外去世。
有天賈玲的爸媽去拉稻草,草堆得比較高,媽媽坐在爸爸開的小翻斗車上,不小心失足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最終搶救無效去世。
姐夫打來電話説媽媽走了,讓她回來見最後一面。賈玲不敢相信,在火車上想確認這個消息,卻發現手機沒電了。那一天,她在火車上給很多人下跪藉手機。
下火車後賈玲直接去的火葬場,當時扶着柱子走出來的姐姐跟她説“你快進來看媽最後一眼吧。”媽媽生前一直想買的綠皮衣,賈玲已經換好碼拿回來了,但是卻沒有機會穿上了。
母親去世後,賈玲胖了40斤,北漂生活也非常艱苦。為了省錢,賈玲畢業後搬到了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賈玲是這樣描述的“狗進去了只能上下搖尾巴”。
賈玲家雖不富裕,但是家人充滿愛。賈丹一直救濟着北漂的賈玲,當時姐姐第一個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第二月是500元,姐姐當時的工資是800元。
長久的飄着看不到盡頭,賈玲好不容易熬了四年,有一天賈丹給賈玲説“妹啊,你回家吧,北京哪是咱們這樣的窮人闖的。回來吧,姐工作都給你找好了,一個月3000多呢。”賈玲不想放棄,恩師馮鞏説服了賈丹:“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着這孩子。”
正是恩師馮鞏的幫助,賈玲的事業一步步好了起來,也積累了很多表演經驗。
作為喜劇演員,賈玲給自己準備了一些絕活,比如:三秒吃西瓜,一口氣“對瓶吹”喝完整瓶啤酒,生吃辣椒……
也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賈玲在2010年和白凱南的《大話捧逗》登上春晚,一夜成名。
成名後的賈玲給姐姐買了兩套房子一輛車,給爸爸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
喜劇演員是最懂生活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的,看透了生活和人性,卻又能熱愛生活理解人性,把將“高興”帶給他人做為目標,悲苦自己“嚼”了,吐出來的卻是“喜甜”。
沈騰曾這樣評價賈玲:“男人不討厭她,女人不嫉妒她。”這也是賈玲能在B站有無數CP混剪的原因吧。
電影版《你好,李煥英》開機當天,賈玲發微博表示:“籌備三年,今日開機。難免有些遺憾,總想如願以償。可以重來,何其有幸。”這個電影已經不單單是一部作品,更是賈玲與媽媽的一場對話。
賈玲曾和姐姐説:“我覺得媽媽走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快樂,我這輩子的快樂都缺一角”。賈玲希望通過這個電影來圓媽媽一個夢,也希望大家能從中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所有的媽媽都有自己美好純真的少女時代,卻在成為媽媽以後收起自己的漂亮裙子,把自己的時光奉獻給了孩子,希望所有人都能在有機會的時候好好珍惜,不要重蹈她的覆轍,不要經歷她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