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鹿晗演唱的電影《空天獵》片尾曲正式登錄上線,《空天獵》是由李晨執導並主演的一部關於空軍的電影,是一部熱血激情的軍人片。所以選用了充滿熱血、充滿能量的的歌曲《追夢赤子心》作為電影的片尾曲,此歌曲是由GALA樂隊收錄在2011年同名專輯裏面的一首,曲風讓人充滿熱情和能量,每一個音符都有推動聽眾追夢的力量,GALA樂隊用搖滾的方式把這首歌,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説激勵了很多人。樂隊主唱蘇朵的聲音充滿力量,演繹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説是撕心裂肺,十分搖滾,正是因為這樣,使歌曲成為經典,傳唱度也十分高。
因為歌曲的積極性,所以導演組決定用這首歌作為電影的片尾曲,讓整部電影更加熱血沸騰。同時也邀請了人氣巨星鹿晗來擔任歌曲的主唱,據説此次鹿晗是零報酬擔任獻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向尊敬的空軍們致敬,感謝他們保衞祖國的藍天,鹿晗此舉動受到圈內很多人讚揚啊。
單曲一上線,評論就接踵而至,一下子就登上了音樂榜榜首。鹿晗此番是用十分鮮明的個人風格去演唱,利用他自己非常有感染力的音色,加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了另一種感情去演繹這首歌,但一點都沒有比原唱差,或者説是唱出了自己的風格,鹿晗的唱功也是毋容置疑的,再加上自己的風格,讓歌曲不在撕心裂肺,而是多了一份年輕人對追求夢想的堅定和熱血,如果説GALA版本的是聲嘶力竭地追夢,那麼鹿晗的就是堅定不移地追夢。各有各特色,各有各風格,各有各的影響。
但在評論區,還是有一些朋友對於原唱過於追捧,無法接手新鮮事物,對於鹿晗這個版本總是有一些冷嘲熱諷,認為沒有唱出激情和豪邁,反而變得温柔而無力。對於這種説法,可能有點不太理性,但是音樂這個東西是很主觀的,可能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當然也有很多評論是分析得很到位,很理性的,這個是十分好。
其實,對於音樂,其實多一種風格也不是壞事,在這個時代,就是需要有更多風格的音樂或者音樂人出現,這樣才能把我們華語音樂推上另一個巔峯。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高漸離丶”:接受新鮮的尼瑪,罵小編有人贊嗎
(2017-03-23)
猶記得在以“逆戰”歌手的身份迴歸《歌手》這個舞台之時,“音樂詩人”李健給眾位在線歌手帶來的“見面禮”就是自己親筆揮毫寫下的一個“真”字。李健解釋説,這個‘真’字其實是有三重含義,其一是希望歌手能唱你真正想唱的,其二是聽眾能投你真正想投的,其三,則是希望每個歌手真的都會有好結果。而第十期節目中的李健也通過自己大刀闊斧的改編,無縫串接三首中外名著的表現,讓觀眾切實體會到了“真”的真切含義。
不止是李健,其實來到《歌手》的每位歌手,不管是早已聲名鵲起的,還是在樂壇初露鋒芒的,也確實都在踐行着“真”字箴言。他們都是熱愛音樂、有音樂態度的真歌手,他們不懼改變、致力於做真音樂,對於他們而言,排名無關緊要,留下作品才是他們最好的結果。不止是給予了歌手充分的“自由權”,《歌手》節目組由衷尊重每位歌手的音樂,同樣也給予了每位聽眾“自由權”——發自真心的選出自己真正想選的歌手。
德國著名作曲家格魯克説:“我深信真實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美的原則。”《歌手》攜手歌手正在努力為社會、為聽眾、為那些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呈現出真且美的藝術作品。
迴歸本真靈魂歌者不失音樂赤子心
“這個時代,歌手是大把的,但好歌手卻是匱乏的,好作品也是匱乏的。”在這個歌手和音樂都被娛樂化、商業化了的時代,如何不隨波逐流,在浮華中仍然保持着對音樂的高度真誠,無疑是衡量一個真歌手的標準。於《歌手》這檔致力於呈現出最好音樂的音樂節目而言,選擇真正熱愛音樂,有崇高音樂態度的歌手絕對是節目的關鍵性一步。事實證明,《歌手》的選人眼光也確實是萬里挑一,選擇的每位歌手對待音樂都非同一般的執着。他們中大多數都不是剛出道的新人,有的甚至早已過了為擴大知名度需要參加各種比賽來證明自己實力的年紀,他們功成名就,無需再為自己立碑,卻仍然在音樂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杜麗莎唱了半個世紀,即便到了60歲,談到唱歌,還是禁不住兩眼放光,她覺得:“唱歌是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因為你真的要拿出你的心來,做一個好歌手,你要真。”所以在舞台上,她每場都拿出了自己的真心全力以赴;林憶蓮被譽為“華語樂壇造樂者”,在樂壇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卻因為參加《歌手》能讓自己的音樂造詣更高深而“放下身段”義無反顧的來了;林志炫一直以來都以“每唱一首歌,都要將自己變成歌中的主角,真正做到‘人歌合一’”的高標準要求自己;李健堅持歌曲應該“由文字引領音符真正抵達心靈”;迪瑪希在競演中,身體不適賽前失聲,但在接受了緊急治療後卻仍然堅持上場唱出自己內心所想;獅子合唱團不願用“偷懶的方式去呈現音樂”,於是每一場都努力告訴大家“每一種樂器都有自己的聲音”;張傑為了演繹好一首歌,常常陷入自我糾結的境況:“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都不好。”彭佳慧直到現在都一直聽林憶蓮的歌來學習,遇到重點音符就會用本子記下來練習;光良、袁婭維帶着音樂初心來“學習”;張碧晨認為“學習和磨礪比名次和榮譽更具有意義”;趙雷從不迎合大眾,一心一意只為民謠發聲;側田説歌手是自己一生的熱愛與追求,所以他時刻把自己定義為新人;梁博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職業是歌手,他堅信“真正的歌手一定要靠作品火才行”,所以在最當紅的時間裏他選擇了“激流勇退”,安心的做音樂。
每位歌手每一次台上五分鐘歌曲的演繹,都凝聚了台下太多的辛苦與付出,他們每場比賽都拼盡了全力,旋律不滿意便推翻了重來,推翻了再重來,一遍又一遍通宵達旦,只為了呈現出更好的音樂。他們也會迷茫,也有不安,迷路過,更彷徨過,但對音樂的熱愛不允許他們放棄,所以他們一直在堅持。R.斯特勞斯曾説:“重要的事情不在於旋律的開始,而是把它繼續下去,發展成完滿的藝術形象。”這也是一個真正音樂人應該具備的氣度與涵養。
洗盡鉛華匠人精雕細琢音樂匠品展匠心
音樂家的藝術不在於直接描繪形象,而在於把心靈置於這些對象能夠在心靈裏創造的情緒中去。音樂最好是能創作出真實情景,而不是照搬。當然,在《歌手》如此專業的舞台上,在如此多專業人士的期待下,真正的歌手也從來都不會允許自己“固步自封”,他們要求自己的每一次的表演都一定要拿出前所未有的狀態,每一次的演繹都要有所突破,無論在編曲還是在演唱,又或者是在別的方方面面。
林志炫不但致力於純手工音樂的真實感,特意邀請跨界音樂家吳彤來到現場,給歌曲《御龍銘千古》的演奏增加了笙的出演,而且完美嫁接《卷珠簾》與《scarborough fair》及《裂心》和《heaven knows》;李健不僅重新填詞《異鄉人》和《父親寫的散文詩》將自己的人生閲歷放進歌聲裏,還“三合一”創意聯姻《紅樓夢》、《西遊記》這兩大名著影視劇的主題曲《紅豆曲》和《一生所愛》,及著名作品《指環王》,為中外名著牽起了“紅線”;迪瑪希流行、美聲各式花腔的唱法輪番上陣,法語、俄語、英語、哈薩克斯坦語還有中文歌交相上映;張傑《我要你》邀請了上海和平飯店的爵士樂隊前來助陣,加入《天涯歌女》片段,營造出老上海的氛圍;獅子將每首歌曲,抒情的也好,爵士的也罷,通通都賦予了搖滾靈魂;林憶蓮從情歌唱到了搖滾再唱到粵語;張碧晨的《紅玫瑰》不僅在歌曲旋律方面做調整,還在演繹上費盡心思,融入了阿根廷探戈舞蹈元素;趙雷為了展示出民謠的質樸特邀小朋友助陣......歌手用最大的誠意去擁抱改變,對音樂進行深度再創造。每一個歌手都將自己想要説的故事和要堅持的音樂取向融入了自己的編曲、歌詞以及現場演繹當中,進行全新的詮釋,沒有照搬,有的只是傳承與創新。
林憶蓮説:“光環這個詞,聽起來很美,但也有可能是束縛,它或許耀眼,但卻也可能讓人看不見光陰裏的世界。”所以她脱下了“高跟鞋”,選擇了從零出發尋求改變。李健也時刻提醒着自己:“人一旦有了一些成績,就容易停滯不前”,所以他一直都在學習村上春樹,儘管“已有了成績”,也還是要自律,他一直都執着的要將自己的新感受、新閲歷、新靈感寫進歌詞裏,對作品進行再創作、再突破。在這個隨處可見“光環”的娛樂圈,林憶蓮、李健力求突破的堅持也顯得愈發難能可貴,而《歌手》中的每一位歌手都時刻堅守着挖掘真音樂的精神也與其不謀而合。正是因為這種難能可貴,《歌手》傳遞出的每一首歌也都成為了精品中的精品。
致力臻品好音樂唱給懂的人聽
“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於不辨音樂的耳朵説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歌手》節目組深知這一點,為了對眾位歌手的音樂負責,《歌手》的500位大眾評審也全是“萬一挑一”。節目組還為此特地準備了一系列音樂試題來細心篩選,力保在最大程度上尊重歌手用心做出來的音樂。大眾評審們必須滿足真心熱愛音樂、有足夠的音樂鑑賞力以及足夠愛這檔節目這三個條件才有機會來到現場,投出自己真正想投的一票,支持自己心目中最優秀的音樂。
梁博説,“作品需要有一個平台來展示,而觀眾對於作品的好與壞有着絕對的發言權。”沉寂五年之後再出發,梁博毅然決然選擇了《歌手》作為作品的發佈平台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觀眾的掌聲,觀眾的認可,是其一生所求的東西,其二則是他始終堅信《歌手》舞台的專業性,《歌手》大眾評審的專業性。李健不喜歡過度被關注,曾在參加《我是歌手》之後“去美國走了走”,如今又回到這個舞台,他坦言是因為洪濤的誠意,是因為節目組對音樂的追求與其志同道合;請了四季,林憶蓮才終於鬆口並最終來參加這個節目,同樣也是因為“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很專業”。真正的歌手一直都在找尋志同道合的歌唱平台,《歌手》也同樣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真正愛音樂,用最大誠意去擁抱改變的歌者,也正是因為《歌手》注重於對真歌手的“引進”、對真音樂的挖掘,以及對真觀眾的重視,都讓節目不管是在呈現層面還是在內涵層面都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極致。歌手和《歌手》“雙劍合璧”,攜手共造殿堂級“臻品”。
(2017-03-27)
砥礪奮進的五年
大洋網訊 在多期的實地探訪中,廣州日報全媒體小分隊和各種各樣與流溪河有關的人聊過天。例如,有在源頭村落傳承當地美食的村民、有以講温泉傳説而成名的老人家、有辭職轉行成為“新農夫”的外鄉人、有歷史建築的守護者、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護林人……在這些對話中,我們得以瞭解流溪河流域文化的許多側面。
在這許許多多的對話之後,我們還希望找到更有代表性的人物——不僅瞭解流溪河歷史,不同年代人們的變化,還能把自己的生命情感與流溪河水融合在一起的人物。
最後,我們找到了一位鄉土作家。他曾經是鄉鎮刊物《流溪》的主編。出生於抗日戰爭前夕的他,見證了流溪河畔的風風雨雨。從抗日戰爭年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有説不完的故事。
今年87歲的戴桂波,1987年1月開始創辦《流溪》,至今這份刊物已出版60期。老人至今筆耕不輟,創作粵曲、詩歌、對聯,誠摯謳歌流溪故事,是一位執着的鄉土文化守望者。
“流溪河是生我養我的母親河,謳歌她是我的使命!”戴桂波今年87歲了,他長期生活、勞動、工作在流溪河畔,是地地道道的飲流溪河水成長起來的鄉土作家,在他創作的大批粵劇、粵曲、詩歌、對聯等作品中,不少寫的就是流溪河。
1976年,戴桂波創辦人和鎮內部交流刊物《人和文藝》。後來,這份刊物改名為《流溪》,至今仍在刊行。1991年前,刊物組稿、改稿、編稿乃至刻寫、油印、裝訂、發行,都是由他一個人完成的,被稱為“一個人的《流溪》”。但戴桂波説,流溪河是大家的,《流溪》也是大家的,自己只是一個護溪人。1999年,一位中學老師接過他的這份責任,讓《流溪》繼續着自己的使命。
辦刊:奔赴東莞印刷人們爭相傳閲
戴桂波戴着眼鏡,身材瘦小,但是説起《流溪》時,他立刻神采奕奕、提高了説話聲,言語間充滿驕傲。他的驕傲來自他一直守護的“孩子”——《流溪》。
《流溪》的創辦要從1976年説起,當年,戴桂波被調到白雲區人和鎮文化站工作。一到文化站,喜愛文學的戴桂波就創辦了刊物《人和文藝》。“當時主要為全鎮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示平台。”他説。
1987年,《人和文藝》手寫油印本改為印刷報,並更名為《流溪》,以四開小報形式面世。戴桂波繼續擔任《流溪》主編。
“流溪河奔騰不息,流向珠江,匯入南海。僑鄉人和,就坐落在它的身旁。這裏政通人和、人傑地靈、百業俱興。如今,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人和僑鄉,流溪河歡騰了!隨着經濟形勢不斷好轉,這裏的羣眾文化也逐漸興旺,於是《流溪》應運而生……《流溪》是時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1987年1月,正式創刊的《流溪》創刊詞中這樣寫道。
“當年,《流溪》印刷總數達1500份,必須拿到東莞去印刷。我記得非常清楚,統稿之後,稿件郵寄到東莞印刷廠,印刷出來後,還要專程去東莞拿回來。我從印刷廠拿着這些報紙,到東莞車站坐車回到廣州大沙頭汽車總站,再坐7路車到越秀公園轉回人和的汽車,整個過程非常折騰。但想到大家爭相傳閲的喜悦情景,一切辛勞便在頃刻間煙消雲散了。”回憶起主編《流溪》的過程,戴桂波説這份感覺是“辛苦並快樂着”。
1991年,因戴桂波退休,《流溪》沒有人接手,隨即停刊。1999年9月,《流溪》復刊,由人和一中的語文老師李彩雲接過接力棒,與戴桂波共同主編。
一篇題為《流溪水更長——祝賀流溪復刊》的文章寫道:“我們期望《流溪》立足本鎮、辦出特色。立足本鎮是指立足培養當地廣大業餘作者,辦出特色是指成為名牌‘土特產’。《流溪》復刊,會比以前更受讀者喜愛!”
創作:坐四年冷板凳昏暗燈下編劇
認識戴桂波的人都叫他“波叔”。他笑着説自己是“文盲”,因為拼拼湊湊只讀了兩年書。儘管如此,他一輩子卻和文字、文學結下不解之緣。除了長篇小説外,他對其他的文學體裁也頗有研究。波叔介紹,他對文學的熱愛起源於粵劇。
上世紀30年代,地處流溪河旁的人和墟是一個商貿發達的墟市,很多粵劇劇團都會來此演出。當時的戴桂波雖年紀尚小,但痴迷粵劇,流連於各粵劇團的演出現場。1951年,戴桂波因能唱粵曲,被選到劇社。劇社成員主要是人和地區各學校的老師。由於角色少,戴桂波還被安排反串花旦。
1954年,戴桂波開始學習創作粵劇粵曲。由於當年文化基礎薄弱,連續幾年,他編寫的劇本一直未被採用,但是戴桂波並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創作,每天晚上都在昏暗的燈光下寫劇本。1958年,連續坐了四年粵劇“冷板凳”的戴桂波結合當時人和村修水利的情況,創作了《千年憾事一掃光》,並發表在當時的《穗郊農民報》,便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幾十年來,戴桂波創作了一大批富有鄉土特色的粵劇粵曲作品,目前結集出版的有曲藝集《晚結瓜甜》、詩詞集《心聲集》、楹聯集《桂花聯藝》、韻文集《桂苑韻文小札》、散文集《回眸》、曲藝專輯《喜我白雲添錦繡》等。
在波叔的作品中,流溪河是最主要的創作元素。在與記者聊天時,波叔掏出一本作品集,津津有味地吟唱起一段粵劇對唱,“暫別西洋回祖國,此行探勝復尋幽。流溪河上賞秀色,瀟瀟灑灑。泛舟遊,我愛流溪水似綠綢!同揮槳。擊水飛舟,情牽故土,向兩岸凝眸……”詞曲抑揚頓挫,老人陶醉其中。
堅持:年邁熱情不減要寫到九十歲
“從事文學創作一定要有毅力,有恆心!只要你足夠熱愛,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戴桂波用自己的故事為自己的話做出了佐證。
戴桂波50歲才開始學習寫詩,堅持不懈創作,至今已存下至少1000篇詩歌作品,其中已出版了3本詩集。他説,自己雖然成不了有名的詩人,但是寫詩卻讓他的晚年精神生活變得富足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50歲的戴桂波還是一個寫詩的外行,幸運的是,他認識了一位古體詩詞創作老師。“這位老師告訴我什麼是平仄、對仗和押韻,這時,我才知道什麼是古體詩。”老師沒想到,這位“老學生”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詩歌創作,“我整天想着背誦詩詞,然後一句句研讀詩詞,自己再摸索着創作。”
在戴桂波家中,書房裏三個書櫃中裝滿了他創作的詩詞作品與草稿,一摞又一摞。“老人家睡眠不好,躺在牀上突然有了一個靈感,就跳起來,從一樓卧室立馬跑到二樓書房,立刻將腦海中閃過的詞句記錄下來。”戴桂波説。為了獲得更多的靈感,他每天還會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車到附近去採風。他為流溪河畔的寮寀村一共寫了13首詩,為了這13首詩他一共去了十幾趟寮寀村,耗時13個月。
戴桂波不會使用電腦,每次創作完詩歌,他總是找詩友會中的年輕人幫忙,將詩句用電腦打印出來。有時候自己滿意的詩詞作品出爐了,趕不上聚會,戴桂波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念給詩友們聽,“想聽一下大家的看法。”
雖然年邁,但波叔心態依舊年輕,戴桂波老人身上那一股創作的熱情讓人敬佩。採訪中,老人拿出一篇最新創作的詩歌作品《今昔流溪河》與記者探討,一筆一畫認真謄寫在稿紙上,多處詞句使用白色貼紙做了修改。“這篇詩歌,我是準備參加區裏一個徵文比賽的,最近才有了定稿。”話語間,戴桂波有些興奮。
“以後還要繼續寫下去?”記者問,戴桂波回答很乾脆,“我覺得我可以寫到90歲!”
花絮:老知識分子鄉中盡餘熱
在採訪戴桂波老人的時候,記者在鎮上也見到了另一位頗有代表性的“老流溪”朱慕森。有時候波叔講得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朱慕森就幫着他回想一下。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
“對對,沒錯,是這樣。”
今年70歲的朱慕森是廣州農林系統的一名退休幹部,現回到家鄉人和鎮建南村,指導村內農民發展合作社。1966年,朱慕森高中畢業回鄉,在建南村種了11年地,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離鄉讀書,然後在廣州工作。
作為一名從流溪河畔走出的知識分子,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觀察着流溪河與村莊之間的關係。“最開始,河水氾濫,流溪河畔的幾十萬畝土地只是單灶田,隨着流溪河建攔河壩、改造河堤、河道挖沙等治水舉措,水災消停了,萬畝單灶田變成了雙灶田。”
朱慕森回憶説,繼1915年的大水災之後,流溪河一帶最大的水災發生在1959年,河水漫過基堤,淹沒數萬畝田地。“現在建南村以及流溪河隔岸相望的幾個村莊過去都是沼澤地,屬於洪水衝擊區。這裏是單灶田,一年只能收一茬,兩茬不保收。上半年插秧,要看龍舟水情況,早季稻不保收。下半年的晚季稻是保收的。”朱慕森説,土改之後,建南村定的收公糧的數也是按照半年定的。
“流溪河的變化要感謝國家興修水利。”朱慕森表示,1957年全國各地掀起大興水利的運動,當年主要搞了多級攔河壩,建起水閘,把水攔住,調節河水,乾旱時提閘放水,保證下游灌溉用水,雨季放閘蓄水。上世紀60年代後,越來越多挖沙船進入流溪河採沙,從下游慢慢往上游挖,讓流溪河牀慢慢低了下去,現在河道所剩河沙不多。
“攔河壩修好後,我們蚌湖、人和一帶就告別了灌溉打水所用的‘高射炮’。什麼是‘高射炮’?那是用一根木柱、一條竹竿,利用槓桿原理設計的打水工具,在《天工開物》中有原型。當時在流溪河沿岸,一眼望下去,起碼有四五十個‘高射炮’,負責灌溉幾百畝良田。”朱慕森表示,上世紀70年代,流溪河水利設施日漸完善,就徹底“消滅”了傳統灌溉的高射炮。
朱慕森表示,如今流溪河畔的幾十萬畝良田變成了雙灶田,而且還是豐產田。“之所以是豐產田,是因為這裏土層是流溪河水的衝擊土,一馬平川,且土層深厚肥沃。”
如今為了改善土地產值,鎮裏的農村也開始種植起了其他類型的作物。在指導農民發展合作社時,學農出身的朱慕森充分發揮了“餘熱”。他向記者介紹起了當地的無花果園和葡萄園。他如數家珍一般分析起無花果的種植週期、存儲困難、帶來的土地產值提升,葡萄是如何改良品種、帶有玫瑰的香氣,聽得記者也有點饞了。
如果説戴桂波體現的是流溪人對河流、歷史的豐富情感,我們從朱慕森的身上,則看到了本地人運用知識、不斷改變生活的才智。
在採訪結束後,兩位老人有説有笑,慢慢向村中走去,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裏。這趟採訪,我們採訪到了老人們生平中的一些故事,滿載而歸。但這也只是土地上所有故事當中的一小部分。流溪河畔的人們還有許許多多未曾講過的故事,也許終難為外人知曉,就像深山裏數不盡的涓涓溪流,點點滴滴匯聚成無聲的長河,最終流入歲月的大海里。
撰文/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攝影/廣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2017-08-18)
常言道:眼光的長遠決定一個人的潛力界限。
機會帶來財富,而決定機會的則是一個人的眼光。你能看到什麼,將決定你能得到什麼。誠然,來自積木盒子的信貸經理葛修建就是這樣一位集勇氣與眼光於一身的人。
從行業菜鳥到信貸精英,如今,三年有餘!已然褪去昔日生澀的葛修建,在努力的歲月裏,在當初選擇的崗位上獲得了更多關於人生,關於信貸行業的沉澱,也更加明確了許多個明天應該走的路。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關於他的信貸故事,聽一聽他關於信貸行業的一些獨到見解和想法!
一、 眼光要長遠,步子要邁穩
1.明天的結果都跟今天有關
在父母那輩人眼中,信貸工作很大程度上帶着不穩定的因素,甚至有一種類似傳銷的意味。
一開始,家人的支持並沒有如期而至,更多的反而是不理解和反對。很顯然,從技術工程師到信貸員,丟了安逸,增加了更多不確定因素,這可能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甚至有點“傻”的做法。但葛修建卻並不這樣認為,他告訴我們,自己從一開始就非常看好信貸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也相信它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所以終究還是義無反顧地遵從了一開始的決定。
而對於家人的態度,他則是將自己之後的職業規劃完完全全分析後呈現在他們面前,因為分析與結果夠有説服力,所以家人最後妥協了!
確實,從傳統行業到信貸工作,葛修建坦言這份工作讓他少了一份安定,多了幾分奔波;但不可否認也讓他的生活多了幾分精彩,少了一絲單調。
正如他自己所説:年輕的時候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把視野放開闊一點,把心胸放寬廣一點。
老話説得好,明天的結果都和今天有關,正因為懷揣着這份“不辜負人生”的信仰,他選擇了信貸,選擇了這份在平凡世界裏給他人帶來“不平凡”財富的工作。
2.勿做井底之蛙,格局決定結果
正式進入信貸行業後的葛修建,貌似並沒有像其他信貸員一樣遭遇太
多坎坷,也沒有遇到久久開不了單的情況。相反,3個月的新人期,他能快速掌握這個行業的規則,能做到每週進件3個左右的成績。
他説,自己初入行時的導師曾這樣説過,信貸工作要守住底線,同時也要有野心,要慢慢擴大自己的競爭圈。正因為這樣,他從一開始將自己的目標定在本城市,然後放眼全國團隊,逐漸擴大自己的格局。所以不論在這個行業做到什麼程度,他只需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個道理,瞭解掌握全國銷冠的業績情況,然後思考如何突破就可以了!
同時他也深知“温水煮青蛙”這個道理,想要跳出舒適圈,就必須給加幾勺沸水。
正如葛修建所言,從一個技術工程師到銷售行業,如果最終做不好就實在對不起自己進入這個行業的初衷。所以除了來自外界的壓力,他也會不斷給自己一些挑戰。不論是想要讓家人過得更好,還是説不想辜負他們當初的信任,總之,這次他想比別人做得更好。
正因為這股動力,從一開始時的信貸菜鳥到後來的車貸骨幹,再從團隊團隊經理到電銷主管,再到如今多次獲得積木盒子的銷冠,完美的轉折讓他的從業經驗變得更豐富,也讓他在專業度上得到了更好的沉澱。
二、 信貸是一道雙向選擇題,成功與否取決於匹配值
貸款從來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因為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行業經驗,葛修建表示在工作過程中,自己能夠更精準地把控客户,能夠更好地安排客户,從而通過渠道盡可能地安排適合客户的機構解決
其貸款申請。
另外,對於客户的基本情況自己也能夠比較好地根據公司的審核側重點,掌握客户的亮點,規避風險,從而增加最終的復批率。
在這裏,他和我們分享了去年接觸到的一位客户。這位客户在外企上班,打卡工資情況非常可觀,當時他想貸款10萬元用於建房,但唯一也是致命的一點是他的一張信用卡因使用不當被凍結,所以屢次申貸都未果。
瞭解到具體情況後,葛修建首先研究了其徵信,接着去銀行開具了一份結算清單,再然後全面透徹分析了這位客户本身資質的優缺點,正是在這“1+1>2”的思維邏輯中,他成功幫客户申到一筆8萬元的貸款額。葛修建表示這次經歷不僅解決了客户的燃眉之急,也讓他更加明白工作中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
就像他説的,做貸款不是客户單方面地選擇產品,也不是產品單方面定位客户,很大程度上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所以很多時候為了提高申貸的成功率,在瞭解風控審核邏輯的基礎上,他會主動去挑選客户,選擇性過濾。同時,對於客户本身而言,他也會及時告知他們關於利率、信用、額度、後期續貸等需要注意的地方。
也就是説,整個過程對於雙方來説都是相對公開透明的,不存在所謂的“灰色地帶”。
三、 一步懸崖一步海闊天空,勿丟赤子之心
對於一名優秀的信貸員,葛修建表示專業能力非常關鍵。
事實上,信貸工作的門檻相對比較低,只要你具備過硬的銷售能力就
能在這個行業混得風生水起。這就導致這個行業內難免會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但其實很多信貸員可能連最基本的金融知識都只是一知半解,比如風控,比如產品細化要求。
也就是説,更多時候他們只是這個行業的搬運者,而不是深耕者。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短期內可能不容易發現,但當真正面對行業內的優勝略汰時,結果就顯而易見了。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信貸員,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
當然,除了專業能力,在葛修建眼裏,信貸行業最應該保留的依舊是真誠和道德底線。
正所謂一步懸崖一步海闊天空,利益和金錢是最容易迷失人性的東西,不可否認在誘惑面前一些信貸員會衝破道德底線,攫取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金錢或物質。在他看來,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確有一種損人不利己的意味。他堅信,金融行業切忌急功近利,只有真誠相待,才能真正獲取客户的信任;只要守住心底的那一道防線,該有的時光都會賦予你。
三年歲月,正是這個守得住底線,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葛修建在信貸行業始終保持着一顆赤子之心,深耕在信貸工作第一線。
四、 深耕信貸,企業要做融資創新
對於未來,葛修建坦言自己依舊會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給他人帶來“不平凡”的財富。在保持業績的同時,做到更專業更真誠,也希望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開發出更多像好貸這樣的業務渠道,使自己的明天出現更多可能和機會。
有一句話説得好,天底下所有貸款的本質都是信任,也就是信用貸款。雖然信用貸款對業務經理和公司風控手段的要求更高,但一想到僅憑一個人的信用就能改變他人的生活,這既是挑戰,又是一種動力。葛修建表示未來會繼續深耕信用貸款這個領域,想客户所想,先客户所想。
此外,他還坦言當前高利率是很多金融機構存在的一個頑疾,也是一個久久過不去的坎。很多時候企業會因為利率高而導致經營遲遲沒有起色,上班的員工可能會因為一筆不及時的資金導致入不敷出。這個問題普遍而且亟待解決。在他看來,未來企業之間的比拼更多的應該在融資成本上,而不是單純的放款量。所以當前融資創新是一個急需做的事,只有讓客户更好地體驗到貸款帶給他們生活的改變,才是信信貸行業成功的地方,也是客户選擇貸款的初衷!
(分析師:沈莎莉)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