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印、巴、孟三國

  近來,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慶祝脱離英國統治70週年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對這段歷史進行梳理,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事實:比如,預期壽命和健康狀況方面,印巴分治之初,印度人口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僅為32歲。過去70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在醫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免疫接種、營養狀況、以及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明顯改善,降低了死亡率。結果,印度次大陸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現在至少翻了一番。如今,巴基斯坦人口的預期壽命為66歲,印度為68歲,孟加拉國為72歲。

  但仍然存在諸多挑戰。比如,嬰幼兒的死亡率已顯着下降,但仍舊很高。印度(每1000個活產兒中就有38個嬰兒死亡)和巴基斯坦(66個)仍然是亞洲新生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教育方面,在上個十年中,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學生的比例上升了近兩倍,印度和孟加拉國的這個比例也分別上升了一倍。印度在2015年將全民識字率從1951年的16%提升至72%。在上世紀50年代初,印度次大陸僅有8%到9%的成年女性識字,而經過漫長的歲月,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仍然低於男性。

  性別差異在巴基斯坦尤為顯著,巴基斯坦的女性識字率仍僅有44%,而男性的識字率為70%。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佈的2016年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中,巴基斯坦在144個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二。

  宗教方面,在新成立的巴基斯坦,絕大多數人口是穆斯林。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比重基本保持穩定。在印度,穆斯林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趨勢。目前穆斯林佔印度人口的14%,約1.76億。可見,70年來,這三國的發展變化很明顯。


  近期,印度軍事人員一面繼續在中國洞朗地區非法越界,同時又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擦槍走火。《環球時報》8月7日報道,《印度斯坦時報》主編謝卡爾(Shashi Shekhar)當天撰文,對印度是否做好作戰的準備提出質疑。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印度軍隊準備好了麼?

  此前印度國家主機審計長向議會提交的印度陸軍情況報告進行分析指出,印度陸軍深陷裝備與補給不足的困境,這種境況令人不安。

  據印媒報道,7月21日,印度國家主計審計長向議會遞交了一份印度陸軍情況報告。該份報告是2015年5月份所作報告的補充,主要是評估2013年-2016年印度陸軍武器狀況。報告顯示,在這三年當中,印度陸軍缺糧少彈的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

  報告指責印度兵工廠委員會供應的武器彈藥,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滿足陸軍的需要,同時也指出了其他軍事防務部門的違規與低效問題。報告顯示,2013年在所有170種武器彈藥當中,只有27%可以維持20天的激烈作戰,而到了2016年9月,80%的武器彈藥都不能達標。

  謝卡爾質問,“在這種局面下,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政府是否有自己的標準?軍火庫以及彈藥儲備量底線在哪裏?”。儘管國防部曾定下目標,到2015年,要儲備足以支持作戰20天所用的彈藥,以保證在面臨小規模戰爭中可以取勝。此後,該目標被擴大,到2019年軍火儲備要滿足40天作戰所需。然而到目前為止,兩個計劃並沒有被落實。除了武器彈藥的不足,印度陸軍還面臨着由於物資不足而消減訓練的狀況,資源缺口高達77%到88%。

  “你能想象一個國家在缺少武器裝備和訓練的情況下贏得戰爭嗎?”謝卡爾反問。在評論中,謝卡爾認為,1962年中印之戰和199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卡吉爾衝突,已經暴露出印度陸軍的問題,然而這種問題目前仍然存在。此外他還指出,印度的政治精英應該為目前陸軍所面臨的局面負責。

  “我認為印度並沒有做好準備”,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杜幼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無論從哪一個層次上來看,印度都沒有理由與中國在這一地區動武。作戰不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目前的發展戰略,莫迪上台以後也曾多次強調發展是第一位。

  印度軍事強於中國?

  與謝卡爾的擔憂相反的是,《今日印度》雜誌網站5日從海陸空三方面詳細對比中印兩軍,試圖證明印度軍力相比中國更佔優勢。《環球時報》7日評論稱,《今日印度》列出的所謂“優勢”恰恰暴露了印軍的弱點。

  文章稱,在軍隊規模方面,解放軍是世界人數最多的部隊,但儘管中國軍隊的人數相比印軍優勢明顯,但還有其他因素髮揮作用。並且強調,如果加上預備役人員,印軍總兵力反而超過中國,中國軍隊的人數優勢就被削弱了。

  在地面裝備上,該文認為儘管解放軍的地面裝備,尤其是重裝備有明顯優勢,但是由於解放軍需要防守比印度更為廣闊的邊境地區,因此這些紙面上的優勢並不突出。並且認為印度在裝甲車和牽引火炮兩種重裝備佔有優勢。

  此外該文還表示,雖然印度空軍在主要的戰鬥機數量上落於下風,但“支援系統的規模卻佔優”,而最關鍵的一點,中國戰機需要守衞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因此中印空中力量實際相當。而在海軍力量上,文章稱“海上優勢不可能真正幫助中國在戰爭中獲勝”。而且中國海軍無法在遠離後勤基地的情況下與印度作戰,中國的潛艇和驅逐艦容易在印度洋受困於印度海軍。

  對此,杜幼康評價稱,印度各種媒體有各樣的聲音,有些媒體並不掌握情況。真正瞭解印度的人都清楚印度的實力,長處在哪裏,短處在哪裏,媒體的炒作是沒有意義的。

  《環球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直指,該報道在挑選兩國軍隊統計數據時“頗下了一番工夫”。因為情報來源不同,不同智庫的統計數據有時會相差很大。此外,現代戰爭比拼的不只是軍隊數量,更重要的還有人員素質。因此相比玩弄統計數字的把戲,與人員素質相關的那些指標更值得關注。

  而對於印度媒體報道中認為的印度在裝甲車的優勢,《環球時報》報道援引專家觀點認為,中印邊境大都屬於高原山地環境,不利坦克和裝甲車等陸戰重型裝備發揮作用,因此印媒列出的相關裝備數據實際意義不大。對於報道中稱中印空中力量實際相當這一違背基本軍事常識的結論讓人哭笑不得。而對於海軍實力,專家表示,印度海軍不僅數量上存在明顯差距,更飽受老化和性能缺陷等嚴重問題的困擾,顯得力不從心。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在過去幾十年中,彈藥短缺已成為印度陸軍的一種常態,印軍彈藥儲備不足的問題近年來屢屢見諸報道。究其原因,主要有預算經費不足、印度軍工廠長期滯後於生產計劃、長期缺乏對外採購或生產相關彈藥的規劃等。

  (2017-08-09)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7月23日,克什米爾地區的孩子拿着屋頂的殘片,他們的家在最近的印巴交火中被損壞。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7月24日消息,巴外交部當日召見印度駐巴副高級專員辛格,對印方21日再次在克什米爾地區實際控制線附近違反停火協議,並造成巴方人員傷亡表示抗議,要求印方遵守雙方2003年達成的停火協議。

  報道稱,21日印方在實控線附近“無端”違反停火協議,導致一名12歲男童死亡,另有三人受傷。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總幹事費薩爾(Mohammad Faisal)對此表示嚴正抗議。

  巴基斯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蓄意針對平民的攻擊是受譴責的,違背了國際人權和人道主義法則。巴方敦促印方調查此次和近期交火事件,尊重雙方的停火協議,切實維護實際控制線附近地區的和平。巴外交部堅持認為,印度應當准許聯合國軍事觀察小組來到印巴邊境,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來履新其被授權的義務。此前,印度拒絕了聯合國調停印巴衝突的請求。

  進入7月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不斷,克什米爾本地的武裝分子和印度警方之間的衝突也時有發生。報道稱,這是本月內印度第三次違反停火協議,也是巴方第三次召見印度外交官。本月9日和19日,巴方曾兩度召見印度駐巴副高級專員辛格,抗議印度違反停火協議並造成巴方人員傷亡。

  巴三軍新聞局局長加富爾本月中旬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巴印實際控制線附近違反停火協議已達580餘次,為歷年之最。

  作為鄰國,對於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此前在接受記者提問時指出,巴印兩國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發生衝突,不僅不利於兩國各自穩定與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平與安寧。中方希望有關方面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避免加劇緊張局勢。中方願為巴印改善關係發揮建設性作用。

  1947年巴印分治後,巴基斯坦和印度曾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爆發兩次戰爭。2003年,雙方在克什米爾巴印實際控制線一帶達成停火協議。近年來,克什米爾地區形勢總體緩和,但是雙方衝突時有發生。本月以來,雙方在實際控制線附近交火頻繁,導致多人死傷。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湖北省澎友”:我覺得中國應該不遺餘力的幫助巴基斯坦國快速接近中國的發展水準,這樣才是帶動一帶一路以及給與印度致命一擊的重要方式。

  網友“柏葉啦啦寶”:印度真是有點兒自信心爆棚啊。

  (1970-01-01)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

  海外網8月9日電 當地時間週三(9日),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Arun Jaitley)再次聲稱,印度軍隊已經“足夠強大”,有能力應對任何對國家安全的挑戰,並強調印軍已經從1962年的戰爭中“吸取教訓”。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Arun Jaitley)週三在啓動一場為紀念甘地1942年發起的“退出印度”運動75週年特別辯論時聲稱,印度數十年來面臨諸多挑戰,但是“我們可以驕傲地説,每一次挑戰都讓國家變得更強大。”

  賈伊特利稱,印度已經從1962年與中國的戰爭中“吸取教訓”,認識到“軍隊必須被自主打造,因為直到今天,印度仍然面臨着鄰國的挑戰。”

  賈伊特利還稱,與1962年相比,印度已經“因經歷1965年和1971年的戰爭而更強大”;並稱雖然在1962年面對中國承受苦果,但在1965年和1971年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中獲得了勝利。

  他聲稱,“我承認有些挑戰仍然存在。有些人意圖挑戰我們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我堅信,我們勇敢的士兵有能力保衞國家安全,無論挑戰來自東部邊界還是西部邊界,”並強調“軍隊可以為國家安全作出任何形式的犧牲。”

  《印度時報》報道稱,在中印洞朗對峙已經近2個月的情況下,賈伊特利的發言具有“標誌性意義”,儘管他沒有具體提到這一點。

  據海外網8月9日消息,關於媒體稱印軍在洞朗地區撤離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當天表示:據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中方要強調的是,印方必須將全部越界人員和裝備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無論印軍還有多少人非法越界並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賈伊特利還提到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爭端,稱印度從獨立之日起就面臨危機,“鄰居覬覦克什米爾地區”。

  他表示,印度正在面臨的更大挑戰是恐怖主義和左翼極端主義,並稱印度議院和整個國家必須齊心協力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他還強調,不同宗教和種姓都是印度的組成部分,重要的是必須保持內部和諧。

  這不是印度國防部長第一次提到1962年。此前,據印度媒體報道,印陸軍參謀長拉瓦特稱,印度在為“2.5線戰爭”做準備,即應對中國、巴基斯坦和國內的安全威脅。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6月29日表示:印度陸軍參謀長的言論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我們希望印軍個別人能夠汲取歷史教訓,停止發表這種叫囂戰爭的危險言論。

  針對中方“希望印度能汲取歷史教訓,停止叫囂戰爭”的警告,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Arun Jaitley)6月30日卻稱:“如果他們試圖提醒我們,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的印度不一樣了”。

  隨後,在7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印度國防部長該言論回應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他説的沒錯。2017年的印度與1962年的印度確實不同,正如2017年的中國也與1962年的中國不同一樣。”

  (原標題為:《印防長再叫囂:已吸取1962年教訓 印軍“足夠強大”》)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江海守餘心”:印度太把自己和美國當回事了

  網友“澎友的噴”:雖然不輕啓戰端比較明智,但長期以來的自吹自擂,也使當權者進退兩難

  網友“東南枝上一毛錢”::雖然被中國打敗了,但是打贏了巴基斯坦啊!:哦,所以你很驕傲

  網友“laojiou”:1962給阿三留下太深影響,也許2017印象更深。

  網友“遊人”: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

  網友“w”:印度現在有這樣的底氣,我們還等什麼呢,

  網友“鄧馨遠”: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

  網友“朱濤”:印度這個自古以來就吃了很多敗仗的國家,看來還想在捱打呀!那中國在印在多狂點時間後,就給這個挺窮的大國一個大些的教訓吧,讓印知道破壞和平者是沒好果子吃的!

  網友“貓笨笨”:國家的安全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嚴,就需要有強大的軍備。真理在大炮射程範圍以內。——俾斯麥

  網友“劉明君”:中國也要吸取1962年的教訓。不把他打服,他不賠款,不按照中國的意志簽訂邊界協議,就不撤軍。現在中國的國內外形勢比1962年可強多了。

  (1970-01-01)


  中新經緯客户端7月27日消息,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身價已達310億美元,超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成地產首富。港股內地房股自上午開盤後普漲,截至記者發稿,恆大漲5.02%。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繼昨日暴漲18%後,中國恆大股價今日再次上漲,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身價也隨之大增。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圖片來自Wind

  福布斯排行榜最新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依然是中國首富,身價360億美元;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位列第二,身價344億美元;許家印身價超過王健林,躍升至中國富豪榜排名第三位,順豐創始人王衞位列第五位,身價195億美元。

  據中國基金報消息,中國恆大股票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333%。許家印持股市值也是同樣大幅飆升,從年初的490億港元飆升至2100多億港元。

  中國恆大半年報預告顯示,預期本集團截至2017年6月30日半年度錄得之未經審計淨利潤為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而根據此前恆大總裁公佈的業績預期,其2017-2019年三年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500億、5000億和5500億,營業收入將分別達到2800億、3480億、3800億,淨利潤將分別達到243億、308億、337億。

  (原題《地產首富易主!許家印當上國內地產“一哥”》)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農科所”:企業多元化發展,成功轉型,還是有實力啊

  網友“吉林省澎友”:股票升值帶來的排名變化,一半是注水肉。萬達正好相反。他們正在經歷轉型期,能保持如今的市值已屬不易。只有沒腦子的貨才覺得恆大比萬達牛。

  網友“袁健勇”:恆大近兩年正以非常大的力度打造環節精品,所用材料均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園林環境均按豪宅標準設計,並通過配套先行、升級物業服務、完善售後等措施,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

  網友“陸KK”:分分鐘秒殺啊,哈哈

  網友“陸KK”:家印兄弟,加油

  網友“(null)”:恆大也太讓人眼紅了吧

  網友“bfz0d003”:王總這次還真沒躺槍,萬達惹上麻煩了,相反,恆大在萬科事件中的表現説明了很多東西

  網友“瘋狂的冬哥”:恆大確實不錯,不管是足球還是做其他的,都是給國人帶來正能量的,良心企業

  網友“A0 陳元華”:企業多元化發展,成功轉型,還是靠實力説話!加油恆大!

  網友“A.♓️”:世界五百強企業,果然名不虛傳

  網友“老扁”:王總有種躺槍的感覺,你這要上頭條,老掛上我幹啥

  網友“bfz0d003”:王總這次還真沒躺槍,萬達惹上麻煩了,相反,恆大在萬科事件中的表現説明了很多東西

  網友“老扁”:王總有種躺槍的感覺,你這要上頭條,老掛上我幹啥

  (1970-01-0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428 字。

轉載請註明: 獨立70年以來, 印、巴、孟三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現狀大對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