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有很多人都説,現在的娛樂圈是小鮮肉們的天下。

因為小鮮肉的顏值和流量,讓很多導演認為他們能夠帶來收視率和票房。

大環境下,對中年演員事業造成了衝擊。

所以現在很多中年演員面臨無戲可接的境遇,但是唯獨張嘉譯,是一個例外。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張嘉譯今年50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説白了已經是一個老大叔。

但神奇的是,他的熱度卻是居高不下。

但凡他演的戲,收視率一直都是槓槓的,甚至口碑也是非常的好。

至於為什麼,短短一句話就能夠形容:他有着中年演員的演技,又有着小鮮肉們的流量。

也難怪很多人喜歡稱呼他為“老鮮肉”。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説是“老鮮肉”也沒錯,畢竟在很多人眼裏,張嘉譯是大器晚成型。

不過,他自己卻並不承認。

因為他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很好,雖然名不見經傳,可走得每一步都很踏實。

人這一生,總要有一個摸爬滾打、嚐遍酸甜苦辣的過程。

所謂的大器晚成,他非常珍惜。

在複雜的娛樂圈,很少有人能像他這樣不急功近利。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看張嘉譯的戲,就總會情不自禁的去搜索他的其它作品,甚至連客串的都要認真看一遍。

我發現他所演繹的角色,不管好的壞的都能拿捏有度,讓人印象深刻。

相信很多人認識張嘉譯都跟我一樣,從《蝸居》中的市長秘書開始的。

那個既低調謹慎,又老謀深算的宋思明。

當時很多人都説,尋遍全中國大概也找不出比張嘉譯更適合演宋思明的了。

毫無疑問,宋思明火了。

成為家喻户曉的萬人迷,也一度成為張嘉譯的代名詞。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從那以後,“低調中帶着性感、滄桑中帶着浪漫氣質的大叔。”成了張嘉譯的標籤。

張嘉譯火了。熬了整整14年。

在此之前,他演了17部電影,超過1000集電視劇。

2006年主演的電影《左右》,更是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但這一切,和“人盡皆知”總是差點火候。

據説,當時《蝸居》導演找他,主要就是因為他長了“一張公務員的臉”。

誰能想到,這個口口聲聲“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什麼大問題”的反面角色卻大受歡迎。

《蝸居》熱播那年,張嘉譯四十不惑,終於熬出了頭。

這讓我想起張嘉譯之前説的一句話:時間會把一個認真的演員熬成一個表演藝術家。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張嘉譯的演技和那份認真,是毋庸置疑的。

再到後來《一僕二主》的楊樹温和,老實,善良,一個人辛苦的將女兒拉扯長大,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淳樸的好父親;

《急診科醫生》的何建一作為醫生,他認真負責,重視生命,將身心投入到救人當中,他會因為沒救下人而自責,也會因為沒管教好女兒而悔恨,但他還是會重整旗鼓,因為他的職業不允許他倒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私奉獻的好醫生;還有他的馬可,他的林大為.......

眉頭一皺,霸氣外露;眉毛一抬,老實巴交。張嘉譯完美地在不同角色間無縫轉換。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還有《獵場》中飾演的曲閩京。

張嘉譯完美演繹出了部分官場人的風範,胡歌飾演的鄭秋冬來找他説明情況的時,他的氣勢簡直是太到位。

曲閩京的老辣、陰狠、孤傲全部展現出來,直接將鄭秋冬的自信心全部摧毀,讓鄭秋冬痛哭,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除了曲閩京,還有另外一部比較冷門的叫《四十九日祭》。

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抗日劇,但是這部劇給我帶來的震撼是張嘉譯其他角色所不能比的。

同樣還是和老胡的合作,但是這次和《獵場》不同,老胡是作為配角客串出現的,張嘉譯則是飾演的神父。

全劇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慘”。

張嘉譯飾演的法比,只是一個普通的神父,但是他卻要在南京城中苦苦生存,他面對慘狀無能為力,只能用自己那不起眼的身份,在日本人面前艱難周旋,保護弱小。

角色有血有肉,讓人難以忘懷。

當然,提到張嘉譯的演技,必然少不了《白鹿原》。某站上有很多關於“神演技”的影視劇片段集錦,幾乎所有的集錦裏都會有“白嘉軒哭仙草”的那段戲: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從驚訝,到氣急,再到悲傷。

有人評價,這場戲的光芒甚至蓋過了公認的內地演技之神何冰。

除了作品之外,大家總愛關心和他搭戲的女明星。

有小宋佳,王曉晨,王珞丹,李小冉,關曉彤還有閆妮等等,其中小宋佳和閆妮都和他合作過兩次。

不得不説,老張魅力不減。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但是你可能也發現,這些年老張的作品慢慢變少了,不像前幾年那樣“霸屏”。

主要一個還是因為他身上的“強直性脊柱炎”。

這讓他拍戲很是痛苦,戲中他那“六親不認”的步伐,就是因為這個病。誰承想,這反而成為了他的特色,實在是讓人不知是哭還是笑。

如今成名多年,也接受過很多次的採訪,張嘉譯只在一次演講中開口提過這個病:

“那段時間,每天拍戲的時候,要比別人早起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拿熱水從頭開始衝,要把整個背衝開,因為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背都是僵硬的,疼得不行。”

那段時間,張嘉譯演武打戲壓根不用替身,要強的他直接往水泥地上摔。結果落下了這個毛病。

更多的時候,張嘉譯拒絕提起自己的病:“一説我都不搭理,別老解釋這玩意。”

他是靠實力的,不靠“賣慘”。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忍受着身體的痛苦,堅持着最初的目標,在演員這條路上,張嘉譯一直很認真。

我們都喜歡這樣的藝術家,這樣認真的戲骨。

據説,張嘉譯每拍完一段戲,他都會回憶反思,甚至有時候會不吃不喝的在那想。

如果對自己的表演不滿意,張嘉譯就會嚮導演提出重新拍攝。

這是一個演員的素養,就像章子怡説的一個演員的信念感一樣。

這也正是張嘉譯的初心。

從進入北影那天起,他就是奔着表演藝術家去的。紅不紅不重要,認真完成每一部作品對他來説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浮躁,沒有緋聞。

靠着一部部作品、一個個角色磨練演技,不忘初心。

這才是真正的演員。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贊和關注的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1 字。

轉載請註明: 熬了14年,40歲才成名:“老鮮肉”張嘉譯到底有多招人喜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