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幻樂之城》的節目中,她穿着一席白色長裙,飾演一個失去愛人的女子。每天靠着錄像過日子,幻想着他給自己披上婚紗……
她哭完,臉上全是淚痕,一路走向舞台……台下的觀眾都站了起來。她流着淚,半帶哽咽地唱着:
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你會知道我,快不能活;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救我;空氣很稀薄,因為寂寞……
知道是節目,但還是看得淚光閃閃。主持人何炅感動到不行,嘉賓王菲言簡意賅地説了四個字:“演技炸裂”。
2
如果馬思純沒自曝出得了抑鬱症,她這一段表演,真可稱得上“演技炸裂”。但在知道她患了抑鬱症之後,再看這一段,突然發覺,她這一段表演帶入了太多自己的真實感情在裏面。
而更“炸裂”的是她演繹的抑鬱症片段,沒有一句台詞,整個面部表情,在不斷扭曲變換中,到達崩潰的過程。整個過程完全像是已經失去自己的控制,有人説她用力過猛,演得像精神分裂一樣,説抑鬱症沒那麼多豐富的表情。
見過一個女同事,患上產後抑鬱症,去她家裏看她,因為她丈夫的一句話,她的表情,跟馬思純演得一模一樣,似哭似笑,一分鐘內,表情不停的轉變着,最後她哭着跑到房間用將力將門關了起來。
後來有一次在醫院,跟醫生聊起抑鬱症,醫生説抑鬱症有輕重緩急之分,不同的程度有不同的表現,比這更嚴重的都有。
3
馬思純,1988年出生於安徽蚌埠,母親蔣雯娟,小姨蔣雯麗,算是星二代。
小姨蔣雯麗,出生於1969年,蔣雯娟生下馬思純的1988年,19歲的蔣雯麗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次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進入演藝圈,馬思純的母親蔣雯娟為其經紀人。
1988年,與張藝謀、陳凱歌是同學的顧長衞,憑藉電影《孩子王》、《紅高粱》獲得了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孩子王》的導演是陳凱歌,《紅高粱》的導演是張藝謀。
《孩子王》入圍第4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
《紅高粱》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三人都是學攝影出身,張藝謀與陳凱歌都已經行作起了導演,而顧長衞還堅持在自己的攝影專業裏,而轉行做導演的張藝謀和陳凱歌,因為手握着女演員的角色生殺大權,所以就算長相普通,依然有許多女演員轉在身,所以並不缺女伴,當然這些女伴都不是他們後來的妻子。唯獨顧長衞,沒有這樣的權力,畢業後,身邊並沒有這許多鶯鶯燕燕,一直單身。張藝謀和陳凱歌兩人看不過眼,一合計,叫了一羣學妹搞了一個聚會。正上大二的蔣雯麗也在其中。
4
顧長衞對蔣雯麗一見鍾情,但此時的蔣雯麗有一位男朋友,就是後來嫖娼被抓的王安全,張雨綺的前夫,只是那時候,1987出生的張雨綺還是個孩子。
顧長衞雖然得知蔣雯麗有男朋友,他還是發揮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的精神,猛挖王安全的牆角,終於牆倒,蔣雯麗成了他的盤中餐(秀色可餐)。
顧長衞也在2005年,做了多年攝影師之後,轉行做起了導演。
馬思純還沒進入演藝圈,就在上一輩的命運安排裏有了一個經紀人母親,演員小姨和導演小姨父。
1995年,7歲的乖乖女馬思純,在母親的舉薦下,拍了第一部電影《三個人的冬天》,電影裏她飾演小姨蔣雯麗的女兒。乖巧懂事,聰明可愛,是那個特殊三口之家的寶貝。
而馬思純也如電影裏的角色一般,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姑娘,事事都不用父母過多的操心。
馬思純的父母一直教育馬思純:
“要懂事,要遷就別人,不要太張揚”
。也造就馬思純面對事情時,一切都選擇自己承擔,不尋求大人幫助。
5
2000年,12歲的馬思純,又與自己的小姨蔣雯麗一起拍了《大宅門》,劇中馬思純飾演少年白玉婷,而蔣雯麗演成年後的白玉婷。
這之後,馬思純跟隨着母親來到北京生活,轉學對於乖孩子來講,意味着有一段較為困難適應期,而對於乖孩子來講,在這段適應期,極大可能會被同學霸凌,星二代的馬思純也沒能逃過被同學霸凌的命運。
十二三歲的孩子,愛恨都是一件不需要特別理由的事情,也許對方長得漂亮、也許是對方學習好、或者是因為對方胖,看起來容易欺負,都能成為霸凌的理由。
那時的馬思純,就是因為胖,且跑步還跑得快,便成為遭這位女同學恨的理由,每次碰到,總會被對方用語言或者肢體進行攻擊。人生地不熟的馬思純,既不敢告訴媽媽,也不敢告訴老師,選擇了隱忍。但往往這種時候,你的隱忍,更容易助長這種霸凌的氣焰。馬思純寫信給安徽老家的同學,但對方總是收不到,後來才知道,是這位同學提前將她的信拿走撕開來看,甚至為了挑釁,直接在班裏朗讀。
當這一切都沒得到馬思純的回應後,更是將馬思純沒喝完的可樂裏灌了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而馬思純之所以知道這件事,還是因為另一位女同學實在看不下去,偷偷告訴了馬思純。才避免她喝下帶着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的可樂。未成年人的惡,真的觸目驚心。
壞孩子,有時候危害性很大,如果一直沒有得到大人們的重視,會因此犯下很多無法彌補的過錯。而乖孩子,面對這種事情,大多數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不敢跟家長説,不敢跟老師説,害怕被更厲害的報復,因此而變得膽小自卑。
6
2007年,高三的馬思純,因擔任饒雪漫小説《甜酸》的書模而被更多人所認識,畢業後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戲,可是以失敗告終。隨後,她聽從媽媽的建議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系,馬思純對於媽媽的安排,乖乖女的馬思純,沒有選擇的餘地。
所以對於演戲,馬思純並非科班出身,但大二那年,還是在眾多年輕女孩之中脱穎而出,獲得出演《爸爸,我懷了你的孩子》網絡小説改編的電視劇《戀人》女一號的角色,也因此正式進入娛樂圈。這之中有沒有媽媽和小姨的助力,就不得而知。
在片中,她飾演了敢愛敢恨的女主角與大她9歲的男主角(郭曉東飾),上演了一段大叔與小羅麗的情感虐戀,情節感人。
同年,馬思純還出演了電影《秘岸》和劇情片《我們天上見》。這兩部電影,前一部是蔣雯麗主演,後一部是蔣雯麗執導。
7
2011年,馬思純與胡歌、陳柏霖、陳意涵合作出演了都市時尚劇《摩登新人類》,2012年,現藉着電影《歲月無聲》中廠長的女兒楊朵朵一角,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最佳新人獎。只是這些並沒有得觀眾的認可,黑她的人很多,説她是靠小姨與姨父的幫助才獲得的成功。
2013年,一年後與馬純相識戀的歐豪,參加湖南衞視選秀節目《快樂男聲》,獲全國總決賽亞軍,從此正式出道,這一年,歐豪21歲,而馬思純25歲。
2013年到2014年,馬思純分別與小姨蔣雯麗合作了愛情電影《白相》和現代情感劇《愛情最美麗》,在這之前,馬思純扮演的幾乎都是純潔善良的好姑娘角色,甚至在范冰冰片的《武媚娘傳奇》中,也是扮演魏國夫人賀蘭敏月這個命運悲慘,被武則天嫉妒,下毒身亡的角色。
在蘇有朋的大銀幕導演處女作《左耳》中,馬思純挑戰了個性張揚,敢愛敢恨,不失妖豔的黎吧啦,正是在角色上的轉變,讓她獲得演技上的認可,還收穫了她進入演藝圈後的第一份愛情。
8
在拍完《左耳》以後,馬思純與歐豪被媒體拍到在一起的甜蜜照片,只是兩人都沒承認,一直維持着地下戀情,直到2017年,歐豪被曝出到橫店探班馬思純,兩人在酒店共度良宵之後,戀情才被坐實。
同年3月14日馬思純生日,歐豪在微博上送上祝福,兩人的愛情隨即公開。
一開始,兩人的愛情很是甜蜜,馬思純在微博上寫道:
“承諾,你説的,我信。愛情,是你,我願意。這就是,我愛你。”
歐豪亦回應道:
“我不會説情話,卻愛你很真[心]。”
只是這段愛情,結束在2018年,結束得毫無徵兆,隨着一則彼此工作室的聲明,將兩人的愛情畫上句號。
這段愛情結束在馬思純的演藝事業的高峯,馬思純與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中雙雙獲得了台灣金馬影后。
與歐豪分手,成了壓垮馬思純精神上的最後一根稻草,馬思純的精神狀況堪憂,一度連走動都很不方便,需要吃下大量藥物來控制病情。
9
只是就算如此,馬思純在談到歐豪為什麼分手的時候,並沒有半點壞言壞語,只是用她一貫文藝範的回道:“
分手並不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只要知道愛自己最重要,要問心無愧最重要。
”
沒有大罵前任的橋段,後來在《我就是演員之巔峯對決》中,馬思純挑戰周迅經典作品《李米的猜想》,戲演完後,情緒還沒能平復下來,連一向説話難聽的李成儒,也完全變了話風,誇讚馬思純演得好。
而在馬思純感慨:“
書裏寫的,歌裏唱的都是假的,不是相愛的人就能在一起,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更是感慨:“
還活在那個夢裏面吧!愛情多麼殘忍,殘酷!
”
李立羣見她如此傷感,好奇地問道:“你談過戀愛嗎?”
只此一問,馬思純情感再度崩潰,哭着答道:“我談過”。
李立羣見她如此,接着問道:“一定是一個很奇怪的戀愛吧!”
馬思純:“我有很幸福的戀愛!”
李立羣不解,再次反問馬思純:“既然有過幸福的戀愛,為何如今又這麼糾結?”
馬思純則哭笑着回答説:“
因為幸福,你失去了,所以才難受啊!
”
由此可見,馬思純與歐豪分手,對於她這個一直活在乖乖女世界的人來講,真的打擊很大,而本就在自卑,被霸凌的青春中走過來的她。這一次飛蛾撲火的愛情,成了燒掉她堅強外衣的導火索,從此有一段時間,她再沒法演戲,自己將自己囚禁在了一個出不去的小黑屋裏,自苦自惱。
10
在她患上抑鬱症的這些日子,因為吃太多抗抑鬱的藥,導致她身體不斷變胖,特別是在新一期的吐槽大會中,她的身材更是有向她的經紀人楊天真靠攏的趨勢。只是自從她偷偷跑到吐槽大會被李涎發現後,感覺她的精神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
不管是初上吐槽大會,直言自己有病,還是後來調侃來吐槽大會是為了呼蘭,而隨後吐槽呼蘭是東北狍子等,不但已經放開,還玩得很開心。
就算是後來與易立竟的一對一環節中,雖然有情緒波動,但並不像以往,一句話完全可以讓她陷入崩潰的地步。
2018~2020年間,演了幾部口碑不太好的作品,被網友罵是靠小姨和周冬雨拿的金馬影后,幸而她並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終於從抑鬱中走了出來,在近期與白敬亭搭檔主演的軍旅醫療劇《你是我的城池營壘》,成功回到那個可以拿金馬獎影后的水平。
人生會經歷這樣那樣的磨難,也許當時以為過不去這個坎,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卻沉澱為生活的厚重感。
當然,也希望大家都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特別是學校的霸凌事件,因為對還沒有能力應對的孩子來説,無疑是一種災難。同樣,對於患上抑鬱症的人羣,也需要多加關注,給予一定的關懷和幫助,讓她(他)們有機會走出困境,恢復健康的人生。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加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