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曾經有一天就一個人站在陽台上,我想往下跳。”

在剛播出的那一期《王牌對王牌》中,“二姐”張歆藝作為華晨宇的好朋友參加。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在節目中,張歆藝爆料雖然華晨宇在大眾面前一直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但在私底下,他卻是一個特別脆弱的人,甚至有一次,他站在陽台上想跳下去。

當時的華晨宇,默默低下頭,扶起眼鏡抹去眼角的淚。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那一刻,彈幕上彈出很多“對華晨宇路轉粉”的信息。

而那一刻的華晨宇,好讓人心疼。

01

華晨宇最近一次登上熱搜,是因為參加《歌手·當打之年》並獲得冠軍,成為首位90後歌王。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但隨即,網絡上掀起眾人的討伐。

很多人認為:華晨宇真是芒果台的“親兒子”,但這種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有人認為華晨宇把《驚雷》都洗白了:聽了他的歌,感覺《驚雷》旋律還挺強。

還有人“抖機靈”:雖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我們不應該去左右別人的喜好,可是你現在端給我一盆shit啊。

沸沸揚揚,幾乎全都是指責與謾罵。

甚至頒獎時的一張照片都被有效“利用”: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對於華晨宇獲勝,我們只能像旁邊嘴角上揚,盪出一絲邪魅苦笑的彭磊一樣感慨:華晨宇,真是看不慣你又幹不掉你啊。

出道六年來,華晨宇一直揹負着各種爭議和指責。

當初在《快樂男生》的初選中,略帶羞澀質樸的華晨宇在舞台上表明:我第一首歌要唱我的原創,但這首歌沒有歌名,也沒有歌詞,我可能要用一種火星文的形式來表達。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當時,他的表演並不被看好,但好在作為評委的尚雯婕被深深打動,她接連問了華晨宇關於創作的幾個問題:

你會不會在創作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家裏幾個小時,一直到四五個小時後,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永遠在寫一個旋律,然後接下去寫,一直寫到自己很興奮,然後周邊發生任何事,你都沒有知覺,你不知道自己餓不餓,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裏?

當時呆愣的華晨宇憨憨地問道:你怎麼知道?

當聽到尚雯婕説自己也是這樣時,華晨宇笑了,那種笑,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到被理解的笑。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最終,在尚雯婕的鼓勵和堅持下,華晨宇走完了那一期的《快樂男聲》,並奪得冠軍。

事實上,這也是這麼多年來最紅的以為冠軍。

02

華晨宇進入樂壇,他在舞台上那種瘋癲的表演方式依舊飽受爭議。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有人説他在舞台上的演唱做作又詭異,甚至有人留言評論:

“他一直是這個畫風?“

“真是挺牛的,一季看下來,一首正常的都沒有。”

“感覺他的這些歌都是為跟陰間溝通創作的。”

多麼尖酸惡毒的評論。

事實上,因為人性的自私,我們從來沒有給自己眼中的“異類”足夠的展示空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出現與眾人認知或是表達不符的情況,大家就會“羣起而攻之”。

我們不夠寬容。

所以當年的哥哥張國榮,哪怕他擁有了巨大的名聲、財富和威望,但還是深陷抑鬱症中,最終不得解脱,一跳了之。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華晨宇究竟是天才少年,還是包裝營造出的視覺系?

有人曾總結出一個公式:

華晨宇=David Bowie+韓國權志龍+中國張傑+中國肖戰。

——音樂概念取巧David Bowie,造型主打韓風妖男,資源靠芒果台撐腰,數據靠粉絲打榜。

這樣就更能理解華晨宇的“被黑”:

《歌手》系列從第一季到第六季的冠軍分別是:羽泉、韓磊、韓紅、李玟、林憶蓮。

他們的特點是有着強悍的實力以及傳唱度高的作品,有着憑藉時間積累起來的娛樂圈中強大的人脈資源。

從這一點來看,華晨宇拿到“歌王”,真的像一種捧殺。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在娛樂圈中,有一句話叫“強捧遭天譴”,説的高大上一些,叫做“流量必反噬”。

任何的追捧,一旦超過界限,就往往會引起相反的效果——

從肖戰到華晨宇,每個現象級的流量,哪個不是一面享受紅利,一面滿是爭議?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但其實,這真的是華晨宇的錯嗎?不見得。

從深層次原因上來講,並不是華晨宇的歌難聽,他被攻擊是因為他只是一個靶子,他所承受的羣嘲、詆譭,其實不過是大眾對娛樂生態的憤懣。

這樣看來,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還有救嗎?

有。就像整個娛樂圈一樣,它需要的救贖並不在某一個人身上。

03

很少有人能理解華晨宇:粉絲們是盲目的,娛樂圈中所謂的“朋友”利益糾紛太繁瑣。

所以他註定是孤獨的。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華晨宇從小就是一個缺愛的孩子,喜歡音樂很大程度上是外界的因素影響。他在《王牌對王牌》中曾説過,當初學習鋼琴是因為家裏人説你去學鋼琴吧,他才去學的。

年幼時父母離異,讓他心裏留下了巨大的“空洞”。

心理學上講,從小遭遇過父母離異的孩子,他們的“本我”會停止生長,會永遠停留在那一個年紀。

——所以我們最初見到華晨宇時,他就像一個小孩子。

當一個人的“本我”停止生長之後,為了保護“本我”,“自我”和“超我”會迅速生長,變得強大,這樣的人,他們的想象力、創作力、感受力,都會比平常人要強。

——所以後來的華晨宇,成了樂壇的“鬼才”。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華晨宇對音樂,最初是因為“家人要求”,後來卻變成了音樂是他的“避難所”,他所有的情緒,所有的悲慟,都被收容在音樂之中。

那一張《好像愛這個世界啊》就是他寫給自己和很多與自己相像的有些自閉和抑鬱的羣體。

這樣的人,值得好好被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74 字。

轉載請註明: “華晨宇都能當歌王,華語樂壇沒救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