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唐史載:晚唐藩鎮割據,政治腐敗,貪污成風,經濟衰敗,民不聊生。武宗帝揚道排佛,為解決多年錢荒,於會昌五年七月,令毀佛寺,搗爛銅像、銅磬等以此鑄錢。由於國力衰落,除少數會昌開元鑄造較工整外,其餘大量的劣質開元錢已達谷地,甚至畸形、無文錢也來流通充數。
晚唐武宗會昌五年(845),三台(唐朝時為梓州)是蜀內僅有的兩個鑄錢地之一,背“梓”開元錢實物就是明證。但歷代史書中鮮有記載,實物也見得不多,現綿陽、三台史料集上無記錄,梓州鑄錢這一重要歷史也沒任何人涉獵,這不能不説是件很遺憾的事。為弘揚三台的歷史文化,三台中學退休歷史教師謝長沙二十多年來在綿陽、三台境內收集的唐代古泉實物,拓成圖片,徵集有關資料,試圖解以下謎團:背“梓”開元有何特徵?鑄地在哪?憑什麼條件鑄錢?本文為謝長沙對背“梓”開元錢的一些探因,以饗讀者。
唐開元通寶、乾元重寶,綿陽、三台出土數量之大,種類之多,令其它地方吃驚羨慕,特別是三台縣城幾乎都出土過。筆者也有幸收藏到六百多品種的開元錢和兩百多品種的乾元錢,尤其對會昌背“梓”開元錢情有獨鍾,已有六十多個不同的品種。面對這些錢幣,筆者仔細觀察、反覆琢磨、對比梳理,根據出土情況、錢文風格、地方特色,結合梓州鑄錢歷史記載以及晚唐的政治、經濟狀況來論述。
晚唐鑄錢地有哪些地方?
唐史載:晚唐藩鎮割據,政治腐敗,貪污成風,經濟衰敗,民不聊生。武宗帝揚道排佛,為解決多年錢荒,於會昌五年七月,令毀佛寺,搗爛銅像、銅磬等以此鑄錢。由於國力衰落,除少數會昌開元鑄造較工整外,其餘大量的劣質開元錢已達谷地,甚至畸形、無文錢也來流通充數。據《新唐書·食貨志》載:“淮南節度使李坤請天下以州名鑄錢,京師為京錢(大小徑寸,如開元通寶),交易禁用舊錢。”這些在錢背上加鑄州名的會昌開元錢,僅淮南鑄背上“昌”表年號,其它為記地名。如“京”(西安),“洛”(河南),“藍”(陝西),“兗”(山東),“梁”(山西),“荊”(江陵),“襄”(湖北),“潭”(湖南),“潤”(浙江西),“鄂”(湖北),“興”(興元府),“洪”(江西),“宣”(安徽),“平”(河北),“廣”(廣東),“梓”(東川,綿陽三台),“益”(西川,成都),“福”(福建),“丹”(甘肅),“桂”(廣西),“永”(湖南),“越”(江蘇、浙江)。以上各局錢,綿陽、三台都有出土。
背“梓”開元錢有何特徵?
據考察,綿陽、三台出土23種會昌開元錢之多,這在全國來説都是少見的。史書載:會昌開元只鑄行了一年,和其它鑄地一樣,梓州在第二年也停止了鑄行。會昌開元鑄行如此短暫,存世也不多,歷來為藏家追逐的對象,都以收齊23種為榮耀,但收齊成套談何容易。會昌開元四川僅二爐,即背穿上“益”(成都),背穿上“梓”(三台),“梓”較“益”花色品種多些,鑄工也要好些,且還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如題圖)。這些稀奇品種在《古錢大辭典》上無記錄,實屬少見。背“梓”開元錢從錢文看,它繼承了盛世開元的風格,是歐陽詢書體,書法在篆隸之間,又含楷意,結構嚴謹,筆畫凝重端莊,從工藝製作上説,錢體較精美,銅色純正,鑄字清晰。與其它局的粗陋錢相比,美醜鮮明,是梓州鑄錢的亮點。錢幣的製作要經過好多道工序,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也顯示了梓州工匠的聰明與智慧。梓州錢都採用翻砂鑄造(樣錢鑄法),金屬成分為:銅為83.32%,錫13.56%,鉛2.12%,其餘為其它金屬成分。
為何在梓州鑄造錢幣?
唐武宗為什麼要在梓州鼓爐鑄幣呢?
第一,梓州地區有豐富的銅礦。據《光緒版·潼川府志·寰宇記》載:“萬象山在銅山縣(梓州屬地)西北之十里,高一里,產銅及空青(鍊銅的碳)。”另據《潼川府志·元和志》載:“銅山縣有銅礦,歷代採鑄。”
第二,調製錢監。據《潼川府志·明統志》載:“唐貞觀元年,於此(梓州)置鑄錢官。”
第三,梓州當時為四川第二大都市。據史書載:“至德二年(757)分置劍南東川節度,轄十二州(包括綿州),乾元二年(759)又增割昌州(大足)、渝州(重慶)、合州(合川)等十五州,八十九縣。”(中間有小變化,直到五代前蜀止)轄如此多的州縣,銅礦當然就更充足了,為梓州鼓爐鑄錢創造了好條件。
第四,交通便利,州有涪、凱、郪江諸河流,水深河寬,可通南北。梓州鑄錢管制頗嚴,從出土錢幣看,沒私鑄錢,這與其它州氾濫的醜陋私鑄錢相比,又是一大亮點。
再有,筆者十年前親眼見綿陽一老藏家一枚精美厚重的背“梓”白銅樣錢,説是在三台徵得,為三台鑄錢又增添了重重一筆。古代都有依山臨江鑄錢習慣,從各方面證據表明,梓州鑄錢點很可能在綿陽至三台沿涪江一帶,特別有可能在三台縣城。新中國成立後,眾多專家、學者先後來綿陽、三台考察過,都一致認為三台歷史上曾鑄過錢,又特別是唐武宗期間。錢幣專家徐力民教授在《四川歷代鑄幣談》一文精闢地總結出:“從南到北的歷代鑄錢點為犍為、成都、三台……”
這些觀點,是筆者粗淺看法,如有謬誤之處,還望讀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