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檔知名歌手競技類節目《歌手》的熱度高居不下,上一期華晨宇以補位歌手身份,用一首《齊天》一舉奪冠,着實驚豔了一大票人。
很多人對華晨宇的理解是階段性的,好像無端被劈成了三個段落:
2013年快男奪冠,橫空出世;
2016年改編神曲《我的滑板鞋》,重回大眾視線;
2017年以評委身份,站在《明日之子》的舞台,發掘馬伯謙這樣的潛力新人。
但事實上,他不太在乎這種出現或淡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成長、自我突破。
在我看來,華晨宇的路有種天選之感,他是一個借用音樂表達內心情緒的人。
如果他年少時選擇是畫筆,那可能會成為一個畫家;如果是文字,那可能將出現一位很好的作家。
他所擁有的是天生敏感的觸覺和後天不懈的勤奮,這才是華晨宇成為超級偶像歌手的原因。
出現:08042號選手華晨宇
23歲之前,華晨宇沒有離開過湖北。
他家境小康偏上,但不喜出門,是個吃貨和宅男。華晨宇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時,留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內向、呆萌、可愛、黑框眼鏡。他不太喜歡跟人交流,在一羣躍躍欲試的選秀者中顯得格格不入。
那天,他以一首火星文的編曲,打動了尚雯婕。哪怕現場有評委按鈴打斷,他也沒有顯出什麼情緒上的波動。他雖然害羞,但整體表現很冷靜。
我記得很清楚,尚雯婕問:“你會不會在創作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家裏幾個小時。一直到四五個小時後,你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你永遠在寫一個旋律,接着寫下去,寫到特別興奮,周邊發生任何事情你都完全沒有知覺,也不知道自己餓不餓,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裏?”
他説:“對的,你怎麼知道。”這種傻乎乎的語氣,有點像武俠小説裏,骨骼清奇的練武奇才,被人挖掘後毫不自知的感覺。
而尚雯婕給華晨宇的評價正是:“他是個天才,他天生會用音樂表達情緒。”
這種天生,跟花花的成長環境分不開。他兩三歲時,父母離異,此後跟着工作繁忙的父親生活。“我爸爸是放養,他工作太忙,經常出差,請傭人帶我,但我每次都趕走她們。”
他跟母親見面也不多,平均半年見一次。“我不適應有人在家裏,反而爸爸在家裏時有些奇怪”,這種家庭環境的長期積累,讓華晨宇的成長伴着自卑
所以,他會跟班主任主動要求做到角落裏,覺得那樣更自在。
敏感、自卑、對世界的認知全靠自己摸索的少年,藉助音樂找到了自己的專屬樂趣。
其實音樂進入華晨宇的生活很早,他六七歲開始學長笛,後來在跟父親溝通後,他開始學習鋼琴,並很快達到鋼琴十級。
初中畢業時,他已經很想考進武漢音樂學院,“身邊任何一個人都能談音樂,多爽啊”,他第一次高考專業課滿分,但語文“需要背”考得不好,復讀一年後以文化課高出20多分,專業課優秀的成績,順利進入大學。
但半個月之後,華晨宇就不想去上課了。他發現身邊的同學談不攏,他們對歌曲的理解跟自己有很大不同。“我喜歡聽古典音樂,私下聽國外的電台,説唱、搖滾、抒情,什麼音樂都有。”但這些並不是同學們聽的,他們可能更在意發音是不是準確,某首歌紅不紅。
消失:“你給我我就拿,你不給我,我沒有,那也無所謂。”
在參加《快樂男聲》之前,“(當年)每個比賽都找過我,我全部都説不要,唯獨‘快男’,他們打電話並沒有説參加什麼比賽,而是跟我説,正在我們學校附近的餐廳吃飯,要不要來吃。我當時剛好放學,就站在那家餐廳門口,就説好巧啊,那你請我吃飯,我幹嘛不去。”
當時編導點了許多吃的,跟他談了長沙的美食。華晨宇從沒有去過外地,對臭豆腐、小龍蝦心生嚮往,説“我一定要去一次”。
就這樣,他開始了一次全新的成長。
對於華晨宇來説,那種蜕變是從絕對的自我,開始一點點地朝人羣走去。
不過,快男比賽中,他曾一度想要退賽。不是因為比較和壓力,“唯一的不適應是第一次上電視,我不想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我。我習慣性地照顧我自己,我習慣性地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也不需要得到別人的批評。我不習慣別人對我好。我會想要回報他們,我找不到一個跟歌迷相處的方式。”
這讓他極度糾結和困惑。後來,他找到了一種自洽的方式:只要保證自己的自由就好,用最真實的情緒面對粉絲。
在他心裏,冠軍不冠軍,真的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