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園逝世,記着你的笑永遠的“孩子王”

謝園逝世,記着你的笑永遠的“孩子王”

去世前,謝園曾在三亞拍攝電視劇《假日暖洋洋》(圖為該劇劇照)。

謝園逝世,記着你的笑永遠的“孩子王”

《孩子王》法國海報

享年61歲,喪事從簡不舉行告別儀式;曾任北京電影學院教師,78級同學陳凱歌、李少紅追憶往事

北京電影學院原教師謝園於8月18日逝世,享年61歲。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餘泳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這個消息,並透露遵照謝園家屬囑託,喪事從簡,家中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及任何形式的追思會。

作為北京電影學院78級同學,導演陳凱歌、李少紅都追憶了與謝園合作的往事。在他們眼中,他永遠都是那個愛講段子,能給劇組帶來笑聲的演員。

上中學時,經常惡作劇模仿老師

謝園1959年6月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78年,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全國恢復高考後,北電招收的第一屆表演系學生,與張豐毅、張鐵林等成為同學,並與此後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陳凱歌、李少紅等成為同屆校友。

學生時代的謝園就有着很強的模仿和喜劇天賦,在清華園中學讀書時,他經常模仿老師説話和講課,有些老師遇見他都繞道而行。進入北電後,因為愛講段子,同學都喜歡圍着他。有次,老師查完宿舍後,他把全班32個同學全叫起來,所有人跟着他學鄧麗君的歌,結果家屬樓裏扔出了磚頭抗議。

可一到表演課課堂上,謝園卻變得很拘謹、手足無措。老師經常説他,有本事上舞台好好演。所以班裏排大戲,主角都輪不上他。當時78級有個藝委會,臨近畢業的時候給每位同學都起了一個電影外號,謝園叫《歡騰的小涼河》,就是因為他生活裏比較活躍。

梁天眼裏,謝園應該當個評論家

謝園的代表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紀80年代,1984年,他出演了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軍釗執導的電影《一個和八個》,1987年主演了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孩子王》,1988年主演了周曉文導演的電影《瘋狂的代價》、滕文驥導演的電影《棋王》以及葉大鷹導演的電影《大喘氣》。次年,他憑藉《棋王》與《大喘氣》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1994年,謝園與葛優、梁天共同成立了好來西影視策劃公司,他們被稱為中國內地的“喜劇三劍客”。該公司第一部參與攝製的電影,就是1994年三人主演的喜劇片《天生膽小》,謝園憑藉該片獲得第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8年,梁天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提到“喜劇三劍客”,“葛優將來肯定是個藝術家,謝園是評論家,而我就是製片主任,張羅事兒的。”

《孩子王》的純粹,讓他沒了雜念

的確,謝園愛耍筆桿子。1993年他曾在《當代電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他叫陳凱歌》的文章,講述了兩人拍攝《孩子王》以及參加戛納電影節的故事。“戛納,天海一色。沙子泛着金色,岸上是些宴安鴆毒的浪人。凱歌仰着臉,地中海的風把他的鬍子吹得微微在抖,太陽也不似西雙版納的温柔。我忽然想起《孩子王》中的段落:‘學了很多字卻不知生活是什麼,什麼是生活呢?就是活着,活着就得吃,就得喝,所以,這個活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個舌頭。’”

2005年,謝園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曾提及《孩子王》是他最滿意的作品,“很有幸拍了一部最純粹的電影《孩子王》……當年我們的真誠是一紮就疼的,我、陳凱歌導演和攝影師顧長衞的眼神都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後來,謝園一個人又回到了拍攝地,“坐在雲南的那個角落,馬幫的鈴聲傳來,人生在冥冥中的那一刻凝固了。而現在無論我們怎樣針灸都無法觸到那個穴位了。”

陳凱歌説過,拍《孩子王》選謝園做男一號,其實並不是覺得他就是孩子王,而是陳凱歌太喜歡謝園平時的那種狀態了,喜歡説笑話,就把謝園叫來熱鬧熱鬧,因為拍戲太苦了,拍戲之餘他還能説説笑話。

我就是喝狼奶長大的

2005年在新京報推出的“中國電影百年”系列報道中,謝園接受採訪,曾談及留校任教、被稱為明星一代的北京電影學院78級同學、第五代導演等話題,貢獻了不少金句。

●留校任教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但我眼睛近視,人家不要我,又給我退回學院了。我特別想穿上那身軍裝,心裏特別難受。其實留校是被迫的,不過也挺好。

●北電78級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第五代,也就是我們78級有這麼重要。電影永遠是未盡的事業,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藝術手段。四年學下來,我覺得對電影和我們這代人的認識上有質的飛躍。對我而言,作為這一代的一分子我深受其益。我今年46歲(2005年),越來越感覺自己是喝狼奶長大的,現在逐漸認識到曾經被我們踐踏的價值中人是第一重要的。78級的互相感染和薰染,才使我對人和文化內在的東西更感興趣,而不是外在的浮華的。

●形象演技

——畢業時,老師給我八個字的評價,“形象一般,沒有演技”。班裏那麼多形象比我好的同學,周裏京和張豐毅,我這樣的只能演叛徒。但是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小人物身上有大命運,以喜劇形象示人的演員骨子裏都愛人民。雖然我演的有些戲被同學打擊説“自行輕賤”,但是我信念堅定,價值觀正確。

●第五代導演

——(他們的激情)在1994年就結束了,芝麻已經開不了那扇門了。其實這些人並不善於現在他們做的這些事情,面對市場,面對商業和消費者不應該是陳凱歌、張藝謀他們該做的事情。

記者 馮睿

原稿刊發於2005年6月7日

同學追憶

陳凱歌

——北京電影學院78級同學,曾合作電影《孩子王》

謝園是個帶給人快樂的人。我對他説,你在人前表演,得到最大快樂的是你自己,所以他是天生的演員。在雲南拍《孩子王》,為了演活這個知青,他兩三個月蓬着頭,臉也不洗,穿着一件舊衣服不換。過年大家都回了北京,他也不走。為了活在人物裏,他一個人守在景地,等大家回來。我最喜歡一張《孩子王》的法國海報,謝園從竹屋的窗裏向外看出去,不知是在看什麼,眼睛裏滿是柔情。

李少紅

——北京電影學院78級同學,曾合作電視劇《大宋宮詞》

導演李少紅回憶自己和謝園最後一次合作是2018年拍攝《大宋宮詞》,沒想到殺青的合影竟成為最後一張照片:“聽了一輩子永遠不膩、永遠不盡的屬於我們青春記憶的段子再也沒有了。”李少紅説,謝園把演戲當作自己的生命,就像《孩子王》裏他飾演的角色,是那個時代不朽的人物,“他是我們78級最快樂的人,他走了,痛心!”

據悉,《大宋宮詞》裏謝園飾演了一位北宋天文學家。李少紅稱選擇謝園出演,就是喜歡他的樂天派,他最喜歡和大家講年輕時的故事和段子,每個人都很喜歡他,“我覺得謝園真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最大的明星,那時他拿獎拿到手軟。但他卻沒有任何大明星的架子,記得有一次找他拍廣告,他推辭了,他説要做一名純粹的演員。”

採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周慧曉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9 字。

轉載請註明: 謝園逝世,記着你的笑永遠的“孩子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