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後更名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今山東東平西南)人。唐朝開國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關於程咬金,後人都喜歡説的一個典故就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意思事事情到一半就遇到強大的對手不得不導致事情中斷。程咬金性格直爽,而且是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那種,説的直白點就是有點傻氣,但是非常勇猛。隋末天下大亂,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最後歸順於唐,成為唐朝開國大將之一。
程咬金三板斧的典故 程咬金是怎麼死的?
至於程咬金的家室成員,據記載,程咬金共三個老婆,正室裴氏,裴元慶的姐姐;兩個側室。
程咬金三板斧的典故要從他使用的兵器説起,他食用的兵器是一柄斧頭,他三斧子定瓦崗的故事被後人津津樂道,“程咬金三板斧”更是成了掛在人們嘴邊的俗話,被用來比喻做事起初只要聲勢大,用招絕,就會效果好。
程咬金一生立下的戰功很多,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正月,獵獵軍旗向西突厥進發,唐高宗親自到玄武門為大軍餞行,期望程知節能夠一舉成功。西行路上,風餐露宿,程知節不辭勞苦,帶領大軍長途跋涉七個月,才找到了阿史那賀魯的行蹤。八月初九,唐軍在榆慕谷(今新疆霍城)與西突厥葛邏祿、處月二部遭遇,程知節勇武不減當年,帶領大軍奮力衝殺,斬首千餘級,俘獲駝馬牛羊數以萬計。
跟着,唐軍乘勝前進,大破西突厥突騎施、處木昆諸部,攻陷咽城(今新疆博爾塔拉),取得了斬首三萬級的輝煌戰果。十二月,蘇海政率領的唐軍前鋒行至鷹娑川(今新疆焉耆都開河上游),遭遇阿史那賀魯的兩萬精鋭騎兵,雙方展開了天昏地暗的激戰,唐軍勇猛頑強,突厥軍不落下風,戰局陷入膠着狀態,西突厥別部鼠尼施的兩萬騎兵加入了戰團,西突厥兵馬漸漸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唐軍以寡敵眾,漸漸支持不住,千鈞一髮之際,蘇定方率領五百騎兵趕到現場,向敵陣薄弱處發動了雷霆攻擊,唐軍一鼓作氣,打得突厥軍陣腳大亂、拼命逃竄,唐軍一路追殺二十餘里,斬首一千五百級,俘獲戰馬二千匹,突厥人丟棄的甲仗滿山遍野,不可勝計。
副大總管王文度非常忌妒蘇定方的大功,對程咬金説:“現在雖説是獲勝,但官軍也有死傷,千萬不要急追敵寇,應自結方陣,慢慢謹慎前行,遇敵則戰,萬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還對人講皇上有密旨給他自己,讓程咬金及全軍歸他指揮,並下令軍隊不許深入追敵。可憐遠道萬里的唐軍士卒終日騎行馬上,嚴冬朔風,身被重甲緩緩而行,糧草不繼,人馬相繼凍病而死。
蘇定方勸程咬金:“我們出師目的是為了殲敵,現在反而坐困自守,敵來必敗,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為大將,怎麼可能又密詔副手發號施令,其中肯定有詐。請下令把王文度抓起來,飛表上奏皇上弄個清楚。”英雄老矣,此時程咬金全無青壯年時代的鋭氣,搖頭不從。
唐軍至恆篤城,有胡人數千歸降。王文度説:“這些人等我們離開,肯定又會反叛,不如全部殺掉,還能得大筆資財。”
蘇定方切諫:“這樣幹我們自己倒成賊了,怎能稱得上是為國伐叛!”
程咬金默許王文度。幾千胡人被殺得乾淨,王文度“分其財,獨定方不受”,史書雖未明講程大將軍也貪財寶,但“獨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兒。
回師以後,事情敗露,王文度因矯詔當死,特除名免職。程咬金因逗留不進及不努力追敵,減死免官。大英雄晚節不保,殺降利財,貪生怕死,令人遺憾。雖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為刺史,畢竟氣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壽終正寢,賠葬昭陵,追封為驃騎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