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爸爸媽媽們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讓孩子能夠學到自己最好的方面,事事護着孩子,為孩子着想,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在孩子眼裏,爸爸媽媽什麼都會,多大的難題爸爸媽媽都能夠解決,而且家長們也形影不離地跟着孩子,發現他有什麼困難就馬上幫他完成,聽着孩子高高興興地説:“爸爸媽媽好棒!”心裏也是美滋滋的。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所以從孩子很小時就嚴厲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事事要做得好做得完美,只要孩子犯一點小錯,或者有什麼不好的舉動就馬上批評他,想從根源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孩子也有犯錯誤的權利,如果爸爸媽媽一直盯緊孩子,要求太嚴格,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説讓孩子健康成長了。
其實,如果孩子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爸爸媽媽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嚐到事情的後果,以後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犯錯了。
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想伸手抓飯吃的時候,媽媽沉住氣,不要立刻制止他,讓孩子看到抓飯的後果就是把飯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飽,那麼他以後就會乖乖地用勺子吃飯。
然後在平時的聊天中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引導他,告訴他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錯誤拿出來分析,幫他改正壞習慣就好了。
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跟爸爸媽媽有衝突是正常的,這説明他已經學會自己思考了,懂得自己去判斷事情,所以才會有跟爸爸媽媽不一樣的觀點。
爸爸媽媽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什麼事情都替他擋着。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們就會連哄帶騙地為孩子推卸責任,把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寧願自己受委屈。
爸爸媽媽不用太過高地要求自己,要知道,養育孩子的方式太周到、太完美,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想讓孩子變得聰明伶俐,方法有多種多樣,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買單。
但是,這些方法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讓孩子更加獨立、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