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控制壞脾氣的“黃金60秒”
試試把握這“黃金60秒”,也許你能控制自己的壞脾氣。
當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
1
1-6秒:控制情緒
先把所有責罵的話語都吞進肚子,試着深呼吸,平穩自己的壞情緒。
2
6-10秒:判斷事態
判斷孩子做的事情是否安全,一定要保證孩子安全第一。如果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容易造成人身傷害,那家長一定要快速反應,馬上制止。
如果是非安全類的生活瑣事,家長不妨冷靜一下,觀察下孩子的行為。
3
10-20秒:準備互動
當你調整情緒後,不妨像往常一樣走到孩子身邊,輕描淡寫地問一句:"你在做什麼?"儘可能用語氣和眼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停止剛才做的舉動。
不管你再怎麼想發作,都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是件小事,我不能太生氣。
4
20-30秒:瞭解問題
可以在孩子沉默或者回答的時候,想清楚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一個孩子平時不愛收拾,可能是因為他太依賴父母,認為父母肯定會包辦一切。
如果一個孩子大半夜就想要吃零食而哭鬧,那你就要反思是否平時會因為孩子哭鬧而遷就對方,導致孩子變本加厲。
只有瞭解問題,找到源頭,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5
30-50秒:聲明態度
告訴孩子做錯了什麼,同時補充怎麼做才是對的,然後趁機阻止他的錯誤行為。比如當孩子看動畫片看得着迷,家長可以説:"不能再看動畫片了,先把作業寫了,免得待會還熬夜,寫不完就不好了。
"然後趁機把電視關掉,再鼓勵孩子:"你是個好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願意去寫作業。"
比如孩子起牀很磨蹭,家長可以説:"我們弄完就出發了。不然遲到了,讓老師批評就不好了。"然後趁機給孩子設置個"人工倒計時"(如兩分鐘倒計時要穿好衣服,兩分鐘倒計時要收拾好書包)。
慢慢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把握好時間,並且鼓勵他完成得很好,讓孩子更有自信。
6
50-60秒:強調規則
當孩子有些猶豫,甚至試圖反抗時,一定要強調你的規則。比如孩子貪圖看電視不去寫作業。
當孩子處於三年級以下時,比如當家長關掉電視後,孩子卻掙扎着重新打開電視,或者哭鬧時,一定要告訴他:"我現在再説一次,先把作業完成了,不可以看電視了。"
如果孩子已經讀三年級或以上,你還可以跟他談條件:"如果你繼續看電視,那我只能懲罰你了,你上次説要去遊樂場,我就不帶你去了。
你想想,要不要為了看電視接受這個懲罰,而且作業寫不完還會被老師批評,這個是你自己的事情了,爸爸媽媽已經提醒過你了。"當孩子出現片刻猶豫時,立馬抓住機會再鼓勵他:"你是個好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不會為了看動畫片忘記寫作業的。"
孩子也有喜怒哀樂,家長沒必要因此火冒三丈。成年人都會在最親近和最信任的人面前表現出最"壞"的一面,何況是孩子。只有真正願意去懂孩子,才能改正他們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