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性格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家庭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的觀念,幾乎每一位畢業的大學生,都會去自己理想的城市找一份工作去打拼,有的大學生還會去創業,所以到了30歲以後,幾乎每個畢業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但是有一位叫範成金的女生,她雖然已經33歲了,但仍沒有任何固定的生活來源,還要通過啃老來維持生活。
據她的父母説,範成金已經啃老十年了,範成金認為,出去工作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她的家庭並不是很富裕,她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的健壯,她的父母也曾多次勸她出去找工作,但是她卻不想,有時父母説話説的重了一些,範成金還會辱罵父母。
很多人也不明白為什麼,身體健康,精神正常的成年人,還要在家啃老,不管不顧年邁的父母,當範成金面對這個問題時,自己也感到惱怒和委屈,她回憶起小時候,從小就在父母的貶低中長大,父母會當着她的面,説她什麼也做不好,註定會一事無成,她喜歡畫畫,她想學習畫畫,但是父母又説她肯定學不好。
就這樣範成金在父母的貶低下成長,她越來越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她也曾嘗試工作,但是因為從小形成的自卑,同時一直面對自己最親的人不停的否認,她逐漸形成了社交恐懼症,她害怕與人溝通,害怕自己做不好新的工作,所以他就一直在家裏,即使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她也害怕出去找工作,呆在家裏讓年邁的父母養活自己。
範成金之所以陷入這樣的境地,跟她父母的過度批評是分不開的,過度批評到範成金那樣子,就成了人格的侮辱。
過度地批評孩子,對孩子最大的創傷就是全面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
有些家長最擅長的就是對孩子進行批評,不管做什麼事情總能找到批評的理由。
其實通過這件事可以反映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很多家長會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質問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能而別的孩子可以,卻忽略了自己孩子自身的優點,有的孩子沒有別人家孩子優秀,有的父母就會認為是自己孩子能力不行,一遍一遍的貶低孩子,認為她做什麼都不可以。
一味的比較和貶低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進步,還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變得不自信,要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並鼓勵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的優點無限放大,如果孩子有缺點,一定要耐心的溝通,並採取鼓勵式教育,鼓勵他一定可以做到,如果孩子改掉缺點,父母可以給予獎勵,讓孩子積極地去改正缺點。
也許一個不經意間的批評,會在孩子心裏留下深深的疤痕,學會誇讚與讚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一定價值的,讓他們更加自信地成長,切莫以愛孩子為理由,對孩子進行辱罵或者貶低等過激的行為,當然從小也要培養孩子獨立性,鼓勵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太溺愛孩子,一定要教會他們獨立,讓他們明白長大以後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
我是果兒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裏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趣事,
以及我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果兒媽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兒童潛能開發師,幫助家長們正確育兒的同時,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
若你喜歡果兒媽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贊、評論、留言!
我也非常樂意幫助家長們解決育兒的困惑、分享育兒的歡喜,
果兒媽一直都會在這裏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