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夏至以後,立秋以前,暑熱為盛,在高温天氣下,人很容易中暑,防暑是重要的保健措施。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康副院長提醒:在中醫的角度,若想在盛夏保養身體,做好防暑的同時還需要學會保護陽氣。
中暑分陰陽,急救需學會
據彭康副院長介紹,中醫對中暑分陽暑和陰暑,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預防陽暑要注意夏日出門要備好防曬用具,如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等,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及清涼飲料以及防暑降温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避免在户外將身體曬得很熱,然後突然進入冷氣大開的室內;或是在大汗的狀態下,進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飲品。
譚慶駒 攝
而陰暑更多見,夏天,我們有時會在夜間露宿室外,或坐卧於陰寒潮濕之地,或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衝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因濕性粘滯,陰暑病程比較長。同時,病原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誘發中風及半身癱瘓等病症。陰暑治療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為主,選用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液、膠囊)。
中暑急救原則:脱離熱源環境、迅速降低體温、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暑為主。治療處理方法:①將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於散熱;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是淡鹽水;以及藿香正氣水和十滴水等清熱解暑藥。③用濕毛巾、冰塊、冰袋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及大腿根部,加速散熱;④如果情況嚴重出現休克狀態,把病人腳部抬高可緩解休克症狀,同時立即將患者送至醫院,採取更專業的綜合對症治療措施處理併發症,防止腦水腫等情況發生。出現中暑要及時就醫診治,嚴重情況下可危及患者生命。
養陽重在調理,炎夏勿貪涼
“炎夏防暑,大家都能意識到和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有深層次的認識。”彭康介紹到,俗話説:冬至養生,夏至治病,一個安內,一個攘外。熱極而寒生,寒生百病重。因此,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除了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防暑,避免暑傷氣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護陽氣,順應中醫“春夏養陽”的養生規律。
新華社照片, 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夏至養陽,謹遵“三忌”。第一,忌夜卧貪涼。夜卧吹冷風,尤其頭部受風邪,極易導致陽氣折損。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處於開泄狀態,冷水洗浴使外來寒氣極易侵入人體,久之會出現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後背發涼等症狀。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冷飲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證,可表現為胃痛、腹瀉、完谷不化等。女性可出現痛經、經期紊亂、經量減少甚至閉經等。
夏至養陽,避寒措施主要包括:1、防腹中寒,睡覺時一定要蓋“肚子”, 儘量進食温熱飲食,不貪吃冷飲、冷食;2. 防軀體寒,防止頭、腳、軀體受寒,主要是要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不宜夜晚露宿,更不宜運動後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3. 適當吃點生薑,温通陽氣,民間所説,“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