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ead
在孩子的心理發展進程中,鏡子被提及最多,最具里程碑式的意義,恐怕就是1歲左右,孩子自我意識的出現,即能夠認識到鏡子裏的小朋友就是自己,並且能夠依照鏡子裏面的影像,去觸及和調整自己身體的任何眼睛看得見的部位。對於成人來説,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照鏡子,竟然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了自我意識,至少是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是有些意想不到?
自鏡子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之後,它們便以各種意想不到的功能幫助着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長:
滿足愛美之心。
這一功能,可能在小姑娘身上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特別是三歲以後,小女孩擁有了各種公主夢,總是在不斷追尋公主的美,所以她們會不斷照鏡子,欣賞漂亮的自己,看到不一樣的自己,特別是父母沒有時間精力欣賞她們的時候,她們能夠通過鏡子獲得很高程度的滿足。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肢體動作,面部表情、新穎髮飾以及服飾裝扮,都在很多時候通過鏡子得以實現。而且在這樣的過程裏,男孩子也毫不遜色,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裝扮節日裏,舞台表演活動的參與中,鏡子也為男孩子帶來了無盡的參照和明目張膽的滿足感。
情緒調控的助力器。
孩子總有理由遇到各種情緒失控的狀態,除了深呼吸、父母安撫,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孩子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帶他們到鏡子面前。在負性情緒比較高漲的前提下,他們最初可能會有一定的抗議,但是如果成人的嘗試稍微成功了,孩子就會逐漸安靜下來,觀察鏡中的自己,這種鏡像能夠促使孩子看到自己抓狂和一面,悟到這種狀態的危險性,進而有所收斂。照鏡子,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儘快鎮定下來,也能幫助到成人。在遭遇挫折,氣急敗壞,內心有任何負性感受的時候,人們似乎都可以隨手藉助鏡子,安撫躁動的自己,給自己創設一個環境和機會,能夠以他人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對着鏡子中的自己説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都是不錯的心理調適辦法。
幫助孩子克服分屋睡的恐懼。
孩子要上小學了,如果他們還跟父母在一個房間裏,在家庭環境允許的話,父母真的要考慮讓孩子分屋而睡。因為孩子上學後,更需要獨立的空間,在自己的空間裏,孩子的整理、收納和獨立才能得到更徹底的歷練。
五月份,是孩子適應分屋而睡的良好季節,因為即使孩子踢踹了被子,也不用擔心他們會着涼,這是一個小孩子可以不蓋東西的季節。
最初孩子分出去睡,是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你從他兩歲多就佈置好了房間,孩子偶爾會到那個房間裏讀書遊戲午睡,那麼孩子五六歲時適應起來就會容易很多,難受的程度就會降低很多。與此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看到更多獨立睡的好處。
最初的幾天,要注意白天多陪伴孩子進行體能遊戲,適當晚睡一些,這樣孩子容易在自己的房間裏睡上一整宿,增強獨立睡的信心。可以考慮陪孩子,直到他們睡着,父母再回到自己的房間。在牀的周邊擺上枕頭,以免孩子會掉下牀。
重點環節來了!孩子極有可能在凌晨摸回爸媽的房間,説自己害怕、要陪伴等等,此時父母一定要為孩子開設通道:不管有多困頓,都要耐心帶孩子一起回到他的房間,陪他再次入睡。
具體操作因人而異,可以等孩子睡着再離開,也可以一覺陪伴到大天亮,總之別拿孩子答應自己睡這樣的話語壓迫孩子。
最有必要的是,一定要在白天和睡前跟孩子提一個明確的要求,那就是你可以隨時到爸媽的房間,爸媽的門一直開着,就是要求你,別在夜裏哭鬧,想爸媽了,一個人睡不着害怕,隨時回來請求父母陪伴。好好説出你的想法就可以。因為很多孩子會通過哭鬧錶達自己想要陪的想法,而這種哭鬧會使得全家心煩意亂,也會讓孩子越哭越委屈,越哭越害怕,因此,一定要事先避免這一點。
除了這些,父母要深層分析孩子恐懼害怕的原因,比如一個小朋友的家裏是這樣的: 爸媽的房間在南面,自己的房間在北面,一南一北,孩子無法看到父母的房間,會覺得很不安。但是爸媽在南北之間的客廳安裝了一塊鏡子,使得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裏照鏡子,也能看到爸媽房間。一方面,孩子會覺得非常神奇,不再覺得自己跟父母離得遙遠;與此同時,如果孩子感興趣,可以跟他們聊聊反射、折射的道理。進行一些物理科學的啓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分離會有痛苦,但是痛苦可以無限降低,這一過程需要父母投入N多智慧。
如此説來,父母們是不是要重新審視一下鏡子對於孩子的成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