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應該幾點睡,多晚睡覺才算熬夜呢?

相信在現代社會很少有人不熬夜,通宵的寶寶也大有人在。

因為常年累月的熬夜修仙,所以“早點睡,別熬夜”成為了很多社畜的口頭禪。

但大家卻忽略了一個問題:

不是所有的晚睡都叫熬夜,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早睡,因為每個人的就寢時間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適合早睡,有的人天生適合晚睡。

那麼你到底應該幾點睡,多晚睡覺才算熬夜呢?

你作息規律嗎?

對於就寢時間,有人就寢較早,有人就寢較晚,因人而異。正常情況下,這與體內晝夜節律的調節有關。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長期、反覆的生活作息與人體的晝夜節律之間的不協調,常常會引起就寢時間的延後,甚至導致失眠、過度嗜睡等諸多症狀。

多晚睡覺才算熬夜呢?

從我國傳統醫學來看,晚上超過11點睡覺,體內的臟器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超過11點就算是熬夜

現代醫學所指的熬夜為不規律的睡眠週期,即熬夜不僅指睡覺時間過晚,而且也體現在某個時間段內睡覺時間不規律睡眠週期紊亂

例如,平時晚上10點半睡覺,早上6點起牀,突然某一天晚上到了12點才睡覺,早上6點就起牀,這就叫做熬夜。如果平時都是凌晨1點睡覺,早上9點起牀,很有規律,那麼這隻能算是晚睡晚起

因此,同時滿足有規律的睡眠和充足的睡眠時長這兩個條件就都不叫熬夜。

只要保持規律的睡眠,再晚睡都可以嗎?

答案是否定的。人體對外界的光線,温度等都是有感應的,體內的褪黑素水平影響着人體的晝夜節律和生物鐘。

如果外界光線變強温度變高,即便我們還在睡夢中,人體依然可以感知外界的變化,長期下去,體內的褪黑素水平就會紊亂,生物鐘和晝夜節律就不能和外界24小時環境保持一致,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所以,我們平時還是要遵循自然規律,與24小時的環境保持同步,即古人所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你是“特困生”嗎?

2017年亞馬遜中國發布的全國睡眠地圖顯示,熬夜已成中國人生活的常態,超過80%的受訪者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逾60%的受訪者一週有6天都在熬夜,近80%的受訪者正遭受由熬夜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困擾。

其中,四川、廣東、上海、北京成為熬夜重災區,湖北、福建、河南、山東、浙江和江蘇緊隨其後。所以,你是否也經常熬夜呢?

如果要讓現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顯然不可能,現代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熬夜也越來越頻繁。這一點在某些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2016年某移動社交平台曾發佈過《中國網民熬夜報告》。

報告顯示,從行業來看,公關、媒體、遊戲行業的人熬夜最為嚴重,熬夜的比例分別佔到了51.60%、49.70%、47.70%。怎麼樣,你現在正從事什麼行業呢,加班熬夜的現象嚴重嗎?

就寢時間晚(熬夜)的危害

1、肥胖風險增加

2017年9月,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免疫研究所的Hooper LV教授領導的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

該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主要是腸道中帶有鞭毛的革蘭氏陰性細菌可以促進小鼠小腸上皮細胞對膳食脂肪酸的攝取及脂肪的儲存。

先前研究發現,打破晝夜節律會顯著提高小鼠腸道微生物中的絕大部分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相對丰度。

這説明,經常熬夜打破晝夜節律後,會使腸道中的帶有鞭毛的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相對丰度大大提升,增加膳食脂肪酸的攝取以及脂肪的儲存,從而最終引發肥胖。

2、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增加

熬夜可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血流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增加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2012 年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項大型研究,彙總了34項大型研究中超過 200 萬人的數據,結果發現,長期值夜班的人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增加5%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 23%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24%。

3、癌症風險增加

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曾從世界各地招募了1000餘名癌症患者,研究發現,99.3%的患者都經常熬夜,凌晨之後休息基本上是家常便飯。

在50歲以上中老年的1000名患者中,熬夜的患者也佔到了80%。研究中心還發現,隨着年輕人熬夜現象越來越普遍,癌症年輕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所以,熬夜也可讓人“熬”出癌症,不要掉以輕心!

4、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

“熬夜會讓人變傻變笨?”這有沒有科學依據,答案是肯定的。2019年11月,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

結果表明:在睡眠過程中,腦脊液可以從大腦中清除有害蛋白質,例如與阿爾茨海默病(即俗稱的“老年痴呆症”)有關的β-澱粉樣蛋白。

而在清醒狀態時使腦脊液清除有毒蛋白的功能受損,從而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這提示我們,“熬夜真的會令我們變傻!”

熬夜往往伴有過長的工作時間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精神不佳,工作效率降低,以及給身體健康帶來較大隱患,甚至死亡。

根據2018年8月發表於《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雜誌上的一項英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與喜歡早睡早起的人相比,經常熬夜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可增加10%。所以,“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説法一點兒都不為過。

6、補覺不能消除熬夜的危害

熬夜後很多人會選擇補覺,這時人體的晝夜節律已經被打亂了,靠補覺是補不回來的。人體的晝夜節律和光照習慣等有着密切的關係。

光照可影響人體的褪黑素分泌水平,以此來調整機體的晝夜節律與外界環境保持一致。

長期熬夜會打亂晝夜節律,給身體健康帶來較大隱患。因此,實行輪班制的工作者,如護士、安保人員、服務業等需要經常熬夜的人羣,其心腦血管代謝類等疾病的患病風險要高於普通人。

就寢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

1、性別

據《2017中國睡眠質量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的就寢時間早於男性。其中,女性平均比男性要早睡將近半小時,並且睡眠質量優於男性

2、年齡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就寢的時間與年齡有關。其中18~24歲的羣體中大約有66.3%的人睡的較晚,25~35歲的羣體中則有57.8%,36~59歲的羣體中有47.6%,而60歲之上的羣體中有27.1%。

3、地域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也曾做過一項全球範圍居民睡眠情況調查,結果發現澳大利亞人就寢時間最早,平均就寢時間是晚上10點45分,而西班牙睡得最晚,比澳大利亞人要晚一個小時。

另外,根據2016年某社交平台發佈的《中國網民熬夜報告》,數據顯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能熬夜。

當然,如果你生活在中國的農村或三四線城市,你也可能會比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小夥伴更早入睡。

4、工作性質

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為了工作需要會經常熬夜加班,顯然這也會影響就寢時間。

手機可嚴重影響睡眠。

很多人都有在睡前抱着手機刷劇、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習慣,但睡前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刺激大腦皮層,增加入睡難度,從而導致在不經意間就錯過最佳就寢時間。

所以,為了保持規律的就寢時間,睡覺前還是少玩兒手機等電子產品為佳。

就寢時間段的選擇

相關數據顯示,平時應選擇在晚上9~11點睡覺,在該時間段睡覺的睡眠質量最高。睡的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睡眠質量。研究發現,就寢時間越晚,深度睡眠的時間越少。

哪些措施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就寢時間?

1、多曬太陽

由於人體內的晝夜節律受到褪黑素的調節,而褪黑素的分泌與光照有關。因此,白天多曬太陽有助於你的生物鐘與大自然更“同步”,從而有助於你早睡。

在晚上9~11點入睡時,房間內的光線不要太強,營造一種昏暗的環境,這有助於褪黑素的分泌,增強人體的疲憊感與睡意,從而使人體的晝夜節律與外界保持一致。

過度飲用咖啡、晚間飲酒或者睡前劇烈運動等都會造成你入睡困難,從而影響你的就寢時間。所以,平時可以注意規避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24 字。

轉載請註明: 你到底應該幾點睡,多晚睡覺才算熬夜呢? - 楠木軒